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脆弱不堪,從美俄軍艦被反艦飛彈輕易命中審視中國海軍反導水平

2024-09-13軍情

前言: 葉門胡塞武裝初期僅憑簡陋裝備與AK步槍,技術與裝備與敵人相差懸殊,但在數年的戰鬥中嚴重削弱了以沙烏地為首的多國聯軍,讓許多西方先進武器裝備備受辱。特別是胡塞武裝的反艦作戰表現突出,他們使用伊朗提供的「努爾」反艦飛彈成功擊沈了多艘艦只,其他類似「努爾」飛彈的亞音速反艦飛彈同樣能一擊淪陷具備先進防空系統的美俄軍艦,這些血的教訓對其他國家具有借鑒意義。

一、有罪的「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

最近一起艦艇沈沒事件中的主角是俄羅斯的「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作為蘇聯「光榮」級飛彈巡洋艦的首艦,這艘艦滿載排水量達1.1萬噸,作為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核心力量,配備了眾多武器,包括一座AK-130型130公釐艦炮、六座AK-630型近防火炮、兩座9K33「王峰」M近程防空系統、16枚「玄武巖」型反艦飛彈和64枚S-300F艦空飛彈,火力在當代軍艦中算是頂尖。然而,在2022年4月13日,這艘巡洋艦在敖德薩港口外110公裏處被烏克蘭的「海王星」反艦飛彈擊中,後因彈藥爆炸而沈沒。

「海王星」反艦飛彈是基於「天王星」飛彈改進的產品,與其不同的是,它采用了S125防空飛彈的固體發動機作為助推器,將射程從130公裏增加至290公裏。烏克蘭部署了幾套「海王星」系統,部署在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之間,北約在敖德薩部署的監視小組負責監測200公裏內的船只,同時由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發出的「全球鷹」無人機和RC-135偵察機負責引導「海王星」飛彈。自從2014年因火災退休的「刻赤」號大型反潛艦之後,俄羅斯黑海艦隊便僅剩「莫斯科」號具備防空能力的大型艦只。

「莫斯科」號巡洋艦在1982年12月投入服役,是蘇聯時期建造的3艘「光榮」級飛彈巡洋艦之一。按照80年代的標準,其防空武器配置相當先進,但服役已達40年,俄羅斯原計劃於2018年退休,但由於黑海艦隊僅此一艘萬噸級巨艦,故送往塞凡堡海軍工廠進行了為期三年的修理,更新了柴油發電機、無線電和內部電纜,計劃再服役十年。然而,艦上的防空武器未曾更新,仍舊使用最舊的S-300家族中的5V55RM艦空飛彈,這種飛彈無法攔截低於25公尺飛行高度的反艦飛彈,「王峰」M短程艦空飛彈和AK-630近防炮也不適合攔截反艦飛彈。

在2022年4月13日23時的一次巡航中,風速僅為14節,海浪高度僅1公尺,此時「莫斯科」號遭到攻擊,左舷中部被擊中,導致艦內從舯部到艉部火勢蔓延,左側舷窗冒出火焰,兩個煙囪濃煙滾滾,火勢從艦體前部延伸至後部主甲板,左側的八聯裝反艦飛彈筒被燒焦,但幸未殉爆。艦上的「壁虎」式防空飛彈發射艙前方雖起火但被撲滅,顯示燃燒痕跡但未被燒毀。左舷兩座AK-630近防炮冒出大量濃煙,並有部份向外爆炸,水線部位大面積焦黑,顯示為艦體進水點。進水9分鐘後,艦體開始傾斜向左。

理論上,「莫斯科」號作為一艘超過1萬噸的巡洋艦,應有能力承受「海王星」飛彈的打擊,但蘇聯海軍的艦船設計原則是火力優先,甲板上密集布置了大量飛彈,側面雷達反射最強的區域正是16枚P-500「玄武巖」大型反艦飛彈,每枚飛彈頭重達1噸,一旦殉爆將導致艦體被炸毀,艦體下方的煙囪是六管30公釐近防炮彈藥庫,儲存了720發備彈,「王峰」的備彈也是在甲板上,易於中彈且容易灌水滅射控制二次爆炸,加上「莫斯科」號服役近40年,艦上的各種電纜和路線已嚴重老化,極易引發火災,一旦中彈幾乎難逃致命一擊。

