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DARPA啟動「具有軍事作戰價值的自主標準和理想」 (ASIMOV) 計劃,探索量化自主武器倫理道德的方法
據美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12月19日訊息,DARPA啟動「具有軍事作戰價值的自主標準和理想」 (ASIMOV) 計劃,旨在建立道德自主通用語言,以使開發測試/操作測試 社群能夠有意義地評估特定軍事場景的道德難度以及自主系統在這些場景中遵守道德規範的能力。目前,DARPA已授予七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合約,包括CoVar、Kitware、洛克希德·馬丁公、RTX 技術研究中心、SAAB、系統技術與研究公司以及新南威爾斯大學,分別探索多種理論框架以及可量化性、安全性、保障性。
歐盟將實施「飛行排放標簽」
據歐盟12月19日訊息,歐盟將於2025年7月實施「飛行排放標簽」 (FEL)。該標簽為計算飛行排放量提供了方法,在歐盟境內營運航班或從歐盟出發的航空公司將自願加入該標簽。歐盟飛行排放量估算方法將考慮:飛機型別、平均乘客人數、貨運量、所用航空燃料等因素。
資訊
美國蘋果公司和輝達公司聯合研發出解碼新方法,可顯著提升大語言模型的推理速度
據solidot網12月19日訊息,美國蘋果公司和輝達公司合作透過開源Recurrent Drafter(ReDrafter)推測解碼方法,可顯著提升大語言模型的推理速度。ReDrafter技術是一種結合束搜尋和動態樹註意力的新方法,可使大模型生成文本的速度更快。據悉,ReDrafter現已整合到輝達的TensorRT-LLM推理加速框架中,生成tokens的速度最高提升2.7倍,有效降低了使用者延遲和計算成本。
瑞士高校研究團隊在宏觀振蕩器中實作集體量子行為,為構建大規模量子系統奠定基礎
據PHYS網12月19日訊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團隊在宏觀振蕩器中實作集體量子行為,為構建大規模量子系統奠定基礎。該研究團隊透過降低超導平台中機械頻率的無序度,成功研制了六個處於集體狀態的機械振蕩器。隨後,該研究團隊采用邊帶冷卻技術,將振蕩器的能量降低到量子基態從而觀察到系統的量子效應。此外,該研究團隊還測量了處於集體狀態的機械振蕩器出現的量子邊帶不對稱性現象。這項研究為機械系統中集體量子行為的理論提供了實驗基礎,對構建大規模量子系統及超精密傳感技術至關重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生物
西湖大學與加州理工科學家構建合成蛋白質級神經網路
據DrugAI公眾號12月19日訊息,西湖大學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構建出一種合成蛋白質電路Perceptein,可在活細胞中執行「勝者為王」的神經網路分類任務。該電路可透過蛋白質交互作用和蛋白酶切割,實作輸入訊號的加權求和、自啟用和相互抑制,從而進行訊號分類,並可調控細胞死亡。該研究展示了合成生物學在活細胞內實作復雜計算系統的可能性,對工程化基因和細胞療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Science期刊。
美國科研團隊開發新方法為藥物合成提供簡化且經濟的新方法
據RICE官網12月18日訊息,美國萊斯大學和斯凱瑞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簡化哌啶合成的方法,有助於加速藥物發現並提高藥物化學的效率。哌啶是許多藥物的關鍵結構成分。該團隊過生物催化碳氫氧化和自由基交叉偶聯,為創造復雜的三維哌啶分子提供了一種簡化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減少了對昂貴貴金屬的依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Science期刊。
丹麥科研團隊利用微生物將煙霧直接轉化為工業可用品
據phys網12月18日訊息,丹麥奧胡斯大學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碳捕獲和利用(CCU)技術,利用微生物將煙氣中的CO2直接轉化為為燃料或化學物質等工業可用產品。該技術避免了傳統過程中的許多中間步驟,降低了成本,並且同時將CO2轉化為新產品,推動工業向綠色轉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美國Alveo推出禽流感快速檢測系統
