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7年5月26日墨索裏尼在眾議院的演說中說道:「在1935年至1940年之間,我們將處於一個我稱之為歐洲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那時我們所處的地位將使人們聽到我們的聲音,並看到我們的權利將終於被承認。」
關鍵時刻
他所預言的關鍵時刻業已來臨,但是那時在歐洲最值得大家註意的聲音卻並非來自義大利。墨索裏尼在1927年可能確曾希望在未來的10年中德國會復興,法國將衰落,足以使他能同那些得到「滿足」的國家做成一筆紮實的交易 ,並確保義大利在歐洲四強的均勢中至少能同法國並駕齊驅。但是當時他認為希特勒只是一個卑微的和不可靠的模仿者,甚至連線受一張他的親筆簽名贈送的照片也不配;從他目睹他的這位獨裁夥伴發跡以來,他就一直有著這樣復雜的心情。
墨索裏尼為義大利所要配備的充分軍備、工業能量、原料、糧食、財政儲備,或是為奮勇投入這場全球範圍的並由納粹規定其步調的強權政治角逐而須具備的政治和社會團結這些方面,他都沒有取得成功 。帝國的擴張,甚至是捍衛法西斯思想,在整個義大利都不是產生英雄事業和堅韌不拔精神的原因。許多因建立義大利帝國並取得反制裁勝利而深感自豪的義大利人,這時對追求經濟獨立政策以及在西班牙兩年半不宣而戰的極度緊張也正在感覺到,並且不安地意識到義大利是與德國人拴在一起走向戰爭,而遠在納粹革命尚未發生以前,義大利人對德國人就不曾有過好感。另一方面,施加經濟制裁對義大利人民的影響,怎樣估計也很難說是過高的。墨索裏尼利用巧妙的宣傳成功地說服了大批義大利人,使他們相信衣索比亞為義大利提供經濟開發的可能性是巨大的。
義大利的政治上的犬儒主義不僅始自法西斯政權時期,在文藝復興時代就已經流行了,這就使義大利人看不到真相,即義大利對衣索比亞的侵略已成了一項激起海外真正義憤的罪行, 也使他們看不到國際聯盟體現的那種集體安全觀念,對許多非義大利人說來是十分可貴的,這一方面是由於它本身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國聯被認為是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惟一堡壘。義大利人輕易地作出結論,認為制裁只不過是強權政治角逐中的一個步驟,從而不自覺地犧牲了自己;這種犬儒主義式的天真設想,就使義大利團結起來支持墨索裏尼,其團結的程度是義大利以外的人無法認識的,正如義大利國內的人也從來認識不到在外國人眼中的義大利侵略是多麽醜惡一樣。為此,義大利人對英國懷有強烈的怨恨,盡管肯定是沒有根據的。
這股怨氣延長到締結了1937年和1938年英意協定以後很久還未消除,甚至在1943年以後的一半對英國友好的義大利人中間仍然還流露出來。
制裁措施
與此同時,未能施加斷然的制裁措施大概也加強了墨索裏尼的信念,認為西方國家是軟弱可欺和意見分歧的。對普通的義大利人說來,心理上的影響較之經濟上的重要得多,這種持久的憎恨有助於使接受軸心國的政策成為可能 ,而此項政策與義大利人的感情是多麽格格不入,連墨索裏尼自己也是經過了長時期的躊躇才采取這一政策的。此外,法西斯主義仍然有著熱烈擁護它的人,很多義大利人也從中取得了既得利益。政府能夠依賴一般群眾的預設,防止形成任何有效的反對派,而法西斯黨內的上層分子對外交政策的批評也往往只是逐漸流於發牢騷而已。維克多·艾曼努爾國王和他的臣民一樣,不喜歡德國;但自他讓君主制受制於法西斯主義後所保留的那一點兒權力使他對墨索裏尼起不了什麽影響,墨索裏尼憎恨任何哪怕是潛在的同他競爭最高權力的對手。
