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7月1日,沈飛公司釋出了一段名為【我們共同走過】的宣傳視訊,其中首次透露了殲-31B型戰機的存在。該機型的曝光引發了廣泛關註,特別是其側彈艙的設計。
原先的殲-31在公開時並未展示側彈艙,使人們普遍認為該機型缺乏此功能。這主要是由於殲-31的體型較小,而側彈艙通常是為了彌補內建彈艙容積不足而設計的。
通常情況下,戰鬥機會選擇外掛飛彈,這樣做雖然占用了部份油箱空間,從而縮短了航程,但五代機由於需具備隱身功能,采用內建彈艙來減少風阻和雷達散射截面,維持機體的隱身能力。
在五代機上,內建彈艙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配置。對於重型五代機如F-22和殲-20,由於主彈艙空間已然有限,側彈艙的加入能有效增加飛彈攜帶量。然而,人們原本認為體型更小的五代機,如殲-31,不會配備側彈艙。
然而,殲-31B型的設計打破了這一假設,其配備的側彈艙不僅是一個意外,更標誌著該機型在世界五代戰機中獨樹一幟,成為最小體積中擁有側彈艙的雙發戰機。
關於起飛重量,殲-31的最大起飛重量不足35噸,相較之下,殲-20為37噸,美國F-22為38噸。在「輕量化」方面,蘇-57和F-35與殲-31相當,但蘇-57尚未大規模生產,而F-35作為單發戰機,在五代機中顯得獨一無二。
特別是在沈飛的宣傳片中提到,殲-31B的側彈艙能夠裝載2枚飛彈,比F-22的側彈艙還要大。明顯地,殲-31已經被定位為一款海軍艦載機。
艦載機的側彈艙帶來的優勢不僅是增加火力,每個側彈艙多裝兩枚飛彈,意味著總飛彈量可達四枚,超過常規五代機的火力。在隱身戰機普遍的今天,近距離的空戰變得尤為重要,誰的格鬥彈數量多、反應快,誰就能在空中占優。
考慮到隱身戰機的作戰特點,它們需要在更近的距離發現敵機。這意味著,在隱身對抗中,首先發現對手的一方將具有明顯優勢。
至於體積較小的艦載機,在航母上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它們不僅可以使航母攜帶更多機種,還能在降落時減少對飛行甲板的沖擊力,降低故障率,延長使用壽命。殲-31B的小巧設計使其在擁有側彈艙的同時,還能保持體積和重量的優勢。
最後,從成本角度考慮,殲-31可能不僅是艦載機。中國空軍迫切需要一種低成本的五代機來與美國的F-35競爭。雖然殲-20的數量已超過200架,但與F-35的900多架相比,數量上還是有明顯差距。殲-31B的低生產成本,得益於大量使用3D打印件和輕型設計,可能使其成為中國空軍的量產低成本五代機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