據農業科技前沿公眾號12月18日訊息,美國Alveo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Alveo Sense禽流感檢測系統。該產品可同時檢測A型禽流感病毒及p、H7和H9亞型病毒,並能在30-45分鐘內完成檢測,透過雲端平台即時上傳帶有地理標記的檢測結果,顯著解決了傳統檢測方法在耗時長、樣本運輸風險高等方面的痛點,大幅提升禽流感疫情的監測與防控效率,標誌著人員攜行式精準分子檢測在農業領域的套用實作了重要突破。
ARPA-H啟動加速罕見病診斷計劃
據ARPA-H官網12月19日訊息,美國高級衛生研究計劃署(ARPA-H)宣布啟動罕見病精準整合診斷(RAPID)計劃。該計劃旨在開發和實際驗證基於AI的高精度檢測模型來加速罕見病和極罕見病的診斷。該計劃將征集三個技術領域的提案:大規模罕見疾病數據收集、新型診斷指標的發現以及用於開發和評估AI診斷工具的永續平台。
DARPA啟動RBC-Factory計畫,旨在在極端環境下保護作戰人員
據DARPA官網12月20日訊息,DARPA啟動RBC-Factory計畫,旨在將額外的肽、蛋白質或色素等生物活性成分註入人類紅血球,以保護作戰人員,使其能夠在極端環境中更有效地行動。該計畫為期21個月,將確定可插入人類紅血球的物理和化學極限,以及將新型生物活性分子和材料插入紅血球對其生理特性的影響,並交付滿足上述目的的醫療器械原型。
能源
美國能源部向豐田北美公司提供450萬美元,支持其發展電池迴圈技術
據Toyota USA Newsroom 12月18日訊息,豐田北美工程與制造公司(TEMA)獲得美國能源部高等研究計劃署(ARPA-E)提供的450萬美元資助。該資助來自「先進可充電電池迴圈利用創新研究計劃」(CIRCULAR),旨在支持構建電動汽車(EV)電池的迴圈國內供應鏈。此次計畫旨在開發一個面向行業的「減少、再利用、回收」(3R)迴圈工具和程式,包括自動化電池包拆解流程、先進的模組和電芯3R分類診斷工具與協定,以及將3R電芯重新制造為新型能源系統的方法,解決當前電池供應鏈迴圈中的主要瓶頸(電池包拆解自動化、數據驅動的電池分類以及電芯退化問題)。計畫將由TEMA旗下的北美豐田研究所(TRINA)負責實施,聯合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以及貝克休斯旗下Waygate Technologies的檢測技術團隊,共同推進計畫目標。
美國能源部資助2020萬美元用於將藻類轉化為低碳產品
據雙碳情報12月20日訊息,美國能源部宣布為10個項日資助2020萬美元,用於將藻類原料轉化為低碳燃料、化學品和農產品。在將海藻轉化為低碳燃料和生物產品方面:(1)開發模組化熱液碳化系統,將馬尾藻和其他濕廢物轉化為碳氫化合物、活性炭和液體肥料;(2)研發一種將海藻廢物轉化為乙醇的工藝;(3)將蛋白質生產過程中的廢藻酸鹽和可堆肥生物塑膠產品組合,提高生物塑膠效能和永續性等。在將藻類生物質轉化為低碳農業生物產品方面:(1)開發一種增強的「幹燥」生物膜微藻培養技術,將二氧化碳濃度約為20%的造紙煙氣和水產養殖廢水轉化為單細胞蛋白質基水產飼料;(2)利用高碳利用率的生物肥料菌株開發一種活性、低碳強度的微藻生物產品,提高農業效率等。
海洋
英國公司完成「先鋒」級新型水面無人船首次下水
據BairdMaritime網站12月19日訊息,英國無人系統制造商ACUA Ocean最近完成了「先鋒」級新型水面無人船的首次下水。該船采用獨特的小水線面雙體(SWATH)設計,顯著增強了在較高級別海況下的穩定性。該船長14.2公尺,排水量25噸,可裝載重達6.5噸的模組化傳感器和系統有效載荷,其穩定性和耐航能力分別優於單體船的10倍和3倍以上。目前,該船已進入為期三個月的海上試驗和監管檢查期,將於2025年3月進行演示。
美國海軍部釋出首份【先進制造戰略】
據美國海軍官網12月19日訊息,美國海軍部釋出第一個【先進制造戰略】,旨在擴大海軍對增材制造等技術的使用,以用於零件的制造、維修、返工或逆向工程。該戰略的主要方向包括:一是「利用尖端的商業能力實作戰略推進」,海軍將尋求工業界的合作,擴大先進技術在造船和武器采購計劃中的套用。二是「實作有機倉庫現代化和加強中層能力」,海軍將在其造船廠和其他設施內推動技術升級和人員培訓。三是「加強作戰人員自給自足完成任務的能力」,重點是在前線作戰部隊配備先進的制造技術,以實作實地維修和「按需制造支持」。
美國兩黨向國會送出【造船和港口基礎設施促進美國繁榮與安全法案】提案