對軸心國政策提出的最有力挑戰來自天主教會。1939年1月,法西斯政府曾預期因梵蒂岡反對他們的反猶太人法規,將會發生一次大危機。即便反對義大利和德國聯盟的人還不夠強大, 不足以阻止法西斯義大利作為一個侵略國參加戰爭,義大利由於其經濟劣勢,由於人們普遍不願意進行戰爭,它在這樣一場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機會也是渺茫的。墨索裏尼的權力正在衰落,他的專制方法,他只註意無足輕重的例行公事,他部下的素質窳劣,這些都組不成一個有遠見和有效率的政府,也訓練不成一屆能統治國家的有政治家風度的接班人。法西斯「統治階層」實際上是以腐化、愚蠢和不負責任而聞名的,不過才能和膽識在義大利並未消失,因為幾年以後的抵抗運動即將有所表現。
這一時期的經濟形勢將在本書其他章節討論。至於大肆宣揚的16年來在法西斯主義統治下形成的龐大軍事陣容,雖不能說完全是虛張聲勢,但它的缺點已引起了羅馬的不安。在衣索比亞和西班牙戰爭中, 在不如預期的未來那樣嚴酷的條件下,義大利軍隊取得了作戰經驗,付出的代價卻是厭戰情緒和物資及財政儲備的大量消耗。此外,從1936年起,墨索裏尼已著手進行大規模的三軍改組的重整軍備的計劃,要經過兩三年以後才能達到下一個戰備的高峰。而且,在鼓勵義大利人以進攻精神、運動戰和杜埃將軍的空軍密集戰理論為思想方法的同時,又提醒他們,消耗戰是和法西斯經濟的「鐵律」相抵觸的。
墨索裏尼本人似乎認為,在與法國單獨進行的戰爭中,任何一方的防禦工事都會阻止在艾爾卑斯山邊界或在北非進行決定性的戰鬥,而即便是對付吉布地,法國的增援也會使進攻更難以進行,雖然不是不可能 。他預計在空中和海上,義大利軍隊都會證明可與法軍相匹敵或者勝過法軍,但這樣的戰爭將是一場長期戰,除非戰爭蔓延到歐洲的其他國家或全世界。他實在並不認為此刻是進行法意戰爭的理想時間,更不是進行全面戰爭的理想時刻,雖然在他與法國的關系中,他準備冒戰爭的風險,但他似乎是把戰爭視為可能發生而不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在1942年底以前他不要打仗,他希望到了那年年底,義大利的炮兵已全部更新,還有八艘現代化的新戰艦可以交付使用,潛艇也比已有的多一倍,平定下來的和足以自給的衣索比亞可以有一支50萬人的本地軍隊 ,為義大利本土爭取的自給自足的計劃也已完成了一半,1942年的展覽會將充實義大利的外匯儲備,並將有盡可能多的居住在法國的義大利人被遣送回國。這一喘息時間還可以用來向法國勒索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關於殖民地方面的讓步,慫恿對立國家的任何分裂傾向。例如,鼓動少數民族和殖民地人民反猶太主義與和平主義,甚至包括墨索裏尼長期以來在西班牙聖戰中所反對的「布爾什維主義」。他與希特勒不同,似乎並不認為這時軸心國的實力已經可以說到達了頂峰,進攻一定要在這時發動,或者根本不必進攻。
?參考資料
【概覽,1927年】,第120—121頁。
馬利奧·多諾斯蒂(筆名):【墨索裏尼和歐洲】(MarioDonosti, pseud.:Mussolini e l'Europa),羅馬,萊奧納爾多,1945年版,第80頁。
【概覽,1938年】,i.91—96。
參閱雷諾:【法國拯救了歐洲】,i.439。
見「法西斯義大利的軍隊」,【義大利評論】,1939年,6—9月號,第1—380頁,特別是陸軍副部長帕裏亞尼將軍和空軍副部長瓦萊將軍題為「理論——精神」的兩篇文章。
M·G·甘末林:【服役】(M.G.Gamelin: Servir),巴黎,普隆,1946年版,i.134。
見1939年5月30日墨索裏尼致希特勒的「卡瓦萊羅備忘錄」。【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xxxi.156—159(2818—PS);摘錄譯文載【檔,1939—1946年】,i.170;參閱【陰謀與侵略】,v.453—455。又見齊亞諾:【日記(1939—1943年)】,193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