飛彈擊中舯部下方的輪機艙後,全艦的動力和供電系統遭到破壞,艦內斷電導致損管系統失效。冷卻水和消防用水需要透過船殼的幾十甚至上百個通海閥從海裏抽取,但在高溫下,這些通海閥因受熱變軟,鋼材在600度時強度將下降90%,1000度時則變得像面條一樣柔軟,一旦通海閥被燒毀,海水便會透過破口進入船體,導致船體朝左舷傾覆。由於缺電,消防水泵無法向壓載水艙內註水平衡,而且重心較高的上層建築進水後,難以保持穩定,這加重了橫傾和沈沒的風險,最終艦只於淩晨2時48分沈沒。

「莫斯科」號的艦員對該艦沈沒負有重大責任。艦員的損管能力欠佳,500多名艦員在1時47分就選擇跳海逃生。如果能及時控制火勢並平衡不同水密艙的進水量,或許能堅持到拖船前來救援。此外,該艦的戰備狀態也存在嚴重問題,高危區巡航時,用於末段防空的「王峰」M近程艦空飛彈發射架並未展開,用於引導S-300F遠端防空飛彈的3R41射控雷達也未朝向可能來襲的方向。可以說,其三層防禦系統中有兩層處於非戰備狀態,AK-630近防炮雖然射速低,但若齊開火也能發射9000發子彈/分鐘,卻未能及時反應,「莫斯科」號的沈沒實屬難逃其責。

二、意外被擊中的「斯塔克」號護衛艦

美國海軍的「斯塔克」號護衛艦也有類似的命運。在兩伊戰爭的後期,伊拉克和伊朗爭相攻擊經過波斯灣的外國油輪和商船,美國決定為科威特油輪提供護航。1987年5月17日,美軍開始派出「斯塔克」號護衛艦、「孔茨」號驅逐艦和「拉薩爾」號指揮艦進入波斯灣。其中,「斯塔克」號是一艘1982年服役的4100噸級佩裏級飛彈護衛艦,裝備了SPS-49對空搜尋雷達、AN/SPS-55對海搜尋雷達、SLQ-32電子戰系統、「標準」防空飛彈和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由41歲的葛倫·R·布林德爾艦長指揮。

19時53分,當「斯塔克」號在禁航區外3.2千米處巡航時,處於三級戰備狀態,即所有對海對空探測和武器戰位都有戰時三分之一的人值守。布林德爾艦長和參謀人員在戰術資訊中心按計劃準備海上演練時,一架由伊拉克空軍的埃哈馬德·撒冷上尉駕駛的「幻影」F-1EQ戰鬥機從巴士拉謝巴哈機場起飛,攜帶兩枚「飛魚」空艦飛彈以370千米的速度掠過沙烏地沿海,隨後在914公尺高度向北轉向伊朗方向。19時55分,這架「幻影」F-1EQ戰鬥機被美軍E-3A預警機發現,確認為伊拉克飛機後通報給了「斯塔克」號護衛艦。

由於美國在兩伊戰爭中支持伊拉克,E-3A預警機認為這架戰機只是伊拉克空軍的常規飛行任務,加上當天伊拉克空軍已三次出動戰機飛至波斯灣而未采取行動,E-3A預警機的戰勤人員對此疏忽大意,僅將其視為一般空中情況通報。「斯塔克」號護衛艦的對空搜尋雷達也發現了這架距離以西113千米的「幻影」F-1EQ戰鬥機,但由於有E-3A預警機的通報,雷達操作員未將其視為威脅。20時43分,「孔茨」號飛彈驅逐艦也探測到了「幻影」F-1EQ戰鬥機,同樣未予以重視。

