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越戰爭唯一一場白刃戰我軍200人對戰越軍1000人,結果咋樣

2024-09-17軍情

那場延續了二十年的越戰,越南之所以能扛住美軍的鐵蹄,最終博得勝利,背後實有中國的庇佑。

可笑的是,戰後越南圖謀更多的軍援,以稱雄東南亞,竟悍然挑釁我邊境,打傷守邊百姓,侵占南沙島礁。

苦勸無效,中國決然發起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

短短二十八日,我軍便打痛越軍,完成教訓的使命,隨即撤兵。

這場戰火並未就此熄滅,越南不甘敗北,又同中國在邊境纏結十載。

中越戰爭唯一一場白刃戰我軍200人對戰越軍1000人,結果咋樣

血戰法卡山

世人皆知,越南在長達二十載的越戰中,能夠抗擊美軍的進攻,最終得以立於勝者之地,中蘇兩國的扶持功不可沒。

單憑那些源源不斷的無償物資援助,我們便已慷慨施予了約兩百億美元。

期間,還幫他們修建了不少軍工設施,搭建起基礎設施,訓練軍隊,嚴守防空。

可惜戰火方息,狼子野心便漸顯。

為了取悅蘇聯,爭取更多的軍備支援,越南竟悍然無視往日情誼,公然侵犯中國邊境,傷我百姓,欺我軍士,甚至肆意占領南沙群島。

中國三番五次以禮相勸,皆是徒勞無果。

倘若再忍,那便是自取其辱。

於是,1979年,中國毅然發起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此戰,雷霆萬鈞,前後不過二十八天,越軍早已嘗到了痛楚,方知什麽叫做鐵拳難擋。

中國軍隊教訓既足,旋即班師回國。

然越南這不知進退的頑固之徒,似乎並未從教訓中汲取任何智慧,雙方的邊境紛爭竟持續了整整十年。

可嘆,當初的一紙恩情,竟化作了此般不休的對抗。

法卡山,這座位於廣西憑祥市上石鎮與越南涼山省高祿縣交界處的山巒,雖海拔不過五百余米,卻如沈沈迷霧般令人頭皮發麻。

此地地勢險峻,五座山頭錯落排布,北有1號、2號陣地牢牢紮根於中國境內,南有3、4、5號陣地則被越南窺伺著虎口而奪。

越南之所以對法卡山垂涎三尺,其軍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向北一推,便可進逼我腹地,向南一瞄,重炮火力頃刻間可襲諒山,越南當局自然不會放過這塊肥肉。

