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如果美俄爆發核大戰,結果將有多可怕?餓死50億人或成現實

2024-07-30軍情

在俄烏沖突初爆發時,美國與俄羅斯均將核武器作為威脅手段展示出來。

隨著俄烏沖突的不斷發展,盡管戰事有所緩和,各方的矛盾卻日益尖銳,甚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或核戰爭的風險仍然存在。

若美國和俄羅斯真的發生核戰爭,其災難性後果將如何呢?

美國的軍事媒體「1945」在2022年12月發表了一篇文章,預測在極端情況下,美俄核戰爭可能導致多達67億人死亡。

這一預測並不令人驚訝,考慮到二戰時,僅 兩顆 2萬噸級的原子彈就造成了數十萬人的死亡。

當前,各國的洲際飛彈裝載的核彈頭當量通常以百萬噸計,其破壞力遠超二戰時期的原子彈。

大眾對核武器的直接殺傷力往往有所高估。

實際上,由於現代城市化和民防設施的發展,加之核武器的殺傷方式,核武器對人的致命性遠沒有大眾想象的那麽強。

首先,核彈頭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是主要殺傷手段。沖擊波可直接導致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而沖擊波破壞建築物造成的坍塌也會造成進一步的傷亡。

這意味著,如果你能有效隔離沖擊波並避免被坍塌的建築物砸中,那麽核爆炸不會直接致你於死。

其次,核彈不是在地面上引爆,而是在距地面300至600公尺高空引爆。

高空引爆會產生一個球形沖擊波,使得破壞範圍最大化。這樣的引爆方式也意味著沖擊波到達地面時威力已大為減弱。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建築可以在核爆時提供避難所,例如地下停車場和地鐵站等。

事實上,現代建築設計通常考慮到核攻擊的防護,例如俄羅斯地鐵的深度可達100公尺,足以抵抗核攻擊。

中國的地鐵系統頂部覆蓋著數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在核彈空爆的情況下同樣能夠提供保護。

此外,中國地鐵還設計有防護措施,敵方核彈襲來時,透過關閉各處的門,可以有效防止核放射線和放射線塵的侵入。

因此,在核打擊中,及時躲入地鐵或地下設施,基本上能夠保命。

核戰後的糧食問題

然而,核打擊之後,全球將面臨糧食和社會秩序兩大問題。

核戰不僅會攻擊軍事目標,也會破壞敵方的水壩、核電廠等民用設施。

這將導致工業鏈斷裂。地球上的80億人口依靠現代農業生存,這包括化肥、水利設施和機械化等。核戰後,這些支撐現代農業的因素將大受影響。

例如,中國的三峽大壩等大型水利設施是核戰的重點目標。一旦被破壞,即使長江下遊未受核攻擊,也會因大壩儲水泄放造成災難。

機械化農業也會因為設施和人員的損失而停滯。當美俄引發全球核戰時,現代農業支撐系統的斷裂意味著在核戰後3至5年內,全人類將失去現代農業的支持。

當農業水平回退到二戰前,可能導致數十億人餓死。

核戰後的社會秩序問題

社會秩序的崩潰可能帶來的危害與失去現代農業同樣嚴重。一個國家的社會秩序依靠警察和軍隊等社會力量維持,一旦這些力量無法發揮作用,社會秩序將面臨崩潰。

全球化核攻擊後,大多數工業生產能力將喪失,社會將成為一個資源有限的存量社會,人們為爭奪有限的資源如食物和清水而鬥爭,社會秩序迅速崩潰。

在這種無序的社會中,老人、兒童、婦女等弱勢群體將首先受害。隨後,體弱或無法組織起來的男性也將遭受損失。

不過,對於中國來說,社會秩序問題不必太過擔心。

中國共產黨在敵人圍攻中仍能發展壯大,這表明中國擁有全球最強的組織能力。

核戰可能摧毀中國的現代農業,但難以完全破壞中國的社會秩序。中國的全產業鏈和組織能力將使得在核戰後的世界中,中國恢復速度可能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