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回顧:沙烏地踢到「鐵板」了?花210億買中國反隱雷達,我方拒絕了

2024-10-13軍情

「中國有技術,我們有錢,我們可以達成完美的合作。」

對於以沙烏地為首的中東富裕國家來說,投資購買其他國家的技術和裝備已成常態。最近,沙烏地與中國簽署了一項220億的大合約,以便由中國企業建設當地的光伏計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沙烏地駐華大使哈雷比表示:「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在俄烏沖突中,反隱身雷達等高端裝置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引起了沙烏地的極大興趣。據報道,沙烏地投資30億美元(約210億人民幣),希望購入中國兩款最先進的反隱身雷達。沙國媒體指出:「能直接購買的東西,為何還要浪費時間去研發?」

不過這次沙烏地卻出現了失誤。在極具吸重力的報價面前,中國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不好意思,價格再高我們也不賣!

01繞過雷達監測,美方隱身戰機恐怖轟炸

資料顯示,沙烏地計劃引入的YLC-16型和SLC-7型隱身雷達,體現了中國在雷達技術方面的先進水平。特別是YLC-16型雷達,在偵測隱身戰機方面表現突出,而SLC-7型雷達因能夠追蹤火箭彈、軍用無人機等多種飛行目標,被稱為「全能冠軍」。

盡管沙烏地提出了30億美元的報價,但雙方在技術轉移問題上尚未達成共識。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拒絕向沙烏地轉讓技術並非出於兩國間的爭端,而是因為這項先進技術背後有一段艱辛而不光彩的歷史。

1999年,美國憑借其裝備的優勢,派出B-2隱形轟炸機執行任務。在成功避開雷達監測後,對南斯拉夫進行了猛烈轟炸,這導致中國大使館遭受嚴重破壞,造成20多人受傷,以及3名記者不幸遇難。

事件發生後,中國立即發出了強烈的抗議。然而,美西方國家卻對此輕描淡寫,聲稱「誤炸是由於使用了過時地圖」,企圖草率處理此事。這種態度極其傲慢與無禮,完全沒有將遇難的中國公民視作重要。

這種「無禮」在中國的其他領域同樣屢見不鮮。此前,美國嚴密監管民用高壓氧艙技術,以1.3ATA(1.3個大氣壓)的低端裝置向中國喊出天價1400萬,並禁止中企RLAB參與國際學術交流。今年,美國則直接宣布了本土稅收減免,公然對中國汽車實施歧視性政策。

02 二十載鉆研,國產雷達登頂世界

「我們一定要做出最先進的反隱身雷達!」 深感痛苦後,中國反隱身雷達總設計師吳劍旗,果決決定拋棄傳統微波雷達,轉而投入米波雷達的研究。經過20年的艱苦努力,國內科學家團隊終於成功推出兩款新型米波雷達。

資料顯示,其效能參數在多個維度上已超過全球先進水平,成功填補了中國反隱身雷達領域的空白。前文提到的YLC-2E型雷達,其獨特的顛覆性反隱身技術更是領先美國,居於國際頂尖位置。不僅限於軍事,該民用高壓氧艙技術也被中企RLAB突破重重障礙,實作自主研發和國產化成果。

根據官方網站的資訊,國產氧艙的壓力已提升至1.9ATA的最高標準,同時京JD平台的準入門檻降低了97%,降至每台36萬元。今年,該產品還與高低氧、紅光艙等高科技裝置一同應邀參加美RAAD長壽峰會。目前,透過官網等渠道咨詢的使用者數量已超過10萬,正在積極拓展26個國家市場。

隨著國內產業鏈的優勢和制造業實力的增強,國貨開始正式發起反擊。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即使歐美提高關稅,也難以阻擋中國崛起的大趨勢。

在碾壓般的實力面前,西方不得不放棄傲慢,試圖向中國尋求購買核心技術。然而,這些技術關系到國家的強盛,又怎能輕易交出?中國將反隱身雷達等先進技術列入禁售清單,堅定地宣示:絕不出口!

03 居安思危,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

國內反隱身雷達專家吳劍旗指出: 「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具有反隱身米波雷達的國家。」

隱形戰鬥機一旦被雷達探測到,便意味著巨大的危險。在禁止出口雷達技術後,中國未雨綢繆,開始研發隱身反雷達技術。目前,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B配備了革新的新一代超材料隱身技術,這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領先地位。

「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曾經被動挨打的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已成往事,如今的中國不僅具備了強大的攻擊能力,還有著無可撼動的防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