1979年,越南軍隊不顧國際法理,非法侵占了法卡山,恬不知恥地修築明堡暗堡,壕溝四通八達,輕重火器林立,恍若一座固若金湯的鋼鐵堡壘。

這法卡山雖是險峻,卻未必能護住越南的野心。

1980年1月,越軍派出三三七師五十二團,借助夜色,偷襲並奪取了中國法卡山地區,占據了有利地形。

此後,越軍不安分地瘋狂挑釁,越南特工頻頻潛入,襲擾我邊境前哨,向我無辜百姓射殺。

越軍的狂妄達到了難以容忍的地步。

至1981年4月,越軍、特工在中越邊境地帶共發起挑釁達39次,發射槍彈2300余發,打得山野荒涼,民房破碎,百姓無家可歸。

這忍無可忍的局面,終歸要有一場雷霆行動來解決。

1981年5月5日,我廣西邊防部隊奉命出擊。

中央軍委下達收復法卡山的命令,邊防部隊如猛虎下山,迅雷不及掩耳,火力開路,兵鋒所向,勢如破竹,越軍構築的「堅不可摧」的工事在我軍的鐵拳下頃刻瓦解。

僅用55分鐘,這座令人膽寒的法卡山,便重歸我中華懷抱。

敵人那等輸不起的架勢,自然不肯輕易罷手。

自5月6日起,便調動了十多個營的兵力,操縱著那超級大國慷慨贈送的坦克、炮車等重型裝備,氣勢洶洶地從東、西、南三個方向猛撲法卡山而來。

那時,敵軍胸中尚存一絲奢望,以為憑著這番陣仗,便可一舉摧垮我軍防線。

可惜,他們未曾料到,法卡山早已不再是唾手可得之物。

剎那間,面積不足兩公頃的法卡山,似乎成為了炮火的靶心。

萬發炮彈從天而降,宛如一場狂風驟雨般傾瀉下來。

濃煙滾滾,塵土飛揚,土石如被怒吼的巨龍掀起,足足三尺之深的泥土被翻卷,法卡山瞬息之間化作了一片火焰山,烈焰翻滾,恍若末日。

敵軍火力雖強,我廣西邊防三師九團的士兵們卻絲毫不曾畏縮。

憑借著炮兵和友鄰部隊的支援,硬是頂住了越軍步兵團外加工兵營、特工營、坦克營等數營敵軍的輪番猛攻。

越軍的火力雖如暴風驟雨,我軍卻如磐石般巋然不動。

戰鬥打響後,敵軍派出重兵團,一個團足有千余人,坦克、大炮轟鳴四起,火力壓制得似乎連空氣都被擊碎。

而我軍,區區一個營,約莫不過二百來人,在這懸殊火力與兵力下,彈藥很快便消耗殆盡。

敵軍見狀,以為勝券在握。

可他們未曾料到的是,這些廣西狼兵豈是輕易可撼動的?