據美國海軍研究所12月19日訊息,美國由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組成的小組向國會送出了【造船和港口基礎設施促進美國繁榮與安全法案】(SHIP Act),旨在改革商業海事和造船業,以便與中國競爭。該法案要求制定國家海事戰略,並設立海事安全顧問以擔任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成員,並要求透過建立戰略商業船隊計劃,使美國的國際船隊在十年內增加250艘船。參議員馬克·凱利表示,透過支持造船、航運和勞動力發展,該法案將加強供應鏈,減少美國對外國船只的依賴,為美國人提供高薪工作,並滿足海軍和海岸防衛隊的造船需求。
德國在波羅的海部署海底觀測新節點,保障長期持續觀測
據廣海局12月19日訊息,德國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GEOMAR)調查船已赴波羅的海博克尼斯角(Boknis Eck)部署新的海底觀測站節點。新節點距海岸8公裏,水深15公尺,配備高精傳感器,可監測溫度、鹽度、水流等環境參數。本次部署將重新開機該觀測站的數據采集工作,支撐波羅的海動態過程及長期環境變化研究。博克尼斯角海底觀測站是全球持續觀測時間最長的站位之一,自1957年起開展每月船舶觀測,2016年和2019年兩次部署永久性海底觀測站,此次部署是為了彌補2019年部份設施遺失造成的數據缺失問題。
法國泰蕾姿集團牽頭SEACURE計畫,推動提升歐洲海上基礎設施保護能力
據海軍新聞網12月19日訊息,法國泰蕾姿集團正牽頭推動SEACURE計畫。該計畫於11月啟動,為期45個月,涉及13個歐盟成員國,目標是構建未來自主反潛和水下作戰能力。根據計劃,該計畫將於2028年前開發並演示一套綜合系統,其中包含無人艇\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等無人裝備,可進行探測、分類、辨識和跟蹤水下威脅,從而保護海上關鍵基礎設施。近年來,海上基礎設施遭到蓄意破壞事件頻繁發生,歐洲希望透過該計畫提升關鍵基礎設施保護能力。
美國國防創新小組啟動長期作戰能源儲存系統計劃
據藍海星智庫12月18日訊息,美國防創新小組與海軍艦船計畫執行辦公室合作,發起長期作戰能源儲存系統計劃,尋求能安裝在海軍作戰平台上的大型海上儲能系統,最終透過商業解決方案開放提案征集的方式,將該計畫合約授予西門子能源公司。西門子能源公司將基於藍色儲能系統技術進行系統開發,同時透過商業合作提升電池機櫃和電源管控相關能力。該計畫將提升艦艇發動機效率和耐久性、降低燃料消耗、排放量和相應裝置成本,未來有望拓展至其他海上平台使用,以滿足海軍下一代艦艇電力和能源系統需求。
航空
美海軍授予諾格公司價值35.49億美元合約,用於研制新一代「末日」飛機
據TheWarZone網站12月19日訊息,美海軍授予諾格公司一份價值35.49億美元的合約,用於研制新一代E-130J「末日」飛機。該飛機將取代E-6B「水星」飛機執行「負責和撤離」(TACAMO)任務,為美國國家指揮機構和戰略部隊間提供高生存和可靠性的通訊能力,確保對核武器的指揮控制,並為總統、國防部長和美戰略司令部協調發射順序。TACAMO任務是美國核威懾戰略的關鍵要素,旨在地面通訊系統無法使用或受到破壞時,向戰略部隊轉發緊急行動資訊(EAM)。首架E-130J已於2024年11月開始生產,計劃與2026年完成交付。
美空軍B-52H轟炸機新型發動機透過關鍵設計審查
據DefenseNews網站12月18日訊息,英國羅羅公司為美空軍B-52H轟炸機研發的新型F130發動機已透過關鍵設計審查。此次審查標誌著美空軍B-52H轟炸機商業發動機更換計劃(CERP)取得重要突破,將著手準備飛行測試和規模生產。按照計劃,羅羅公司將研發生產600台F130發動機取代B-52H轟炸機中現有的普惠TF33發動機,使其服役至本世紀末期。
航天
紐西蘭One NZ公司利用「星鏈」系統提供手機衛星直連服務,使紐西蘭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出該服務的國家
據media網站12月19日訊息,紐西蘭One NZ公司利用「星鏈」系統提供手機衛星直連服務,使紐西蘭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出該服務的國家。該公司表示,目前該服務僅支持簡訊服務,收發時間在三分鐘左右,後續將提供通話和視訊服務。據悉,該服務可為紐西蘭40%缺少行動網路覆蓋的陸地區域和距島20千米範圍內的海上區域提供通訊支持,但目前僅支持為四款手機提供服務,包括三星 Galaxy Z Flip6、三星 Galaxy Z Fold6、三星 Galaxy S24 Ultra 以及 OPPO Find X8 Pro。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第四批2顆O3b星座新型通訊衛星
