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緊跟美國步伐?紐西蘭軍艦闖台海,求錘得錘反遭支援艦沈沒危機

2024-10-13軍情

十月五日,南太平洋上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件。

據外國媒體報道,紐西蘭海軍的一艘支援艦「馬納瓦努伊」號在薩摩亞烏波盧島南部海域突然沈沒。

這艘造價高達1.03億紐西蘭元、服役僅有五年歷史的軍艦就此永遠的沈入大海。

但是,紐西蘭不久前竟然派遣軍艦與日本、澳洲一同穿越台灣海峽,公然挑戰中國的權威。

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一個遙遠的南太平洋小國,為何要在亞太地區如此高調地展現存在感?紐西蘭此舉是否是為了向美國遞上「投名狀」,從而在「五眼聯盟」中提升自己的地位?

更令人深思的是,紐西蘭軍艦的突然沈沒是否與其近期的挑釁行為有關聯?緊跟美國擅自闖入台海的行動,難道不是自己找錘子然後得到了錘子嗎?當前國際局勢日益復雜,紐西蘭作為一個在中美兩國之間扮演重要角色的羊毛和乳制品出口大國,應對此負責。

紐西蘭軍艦穿越台海。

9月25日,一場引人註目的海上行動在台灣海峽上演。

紐西蘭海軍的「奧特亞羅瓦」號補給艦與澳洲「雪梨」號驅逐艦和日本「漣」號驅逐艦共同組成編隊,穿越了這片敏感水域。

「奧特亞羅瓦」號是紐西蘭海軍的主力補給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萬噸,主要負責為紐西蘭海軍其他艦艇提供補給和後勤支持,但在此次行動中擔任了「開路先鋒」的角色。

「奧特亞羅瓦」號在穿越台海的過程中玩起了「藏貓貓」的遊戲。

據了解,這艘補給艦在整個航行過程中關閉了AIS船舶定位系統。

這種行為就像在掩耳盜鈴,企圖透過「隱身」來欺騙他人,使其不知情。

然而,面對發達的衛星監測技術,這種小把戲實際上毫無用處。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行動恰好與中國軍隊向南太平洋發射東風31AG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計劃一致。

這個時間點的選擇讓人不禁懷疑,紐西蘭此舉是在測試中國的反應底線,還是單純的巧合?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只有紐西蘭的決策者們自己知道。

中國曾多次鄭重聲明,台灣海峽作為國際公共海域,同時也屬於中國的領海,所有國家的軍艦在此航行都必須遵守國際法,禁止進行任何失真中國主權和安全的活動。

盡管中國應對紐西蘭軍艦的這一舉動遊刃有余,但仍不可忽視。

盡管紐西蘭是個小國,但它身後有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支持。

我們需要註意這種「以小博大」的戰略格局。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軍方的回應展現了實力與克制並存的特點。

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采取任何過度激烈的措施,而是選擇了「全程跟蹤」的策略。

紐西蘭軍艦在感受到壓力的同時,事態也沒有進一步惡化。

在這場無聲的較量中,中國似乎更傾向於運用心理戰術取得優勢。

紐西蘭支援艦突發沈沒事故。

在紐西蘭軍艦穿越台海不久之後,又一則令人震驚的訊息傳來。

10月5日晚,位於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附近的海域發生了一場重大事故。

紐西蘭海軍的一艘支援艦在烏波盧島南部海岸附近突然擱淺,並引發火災,最終導致該船沈沒。

「馬南瓦努伊」號並不是普通的船只。

這艘排水量達到5741噸的支援艦,是紐西蘭在2018年斥資1.03億紐西蘭元打造的「新寵」。

在紐西蘭海軍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負責執行潛水作業、海底打撈和排除戰爭遺留爆炸物等任務。

事故發生時,該船正在執行珊瑚礁調查任務。

據目擊者稱,船只突然失控,撞擊到礁石上。

接著,船體開始傾斜,並冒出濃煙和火光。

船員們迅速采取行動離開事故現場,幸而未造成人員傷亡。

這起事故對紐西蘭造成了沈重打擊。

紐西蘭海軍規模原本就不大,僅有大約10艘軍艦。

因此,「馬南瓦努伊」號的沈沒意味著紐西蘭一下子失去了幾乎十分之一的海軍力量。

可以說,紐西蘭在這次事件中早已輸掉了比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事件的發生時機頗為微妙。

紐西蘭軍艦穿越台海尚不足兩周,該支援船便遭遇了不幸。

盡管我們不能將這兩件事輕易等同起來,但這種巧合的時間點仍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紐西蘭「求錘得錘」的諷刺意味。

紐西蘭軍艦在挑戰中國權威後不久,就遭遇了支援艦沈沒的厄運,整個事件充滿了諷刺意味。

紐西蘭無視中國的嚴肅警告,堅持跟隨美國在亞太地區制造麻煩,最終自食惡果,遭受了懲罰。

盡管紐西蘭自詡為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在美國的戰略布局中,紐西蘭只不過是一個可以任意擺布的棋子。

美國持續要求其亞太地區的盟友對中國施加壓力,這讓紐西蘭感到十分為難。

一方面,紐西蘭的經濟高度依賴於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作為「五眼聯盟」的成員,紐西蘭又不得不順應美國的戰略需求。

紐西蘭此次派遣軍艦穿越台海,是一次極具冒險性的嘗試。

它希望透過取悅美國來表達忠誠,並借此機會提升自己在美國領導的陣營中地位。

然而,無論紐西蘭的國力和規模如何,都無法贏得美國的重視。

相反,這種挑釁行為不僅沒有贏得美國的「賞識」,反而激起了中國的強烈反對,使紐西蘭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變得更加困難。

透過這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一些小國試圖透過選邊站隊、充當大國的馬前卒來謀求自身利益,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短視和危險的做法。

紐西蘭應該從這次經歷中汲取教訓,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認清形勢,重新定位自身的戰略角色。

作為南太平洋島國,紐西蘭應致力於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非成為域外大國的幫兇和打手。

只有這樣,紐西蘭才能在動蕩的國際局勢中掌握自身的命運,並實作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