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洲際飛彈排行榜前十名

2024-09-17軍情

以下是一份洲際飛彈排行榜(排名可能會因評估標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1. 俄羅斯 「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射程達到 18000 公裏,起飛重量 208.1 噸,有效載荷品質超過 10 噸,燃料重量 178 噸,彈長 35.5 米,直徑 3 米,采用分導式彈頭,可攜帶包括高超音速彈頭在內的多種核彈頭,能突破敵方反導系統,是俄羅斯第 5 代重型洲際彈道飛彈,於 2023 年 9 月 1 日投入戰備值班,將取代蘇聯時期研制的 「撒旦」 洲際彈道飛彈。

2. 中國東風 - 41:最大射程約 14000 千米,可攜帶大約 10 枚分導式多彈頭,最高速度可達 25 馬赫,從中國大陸發射幾乎可以打擊全球所有目標,具備公路機動發射能力,是中國戰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撐。

3. 美國 「三叉戟 II」(UGM - 133A):射程 3837 海裏(7100 公裏) - 滿載時 4000 海裏(7400 公裏),如果攜帶 8 具 MK - 5 再入載具外加 8 枚 47.5 萬噸的 W - 88 核彈頭時,射程高達 11000 公裏。該飛彈裝備於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核潛艇(每艇 24 枚)與英國海軍前衛級核潛艇(每艇 16 枚),具備較高的命中精度,圓機率偏差可達到 120 米,是美國海基核力量的核心。

4. 俄羅斯 「撒旦」(SS - 18):雖然已被 「薩爾馬特」 取代,但曾經是世界上體積最大、威力最大的洲際飛彈,射程可達 16000 公裏,可攜帶 10 個分導式多彈頭,每個彈頭的爆炸當量可達 75 萬噸 TNT。

5. 俄羅斯 「亞爾斯」(RS - 24):射程 12000 公裏,配有分導式多彈頭,是俄羅斯陸基戰略核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份,采用固體燃料發動機,加速段速度更快,反應時間更短,並且繼承了 RT - 2PM2 彈道飛彈的彈道變化和機動變軌能力,具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和良好的飛行穩定性。

6. 中國巨浪 - 3:射程可達 9000 至 12000 公裏,是中國海基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份,標誌著中國在洲際飛彈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7. 俄羅斯 「白楊 - M」(RT - 2PM2):射程 11000 公裏左右,具有較強的突防能力和機動能力,能夠在復雜的戰場環境下生存並實施打擊,是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的重要武器裝備之一。

8. 美國 「民兵 3」(LGM - 30G):是美國現役的主要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屬於三級固體燃料洲際飛彈,最大射程超過 1.3 萬千米,CEP(圓機率誤差)僅為 200 米,可搭載 35 萬噸當量的 W87 核彈頭,不過根據核軍控條約規定,目前美國的 「民兵 3」 飛彈只攜帶一枚核彈頭。

9. 法國 M51:既能在減載有效負載時行駛 10000 公裏,又能滿載行駛 8000 公裏,體現了法國的飛彈技術實力。

10. 俄羅斯 「布拉瓦」:射程 9500 公裏,是俄羅斯海基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份,用於裝備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