這時,埃哈馬德·撒冷上尉卻將「斯塔克」號護衛艦誤判為一艘無防禦能力的伊朗油輪。21時整,E-3A預警機發現,「幻影」F-1EQ戰鬥機加速至537千米,向東轉向直奔「斯塔克」號護衛艦。但雷達操作員並未向「斯塔克」號護衛艦通報此情況,因為「幻影」F-1EQ戰鬥機在1500公尺高度的大膽飛行動作讓所有美國軍人難以相信其正處於攻擊狀態。21時02分,「斯塔克」號護衛艦上的SLQ-32(V)2型電子戰系統收到了69千米外的「幻影」F-1EQ戰鬥機射控雷達訊號。

但雷達警告接收機操作員未聯系雷達操作員開啟「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射控雷達。21時05分,「幻影」F-1EQ戰鬥機已至「斯塔克」號護衛艦51千米處。21時07分,「斯塔克」護衛艦發現「幻影」F-1EQ戰鬥機的射控雷達正在以磁區掃描方式照射本艦。由於戰術資訊中心正在完成演習任務,音響警告開關被關閉,雷達警告接收機操作員發出的警報訊號未被聽到,於是他將警告音接到戰術資訊中的喇叭。這時,布林德爾艦長下令無線電員使用國際通用頻率向對方發出身份確認請求,連續呼叫兩次也未得到回應。

這時,雷達警告接收機操作員發現,「幻影」F-1EQ戰鬥機的射控雷達已轉為目標跟蹤模式,持續了六秒鐘。隨著目標接近,「斯塔克」號護衛艦的布林德爾艦長下令一名水兵到甲板上操作幹擾箔條發射器,並將兩套發射器都設為手動發射狀態,而不是自動發射狀態。21時08分,埃哈馬德·撒冷上尉在距離美艦45千米處發射了兩枚「飛魚」飛彈,隨即掉頭返回。E-3A預警機只看到「幻影」F-1EQ戰鬥機正在返航,未發現兩枚「飛魚」飛彈已降至超低空,飛向毫無防備的「斯塔克」號護衛艦。

21時09分,「斯塔克」號護衛艦的了望哨用肉眼看到地平線上有一團微小的藍色火球在海面上跳動,了望哨尖叫「有飛彈」。這時,「斯塔克」號護衛艦的對空防禦武器才開始緊急啟動,但幹擾箔條發射器並未與雷達警告接收機聯動,未能發射幹擾箔條。另外,「飛魚」飛彈是從艦艏左舷12度方向飛來,而艦橋恰好遮擋了艦艉「密集陣」近程武器的射控雷達視線,「斯塔克」號護衛艦立即加速轉向,試圖以艦艉對準來襲飛彈方向,但已經來不及。

五秒後,一枚「飛魚」飛彈以1019千米的速度撞入「斯塔克」號左舷住艙區,在艦體上打出一個直徑4.6公尺的大洞,但引信失效,彈頭未爆炸。然而,殘余的推進劑引發了劇烈大火。幾秒後,第二枚「飛魚」飛彈從相同位置撞入,其彈頭在艦體內1.5公尺處爆炸,直接摧毀了中彈點上一層的艦上指揮通訊中心和下一層的第二士兵住艙。走廊上的消防主管線也被破壞,損管失效,引燃的火勢迅速蔓延,郵政室和儲藏室的艙壁被熔化變形。此次襲擊導致35名船員當場死亡,另有兩名在士兵艙中熟睡的士兵被炸出艦外失蹤。

最終,「斯塔克」號護衛艦嚴重損毀,幾近傾覆,最後被拖回巴林的麥納瑪港。作為馬島戰爭後服役的新式軍艦,美國海軍肯定也吸取了英國雪菲爾號驅逐艦被「飛魚」飛彈擊沈的教訓,裝備的標準飛彈、76公釐速射炮、密集陣近防炮、SLQ-32(V)2型電子戰系統都是為攔截反艦飛彈準備的,但這四層防衛手段均未發揮作用,被「飛魚」反艦飛彈輕易得手,完全是由於美國軍人的麻痹松懈和缺乏警覺所致。由於缺乏警惕性的布林德爾艦長最終被送上軍事法庭,被撤銷艦長職務,並提前退休,結束了他23年的軍教生涯。

