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效能更強卻不好賣,亞塞拜然采購梟龍戰機,為何沒看上殲-10?

2024-09-30軍情

18年前,配備全狀態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的「梟龍」04號原型機首飛,同年中國官方也正式宣布了殲-10已經服役的訊息。在當年,「梟龍」的風頭完全被殲-10蓋過了,畢竟一款主打外貿的機型,很難跟解放軍未來的主力戰機平起平坐。可令許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梟龍」的銷量反而要比殲-10要好。

9月25日,亞塞拜然國防部釋出訊息稱,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前往首都巴庫的蓋達爾·阿利耶夫國際機場,出席了JF-17 Block3(「梟龍」Block3)的交付儀式,並戴上飛行頭盔登上了一架戰鬥機。

亞塞拜然國防部表示,這些現代化輕型全天候多用途戰鬥機已經列裝亞塞拜然空軍,並在當天進行了飛行展示。

亞塞拜然這個國家近兩年被人們所熟知,還是前兩年的納卡軍事沖突,這場戰爭被許多人視為是人類歷史上首場無人機發揮重要作用的戰爭,在沖突期間,亞塞拜然在土耳其、以色列的幫助下,出動了大量各種型號的無人機,壓制了亞美尼亞的火炮、防空武器以及裝甲力量,是亞塞拜然贏得納卡軍事沖突的頭號功臣。

但是在整場戰爭期間,亞塞拜然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空軍實力不強,沖突爆發的時候,亞塞拜然空軍的主力是蘇聯時期制造的米格-29戰鬥機、蘇-24戰鬥轟炸機、蘇-25攻擊機,而亞美尼亞則裝備了更現代化的蘇-30SM多用途戰鬥機,如果雙方爆發空戰,吃虧的肯定是亞塞拜然。只不過當時亞美尼亞的蘇-30SM戰鬥機尚未形成戰鬥機,這才讓亞塞拜然免於空中劣勢。

現在隨著亞美尼亞開始倒向美國,加之西方在納卡問題上普遍支持亞美尼亞,雖然亞塞拜然已經在納卡地區戰勝了亞美尼亞,但是難保將來亞美尼亞在西方的武裝下卷土重來。因此亞塞拜然空軍急需獲得更先進的戰鬥機,確保將來的制空權。

本來亞塞拜然與俄羅斯的關系也不錯,曾經去俄羅斯考察過最新款的米格-35戰鬥機,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梟龍」Block3戰鬥機。一個對實戰要求很高的國家,也開始選擇中國研發的戰鬥機,也從側面證明中國的武器效能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 可是在「梟龍」獲得訂單的同時,卻更加凸顯出殲-10的尷尬處境,之前泰國、塞爾維亞都宣布了新型戰鬥機的競標結果,殲-10毫無斬獲,現在亞塞拜然也選擇了「梟龍」,這讓許多人感到疑惑,明明殲-10的效能更強,為什麽卻賣的不如「梟龍」?

殲-10與「梟龍」擁有很強的「血緣關系」,兩者都是由成飛設計研發,殲-10的總設計師為宋文驄,之後的殲-10B與殲-10C的總設計師則是宋文驄的學生楊偉,楊偉同時也是殲-20的總設計師。而「梟龍」戰鬥機的總設計師還是楊偉,並且「梟龍」戰鬥機研發的時候,楊偉還在參與殲-10的設計與改進工作,可以說「梟龍」就是楊偉在百忙之中順手搞出來的一款戰鬥機。然而作為「配角」的「梟龍」,卻在出口方面壓制了作為「主角」的殲-10。

從效能上來看,「梟龍」與殲-10的差距相當明顯, 「梟龍」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廉價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機,而殲-10則是中型戰鬥機,主要用於空戰,後續改進提升了多用途作戰能力。這兩款戰鬥機雖然都是單發戰鬥機,但是「梟龍」裝備的是一台RD-93中等推力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不到9噸,最大起飛重量不到13噸;而殲-10裝備的是AL-31、渦扇-10這樣的大推力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達到13噸以上,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9噸。

而這6噸的起飛重量差距,導致「梟龍」的各項硬指標都有檔次上的差距,比如「梟龍」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不超過1.6馬赫,殲-10則能夠達到1.8至2馬赫。「梟龍」戰鬥機在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最大航程2500公裏,作戰半徑800公裏;殲-10在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最大航程超過3300公裏,作戰半徑在1200公裏左右。

載彈量方面,雖然許多人都詬病殲-10的載彈量低,但如果殲-10以滿載狀態起飛,載彈量還是比較可觀的,全機共有11個外掛點,在攜帶3個副油箱的情況下,機翼可以掛載4枚飛彈,如果使用復合掛架就能攜帶6枚飛彈,此外機腹四周還有4個小型掛點,可以掛載吊艙與雷射制導炸彈。在滿載的情況下,殲-10可以攜帶3個副油箱、6枚飛彈、2個吊艙、2枚炸彈,火力已經相當夠看了。

而早期的「梟龍」只有7個外掛點,哪怕是使用復合掛架,也只能同時攜帶3個副油箱、6枚空對空飛彈,或者1個副油箱、2枚反艦飛彈或者巡航飛彈、6枚空對空飛彈,改進型的「梟龍」Block3增加了1個掛點,用於攜帶吊艙。