據Space網站12月18日訊息,美國SpaceX公司成功發射2顆O3b星座O3b mPOWER通訊衛星,並將其送入中地球軌域。目前,該星座成功發射8顆O3b mPOWER衛星,在軌總量共6顆,已正式投入營運。該衛星由波音公司研制,盧森堡衛星營運商SES公司所有,重約1.7噸,搭載氙電推進器。SES公司表示,O3b星座將為全球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為北緯50度和南緯50度之間的使用者提供「光纖式」連線。
美太空軍和洛馬公司將在 GPS 衛星上測試雷射通訊,以提升導航系統的精度和效率
據spacenews網站12月18日訊息,美太空軍和洛馬公司將在 GPS 衛星上開展首次雷射通訊測試,以提升導航系統的精度和效率。此次測試將利用洛馬公司制造的 GPS III SV-10 衛星進行,將在中地球軌域向地面站傳輸數據。該衛星搭載了由TESAT公司研發的SCOT80光通訊終端,在可8000千米傳輸距離內支持100Mbps-100 Gbps的可調數據速率。
美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釋出兩份地月科技計劃檔,為推進地月科技研究提供支持
據美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網站12月18日訊息,美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釋出「月球通用參考系統」政策備忘錄和【國家地月科學技術行動計劃】(NCSTAP)兩份檔,為推進地月科技研究提供支持。其中,政策備忘錄指示NASA為月球研發「通用參考系統」,提供在地月空間中確定位置和參考系的解決方案,並在2026年底前向白宮提供實施計劃。NCSTAP檔旨在推進實施2022年釋出的【地月科學技術戰略】,圍繞「支持地月活動的相關研發、擴大國際科技合作、擴充套件地月空間的空間態勢感知(SSA)能力、建立地月通訊、定位導航及授時架構」四個目標開展工作。
新材料
澳洲發現史上最大鐵礦床,或將覆寫地質歷史
據METAL TECH NEWS 12月18日訊息,澳洲科廷大學研究人員稱發現史上最大鐵礦床,可能覆寫地質歷史。該礦床蘊藏著550億噸鐵礦石,價值估計為59億美元。據悉,這些地層最初的含鐵量為30%,如今的含鐵量超過60%,其變化的具體時間尚不清楚。這一發現表明有關礦物形成和大規模地質過程的整個章節可能需要重寫。此前,該地區的鐵礦床被認為有大約22億年的歷史,研究人員采用了涉及鈾和鉛同位素測年和化學分析的樣本技術來揭開礦石形成過程,確定這些礦物只有約14億年的歷史。
先進制造
美國防制造商新型3D打印固體火箭發動機成功完成飛行試驗
據3D Printing Industry 12月19日訊息,由美國火箭發動機制造商Ursa Major和雷神技術公司共同開發的3D打印遠端固體火箭發動機(SRM)已成功完成美國陸軍的飛彈飛行測試。透過Ursa Major的Lynx 3D打印技術與雷神公司的數位工程相結合制造SRM,可加快開發速度並降低生產成本。該團隊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從概念和設計到發射和飛行,僅在2024年就完成了近300次SRM靜態試射。因國內供應商短缺,美國對SRM的需求持續上漲,該技術將影響美國國防部(DoD)庫存補充和對烏克蘭和以色列軍事援助。
南韓SK海麗仕獲美國政府4.58億美元投資,用於在美建設工廠
據Tech Xplore 12月19日訊息,南韓SK海麗仕企業獲得美國政府4.58億美元融資,用於在美國建設芯片工廠,在川普上任前釘選其在促進美國半導體生產方面的遺產。SK海麗仕是全球第二大記憶體芯片制造商,將在印地安納州建設包括用於人工智慧產品的記憶體封裝工廠在內的設施。這項投資預計將創造約1000個就業崗位,還將建立一個SK海麗仕與普渡大學的合作研究中心。除直接資助外,美國還透過【芯片與科學法案】下的貸款機構向該公司提供5億美元的貸款。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註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中國經濟、科技社會開發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