三、中國海軍的反導水平

中國海軍更加重視艦艇的自主反導能力,其主要的防空飛彈包括海紅旗-9主動雷達制導的遠端防空飛彈和紅旗-16半主動雷達制導的中程防空飛彈,分別裝備於055、052D型驅逐艦和054A型護衛艦。海紅旗-9防空飛彈主要負責攻擊敵方的飛彈載機和偵察飛機,是艦隊防空的外層防線,發射速度快達到每秒一發,無需照射雷達,而是由052D型驅逐艦的346A型大型相控陣雷達提供目標射控資訊。飛彈的飛行中段采用慣導加GPS復合制導,末段由飛彈內建的主動雷達進行引導命中目標。

346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是052C型驅逐艦上346型雷達的改進型,增加了天線面積,雷達罩由弧形改為平面,風冷系統升級為更高效的液冷系統,效能得到大幅提升,探測距離達到400千米,能同時探測和辨識數百個目標。055型驅逐艦使用的進一步升級的346B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放棄了052D型驅逐艦上的517型對空警戒雷達,采用S波段雷達不僅具備預警雷達的警戒能力,還具有射控雷達的精度,全空域搜尋的數據更新率為10至20秒,對高速掠海目標具有快速反應和高精度追蹤的優勢,X波段可以精確追蹤和導引攻擊180-200千米遠的目標。

第二道防線是054A型護衛艦裝備的紅旗-16中程區域防空飛彈,海紅旗-16的最大飛行速度為4馬赫,有效射程從1.5千米到40千米,射高為10至25000公尺,射程和射高正好覆蓋海紅旗-9的盲區。在「頂板」雷達的配合下,能夠攔截低至15公尺的掠海飛行反艦飛彈。第三道防線包括30公釐近防炮和「海紅旗」10近程防空飛彈,與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不同,所有055、052D驅逐艦都各裝備一座30公釐近防炮和一座「海紅旗」10近程防空飛彈,而054A型護衛艦僅裝備30公釐近防炮。

中國現役的AK-630型30公釐6管近防炮,只裝在二線軍艦上,H/PJ12型30公釐7管近防炮裝在052B/C型驅逐艦和054A型護衛艦上,已不再用於新船。這種炮配備獨立的射控雷達和光電跟蹤儀,備彈量為640發,最大射速達4200發/分鐘,最大攔截距離為2500公尺,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並攔截速度達兩馬赫的超音速反艦飛彈,30x165公釐炮彈威力巨大,對反艦飛彈一擊必毀。H/PJ-11型11管30公釐近防炮裝在055、052D驅逐艦上,射速每分鐘11000發,一次能釘選48個目標,一秒內能形成166發的彈幕,1280發備彈足以多次攔截,堪稱世界上最強的近防炮。

海紅旗10近防飛彈與「海拉姆」近程防空飛彈幾乎完全相同,同樣采用能形成目標輪廓的紅外成像導引頭,實作了「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備彈量達24發,多發齊射的間隔時間不超過3秒,只要避開前一發飛彈的尾焰幹擾,就能同時攔截24個目標。即使存在紅外幹擾,仍能準確辨識目標並引導飛彈完成攻擊,能有效攔截反艦飛彈的飽和攻擊,最大攔截距離為9千米,其幾公斤的彈頭對目標的摧毀機率更高。總的來說,中國海軍的遠端防空能力雖不及美國海軍,主要是由於052D驅逐艦和054A級護衛艦的垂發單元較少,但在近程抗飽和攻擊能力方面卻超過了美國海軍。

四、結語

當然,無論多強的反導能力也有其極限,中國對此也非常重視,從各種海軍訓練視訊中可以看出,最常見的就是30公釐口徑近防炮的猛烈射擊,彈殼四濺的畫面。從過去的反艦飛彈戰例來看,被擊中的軍艦通常是因為艦員的麻痹大意和訓練水平不足。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少數發射的亞音速反艦飛彈很難命中目標,這也是中國大力發展鷹擊12、鷹擊18、鷹擊21等超音速飛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