而在航電系統方面,雖然「梟龍」Block3進行了全面升級,裝備了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繞射屏顯、全向的飛彈逼近告警裝置,但是較小的機身結構限制了「梟龍」的升級潛力,雖然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是尺寸遠不如殲-10的大,雖然升級了自衛系統,但是推力較小的發動機,無法提供太多的電力,讓「梟龍」很難滿功率使用電子幹擾裝置。

更重要的是,雖然「梟龍」的價效比也不占優勢。「梟龍」看起來比殲-10便宜,但是成本優勢主要體現在機體尺寸與發動機方面,一台中等推力發動機相比一台大推力發動機,其實便宜不了多少錢,現代化軍用飛機的成本中,昂貴的航電裝置占比越來越高,「梟龍」Block3使用了各種先進的電子裝置,反而進一步稀釋了成本優勢。

根據亞塞拜然媒體的報道,巴基史坦航空綜合體與亞塞拜然空軍簽署了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合約,用於采購購買「梟龍」 Block3戰鬥機和相應的彈藥、零配件和飛行員培訓服務,數量大約為12架。而巴基史坦之前采購20架殲-10戰鬥機以及彈藥、零部件的開支大約為20億美元,考慮到巴基史坦與中國之間的關系,在采購武器的時候應該會有優惠,因此20架殲-10連帶配套彈藥、零部件與飛行員培訓的費用可能在25億美元左右,這麽計算下來,「梟龍」Block3的價格相比殲-10其實也便宜不了多少。

既然殲-10的效能更強,價格也貴不了多少,為何反而賣得不如「梟龍」呢?並且殲-10C與「梟龍」Block3都是出自同一個設計師之手,也是同一個公司研發的,使用的武器也基本一致。目前「梟龍」戰機除了巴基史坦與亞塞拜然采購了,還出口到了奈及利亞與緬甸,反觀殲-10戰鬥機,除了中國空軍自己裝備,只出口到了巴基史坦。

其實武器出口這件事,跟老百姓買車不太一樣,牽扯到很深的政治問題,並不是誰的戰鬥機效能好、價效比高,就一定會賣得好。就比如法國的飆風戰鬥機,賣給塞爾維亞的是2.5億歐元一架,幾乎是殲-10價格的3倍,難道代表一架飆風能擊敗三架殲-10C嗎?但是塞爾維亞在加入歐盟這件事上有求於法國,所以哪怕飆風的價格貴,塞爾維亞依然要買。

而且武器出口還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出口積極性高不高,成飛對於出口「梟龍」和出口殲-10的積極性是不一樣的,因為殲-10有解放軍的訂單兜底,生產數量早就超過了300架,甚至可能接近了600架,早就賺回研發成本了,再加上之前解放軍的訂單就排滿了,自然不著急往外出口。

而「梟龍」則不一樣,這是一款專門用於出口的戰鬥機,如果賣得不多,無法平攤研發經費,廠家是會賠本的,所以只要有機會,廠家更願意推銷「梟龍」戰鬥機,殲-10則是隨緣出口,有人想買自然歡迎,沒人的話也不會主動推銷。

另外,「梟龍」出口銷量比殲-10好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梟龍」有巴基史坦幫忙滿世界推銷,所遭遇的政治壓力更小。比如這次亞塞拜然采購「梟龍」,就是直接與巴基史坦簽的訂單,亞塞拜然背後有土耳其扶持,而巴基史坦又是土耳其的親密盟友,亞塞拜然與巴基史坦本質上處於同一陣營,自然願意給巴基史坦一個面子,直接采購「梟龍」戰鬥機。

由於解放軍並未裝備「梟龍」戰鬥機,反而增加了「梟龍」的出口機會,因為北約對於「梟龍」配套西方武器這件事不會太敏感,比如巴基史坦的「梟龍」戰鬥機就能夠使用美國的雷射制導炸彈。這次亞塞拜然采購的「梟龍」戰鬥機,除了配備中國的霹靂-10空對空飛彈,還選擇了土耳其的ASELPOD吊艙。雖然國產武器裝備的效能已經不遜色於北約武器,但是北約制式武器在國際上的保有量很高,「梟龍」能夠整合使用北約武器,毫無意外是一個加分項,殲-10則很難辦到。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美國挑起對華競爭的大背景之下,小國采購殲-10這種「純中國血統」的武器,很容易被美國穿小鞋,因為美國有一部【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誰買俄羅斯武器,就會遭到美國的制裁。雖然法案並沒有明確規定采購中國武器也會遭到美國的制裁,但是美國朝令夕改也不是第一次了,哪天要是突然增加了針對中國的內容,許多之前采購過中國武器的國家很可能被美國秋後算賬,這在無形中也影響了殲-10的出口成功率。

而采購「梟龍」就不一樣了,直接找巴基史坦商談采購訂單,能夠有效規避美國的制裁。巴基史坦畢竟是美國名義上的反恐盟友,美國還是會稍微看一點巴基史坦的面子,對「梟龍」的出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所以對於殲-10出口量低這件事,沒必要太過糾結,中國內部消化能力就非常強了,自然不著急滿世界推銷殲-10來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