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世紀的英國,資本主義思潮盛行,他們的野心勃勃,在全球各個角落展開殖民擴張行動。
加拿大、澳洲以及印度等諸多國家和地區的原住民都遭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些原住民在各自的國家和地區中,經歷了諸多苦難與不公。他們的權益長期被忽視,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
印度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深受英國人的青睞,在那個時期,享有「維多利亞皇冠上最為耀眼的明珠」的美譽。
1962 年,印度毅然決然地選擇向中國發起戰爭。聽聞此訊息後,美國的麥克亞瑟上將針對印度的這一行為,給出了極為中肯且恰當的評價。
印度主動挑起戰爭,這是否與它曾被殖民的那段歷史存在關聯呢?而對於此,麥克亞瑟又給出了怎樣的評價呢?
【自負的挑起戰爭】
印度曾歷經長達 300 年被英國殖民的歲月,此階段英國殖民者將印度當作根基,持續對中國領土進行侵占。
在英國殖民者的幹預下,中國曾湧現出反動分子,因其得到英國政府的撐腰,便愈發有恃無恐,肆意制造麻煩與事端。
1914 年,彼時的西藏統治者與英國相互勾結,精心劃定了一條名為麥克馬洪線的邊界。原本屬於中國的 9 平方公裏土地,無奈之下被割讓給了印度。
盡管印度曾為被殖民之國,然而從名義層面來看,這片土地終究被劃分至印度的國土範疇之中。
在割讓土地這一問題上,中國政府始終不予承認。然而,印度卻對此緊抓不放,急切地期望那條麥克馬洪線能夠獲得中國政府的認可。
如此一來,雙方存在爭議的這片土地便會落入印度的掌控之中,成為其囊中之物。
曾歷經殖民命運的印度,對麥克馬洪線之事難以釋懷。尼赫魯上任後,印度政府野心大增,頻繁在中印邊境制造事端,還試探性地對邊境進行侵略。
當時的印度頗為自信,自認為已獲得蘇聯及美國的大力扶持,行事作風極為囂張跋扈,全然沒將中國放在心上。
【實力不相當的對手】
1962 年,印度毅然決然地決定在中印邊境發動戰爭。同年 10 月 20 日,那激昂的交戰號角正式奏響,拉開了兩國激戰的序幕。
印度位於邊境線上的 43 個哨所,其中 37 個已被我軍成功鏟除。此乃開戰僅 8 天所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彰顯我軍的強大實力與堅定意誌。
我軍雖占據優勢態勢,但仍努力透過和談來解決與印度的爭端。然而,印度卻絲毫不領情,堅決拒絕了中國政府所提出的和平倡議。
隨著印度持續向邊境派遣大量兵力,我軍毅然決定乘勝追擊,以雷霆之勢將印度徹底擊敗,展現我軍的強大實力。
鑒於兩國實力差距較為顯著,印度軍隊接連敗退,我軍以輕松之勢將之前被印度占據的領土重新奪回,彰顯了我軍的強大實力。
此次戰爭的起因乃是印度政府的貪心作祟。中國只是進行反擊,在印度軍方喪失反擊能力且奪回地盤後,我軍主動撤軍,並再次向印度發出和平談判的邀請。
面對此次談判,印度政府一改往日的囂張之態,變得極為乖巧,乖乖地接受了和談的安排。
當印度宣稱與中國開啟戰端之時,美軍上將麥克亞瑟給出了中肯之評價。他坦言:難以揣度印度總統尼赫魯的心思,可他竟下令攻打中國陸軍,其頭腦必定是出了問題。
在中印即將開戰之時,印度軍方與政府或許並未相信麥克亞瑟的這一預判。然而,戰鬥結束後,那慘痛的失敗教訓清晰地擺在眼前,印度方面自此再也無法吐出反擊的言語。
麥克亞瑟對於印度開戰這一行為所做出的評價,並非毫無緣由,而是他在經歷了自身的失敗之後所提煉出的深刻道理。
【誌願軍的強大實力】
1962 年,正值中印戰爭之際,彼時的麥克亞瑟已 82 歲高齡。他遠離軍隊已許久,卻能對我軍實力作出這般精準的判斷,這究竟是為何呢?
其實這一切都起始於抗美援朝時期,當中美兩軍展開激戰之時,中國軍人在他心中留下的陰影極為深刻,即便多年遠離軍隊,他晚年仍深受我軍戰鬥陰影的籠罩。
麥克亞瑟誕生於阿肯色州的一個軍人家庭之中,其父親乃是一位中將。自幼之時,麥克亞瑟便將父親當作自己的楷模,內心懷揣著長大後如同父親一般投身軍方、為國家效力的夢想。
麥克亞瑟在其一生中斬獲了諸多勝仗,他身為美軍的五星上將,更是一位聲名遠揚的軍事將領,在軍事領域留下了深刻的銘印。
他人生中最為黯淡的一段歷程,或許當屬 1950 年與我軍展開交鋒的那段時光。在那期間,他經歷了諸多艱難與波折。
1950 年 10 月,抗美援朝戰爭拉開帷幕。彼時,麥克亞瑟放出豪言,稱要在聖誕前結束戰鬥。
麥克亞瑟這般狂妄,皆因當年作戰時,無論從裝備還是人數角度來看,我軍都難以與美軍相媲美,美軍自然不會將我軍視為實力對等的對手。
中國誌願軍將領吳新泉率領的 39 軍,成功殲滅美軍陸軍第一騎兵師超過 19840 人,此戰績猶如一記重錘,狠狠打擊了麥克亞瑟。
因為在指揮作戰時表現得極為糟糕,導致嚴重失利,麥克亞瑟被撤職了,隨後只得滿臉沮喪地回到了美國。
在此次戰鬥裏,中國人民誌願軍猶如一把利劍,深深刺入麥克亞瑟的心頭,成為了他心中始終難以消散的陰影。
由於見識到了中國陸軍那令人矚目的戰鬥力,麥克亞瑟才會針對印度那些荒唐至極的行為,給出最為精準的評價。他深知中國陸軍的強大,這使得他的評價更具權威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