當槍膛中的最後一顆子彈射出,戰士們索性丟開槍支,抄起刺刀、拳頭,甚至隨手抓起地上的石頭,便與越軍展開了白刃戰。

那場景,慘烈至極,刀光血影交織,拳腳與肉體相搏,空氣中充斥著血腥與汗水的混雜氣息。

即便到了牙齒,也被當作最後的武器咬住敵軍的喉嚨。

敵軍以為靠著人數和裝備的優勢,便可輕松奪下4、5號高地,結果卻未能如願。

這一場慘烈的血戰,越軍再強,也未曾踏上那塊他們夢寐以求的高地。

烈火煉山,鐵血鑄魂

1981年4月,軍部在原55軍163師487團的基礎上,新編了一個補充團,悄然出發,秘密趕赴法卡山前線。

5月6日下午,487團7連線到命令,火速投入2號陣地的增援。

此時,越軍已使盡渾身解數,強攻、偷襲,連營交替,幾十次如狼似虎般撲向我軍陣地。

他們的炮火像從天而降的雷雨,傾瀉如註,片片彈雨打在陣地上,掀起幾尺深的松土,硝煙騰空,塵土飛揚,連陽光都被遮住。

戰士們隨手一抓,便有幾塊彈片沾滿手心。

四周硝煙彌漫,炸彈聲不絕於耳,仿佛天地都在顫抖。

此情此景,血性男兒自當視死如歸。

戰士們輕傷不下火線,壯烈豪邁的事跡層出不窮。

一個班長領著戰士們沖鋒在前,眼看敵人的火力壓了上來,他不幸被炸傷,左手血流如註,鮮紅的血珠染紅了戰袍。

可他卻毫不理會,仍咬緊牙關,一手握槍,一手揮動指揮全班,沖鋒不止,直到將敵軍擊退。

硝煙之中,刺刀戰已成肉搏。

一個戰友連續挑死兩名越兵,正當他喘息未定時,忽然被兩名越兵前後夾擊,一柄冰冷的刺刀狠狠紮入他的腹部。

腸子從傷口湧了出來,他卻忍著劇痛,艱難地將腸子塞回腹中,繼續揮刀拼殺,直至將敵人刺死在血泊中,自己也隨著最後一滴血緩緩倒下。

翌日中午,越軍發起了一輪猛烈的炮火轟擊,隨後兩個連的兵力再次撲向陣地。

這一次,我軍指戰員們靜靜地伏在戰壕裏,握緊武器,屏氣凝神。

為了節省彈藥,他們一再等候,直到越軍逼近至十米以內,才一齊開火。

機槍、步槍、輕重火器的怒吼聲瞬間震徹山谷,越軍猝不及防,哭嚎聲此起彼伏,潰敗如潮,屍橫遍野。

戰場的環境惡劣至極,法卡山陣地炙烤在烈日下,487團7連的百余號人縮在狹小的坑道裏,四五十度的高溫如火爐一般,烤得人汗如雨下,連呼吸都覺得沈重。

戰士們赤膊上陣,穿著短褲,光著膀子與敵人拼殺。

吃的不過是幾塊幹硬如石的壓縮餅乾,咽下時,喉嚨幹得如火燒,幾乎無法下咽。

每日供給的水寥寥無幾,一軍用水壺的水,少得可憐,常常還供不上戰士們的需求。

這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是命運與生命的對決,是信仰與血性的碰撞。

倘若他們未能挺過,法卡山將被敵軍占據,但正是憑借著這股鋼鐵般的意誌與毫不退縮的決心,法卡山最終成為了我中華兒女的勝利之山。

在那法卡山的三號陣地上,情勢已到了萬分危急的關頭。

越軍仗著人多勢眾,如瘋狗一般一次又一次發起兇猛的強攻。

倘若這三號陣地失守,整座法卡山頃刻間就要落入敵手。

正值千鈞一發之際,那震撼天地的迫擊炮聲響起了。

先是一百公釐的迫擊炮,緊隨其後的,是一百二十公釐的迫擊炮。

這一聲聲怒吼在指揮員的令下,如猛虎出籠,帶著刺耳的呼嘯,徑直落入敵陣之中。

轟鳴聲連天,炸得越寇血肉橫飛,天昏地暗。

密集的敵群瞬間化為一片血肉泥漿,哀嚎聲四起,恍若地獄降臨。

沒過多久,敵寇苦心經營的四號陣地便被我軍奪了回來。

敵人如驚弓之鳥,被迫退縮至五號陣地,然妄心未死,依舊想憑借五號陣地作為據點伺機反撲。

怎料,我方的榴彈炮早已盯上了這塊堡壘。

榴彈炮憑借著遠端射擊的優勢和極大的殺傷力,一發發炮彈呼嘯著從天而降,射程從平地直至高地,彈道可隨心所欲地彎曲低伸。

它是用來摧毀敵人工事、人員和坦克的最佳武器。

五號陣地頓時陷入了翻江倒海的熱鬧景象,炮火如傾盆大雨,帶著不可抵擋的氣勢向越軍碾壓而去。

夜空被映得通紅,火光染盡了天邊。

越軍傷亡慘重,地面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可即便如此,越軍依舊賊心不死,企圖源源不斷地派增援部隊撲上陣地,妄圖以命相搏。

我軍炮兵豈會讓他們得逞?

這一刻,152公釐加農榴彈炮登場了,精準的攔阻射擊封鎖住了敵人的援軍進路,令敵寇前進不得,退也無路。

在法卡山的巍峨之前,我軍炮兵部隊各類炮火協調作戰,織成了一張強大的火力網,密不透風。

守衛在陣地上的勇士們,在炮火的掩護下,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敵軍從整連到整團,皆無一幸免。

較量的結果,早已註定。

七百零五名敵軍命喪黃泉,另有五百余人受傷。

敵方的火炮被擊毀或重創一百三十五門,十四輛汽車被炸得四分五裂,連兩輛坦克也在炮火中化作廢鐵。

除此之外,我軍還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與作戰物資。

最終,法卡山再度回到我方手中,巍然屹立,守護著祖國的邊疆。

寸土必爭,英魂永駐

法卡山,這塊面積雖不過一萬多平方米的地方,卻在長達57天的戰爭中見證了無數生死較量。

敵我雙方在此寸土必爭,槍炮聲不絕於耳,塵煙彌漫了整片天空。

終究,我軍以鋼鐵般的意誌,將盤踞在法卡山地區的敵軍徹底肅清,重新掌握了這片戰略要地的控制權。

然而,勝利從來不是輕而易舉的。

我軍在這57天的艱苦戰役中,雖斃敵705名,重傷敵513名,自己也付出了沈重的代價。

154位元勇士永遠留在了法卡山,長眠於祖國的西南邊陲,他們的名字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成為了法卡山不朽的英魂。

時至今日,法卡山英雄紀念碑園靜靜矗立在廣西憑祥市夏石鎮夏石社群南面一公裏處的步坡哨山頂上。

這片陵園,獨立於山包之上,四周開闊,視野遼闊無垠。

322國道蜿蜒於山腳,南友高速公路從背後繞過,交通便利,而陵園的地理位置也是一片獨立山峰,正如英雄們的精神般卓然不凡。

陵園早已成為自治區級的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被後世所瞻仰與敬仰。

在2015年5月,經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這座莊嚴的紀念園被正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裏,安葬著在保衛祖國南疆、保衛法卡山戰鬥中英勇犧牲的154名烈士。

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守護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他們的英名,將永遠鐫刻在人民的心中,法卡山的每一縷風,都是他們不滅的傳唱。

歷史的悲壯與敬仰交織成永恒的禮贊。

這份崇高的犧牲,必將被世世代代銘記。

參考資料:

一個越戰老兵的記憶陽雄民 劉期貴法卡山大捷紀實

楊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