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一口氣買80架!阿聯購買飆風戰機,殲-10C究竟差在哪?

2025-02-04軍情

「阿聯一口氣買了80架飆風戰機,單價1.75億歐元,殲-10C卻只有巴鐵買了36架!」

四代半戰機市場,法國飆風為何能橫掃全球,而效能不輸飆風的殲-10C卻「賣不動」?

是效能差距,還是另有隱情? 本文將用數據和事實,揭開飆風與殲-10C在國際軍貿市場背後的賽局真相。

「80架飆風,140億歐元,阿聯為何這麽豪?」, 阿聯最近幹了件大事——一口氣買了80架法國飆風戰機,合約總金額高達140億歐元,單價1.75億歐元。

這筆訂單不僅是飆風戰機的最大外銷記錄,也讓法國達索公司笑得合不攏嘴。

飆風戰機如今全球銷量超300架,埃及、印度、希臘、卡達紛紛下單,儼然成了四代半戰機市場的「頂流」。

「殲-10C效能不如飆風?真相恰恰相反!」, 很多人覺得殲-10C賣不動是因為效能不行,其實不然。殲-10C采用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比飆風的RBE2雷達更遠;

搭載的霹靂-15空空飛彈,射程200公裏,碾壓飆風的「米卡」飛彈。甚至在機動性和隱身設計上,殲-10C也不輸飆風。那問題出在哪?

「飆風的‘多面手’優勢:中小國家的剛需」, 殲-10C在中國空軍中的定位是國土防空,踹門有殲-20,對地對海有殲-16,轟炸有轟-6。

但中小國家沒這麽多選擇,他們需要一款「多面手」戰機,既能空戰,又能對地打擊,還能執行偵察任務。

飆風恰恰滿足了這一點,而殲-10C更專註於空優作戰,自然難以吸引這些買家。

「時間差+使用者基礎:飆風的‘先發優勢’」, 飆風2001年就服役了,比殲-10C早了17年。這17年裏,飆風搶占了俄羅斯蘇-35未開啟的市場,又避開了美國F-35的競爭。

再加上法國幻影戰機的老使用者基礎,比如印度、卡達,早就習慣了法系武器的維護體系,自然更願意繼續買飆風。

「殲-10C的困境:產能與品牌的賽局」, 中國空軍規模龐大,殲-10C的產能首先要滿足自用,外銷產能有限。

再加上中國戰機在國際市場上品牌效應不如法國,殲-10C的外銷困境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別忘了,中國已經在五代機領域領先法國,FC-31的外銷前景遠比飆風廣闊。

「未來戰場:五代機時代,中國已釘選勝局」 法國至今沒有推出五代機,而中國的FC-31已經推向國際市場。

未來,中東土豪的選擇可能不再是飆風,而是FC-31。殲-10C的外銷困境只是暫時的,隨著中國軍工品牌的崛起,五代機市場的競爭,中國已經提前釘選了勝局。#國際瞭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