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中國與越南之間因為西沙群島的問題爆發了武裝沖突,最終中國成功驅逐了越南在西沙群島的存在。然而,越南漁民仍然頻繁前往西沙群島進行捕魚活動,其中浪花礁便是他們常去的一個捕撈點。今年9月15日,中國在西沙群島內的北礁和浪花礁新建了兩座基於北鬥衛星系統的岸基基站,這標誌著北鬥系統首次在西沙群島投入實際套用。接下來,我們將探討西沙群島及浪花礁的現狀。
西沙群島歸中國海南省三沙市管理,位於海南島東南方向。它是中國南海地區擁有最大陸地面積的群島,海域總面積接近50萬平方公裏,而陸地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裏。西沙群島坐落在一個大陸棚上,但由於周圍分布著眾多深海溝壑,使得這些島嶼顯得相對孤立。西沙北海槽作為其中一個較大的海底凹陷,環繞著群島的西側、北側及東側,形成了弓形的結構,總長度約460公裏,分為東西兩部份。西側部份大致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水深超過1650公尺;東側部份則為東西走向,水深超過3000公尺。
西沙群島的東南部與中沙群島相鄰,兩者之間由一條呈東西至西南走向的西沙東海槽隔開,平均水深約為2500公尺。西沙群島大致可分為兩大部份:西南部的永樂群島和東北部的宣德群島。永興島作為西沙群島的核心,不僅是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約2.1平方公裏,而且是中國南海開發歷史最為悠久、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的島嶼,同時也是三沙市政府所在地。西沙群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早在先秦時代就納入中國版圖。此後,各朝代均在南海設立行政機構並派遣軍隊巡邏。1974年,越南試圖占領中國西沙群島,引發了中越之間的武裝沖突,最終中國成功奪回了金銀珊瑚甘泉三島。
浪花礁屬於西沙群島東北部宣德群島的一部份,位於該群島最南端。由於四周波濤洶湧,故得此名,又稱為蓬勃礁。它是一個完整的環狀珊瑚礁,總面積約為70平方公裏,形狀接近橢圓,東西向長約17公裏,南北向寬約5公裏。在浪花礁周圍存在一些沙灘,在高潮時會被海水淹沒,低潮時部份礁石會露出水面。礁石上設有航標燈,為過往船只提供指引。由於浪花礁地理位置偏東,靠近南海主要航道,加上周圍暗礁密布,歷史上這裏發生過多次船只失事事件。浪花礁內部形成了一個名為細湖的小湖泊,面積約為29平方公裏,平均深度10公尺左右,可透過西側的兩個入口與外界相通,允許40噸級以下的船只通行。因此,從綜合條件來看,浪花礁具備建設大型人工島嶼的潛力,且建造成本相對較低。
此外,浪花礁還是建立潛艇基地的理想位置。這裏臨近南海中央盆地,靠近南海主航道,東臨水深約2500公尺的西沙東海槽,潛艇一旦出海即可快速潛入深海。總體而言,建設浪花礁不僅能有效保護西沙群島的安全,同時也能加強對中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的監控。特別是對於中沙群島而言,由於僅有黃巖島露出水面,距離中國大陸約900公裏,加之該區域富含石油天然氣資源,因此浪花礁便成為了守護中沙群島的關鍵支點。浪花礁歷來是中國漁民的傳統作業區,周邊海域是西沙群島重要的水產資源區之一,盛產海龜和海參。雖然1974年後越南勢力已被徹底清除出西沙海域,但越南漁民仍會非週期性前來捕魚。例如,2015年西沙禁漁期間,就有越南漁船擅自穿越至浪花礁附近進行非法捕撈活動,最終被中國海警驅趕。
為了確保周邊水域的安全航行,中國政府在浪花礁建立了航標燈塔,並隨後增設了環境監測站。去年9月15日,中國在浪花礁和北礁部署了基於北鬥衛星系統的海岸基站,旨在為三沙市的船舶航行管理、島嶼環境保護提供技術支持,並為過往船只提供更加精準可靠的導航服務。從地理位置上看,北礁和浪花礁分別位於西沙群島的西北角和東南角,兩座基站能夠全面覆蓋整個西沙海域。北礁地處西沙西南部的永樂群島,距離其他西沙島嶼均超過60公裏,與海南島相距約200公裏,位於永興島西北方向約90公裏處,恰好彌補了永興島西北方向的防禦空白。相比之下,浪花礁燈塔的作用更為顯著。
浪花礁有「一礁連三沙」之美譽,「三沙」即指西沙、中沙和南沙三個群島。作為連線三大群島的關鍵節點,浪花礁雖然屬於宣德群島,但與宣德群島中心——永興島相距約90公裏,且周圍有三個重要的領海基點。北面距離海南三亞市約400公裏,南面距離朱棣島約590公裏,東面則是黃巖島與大陸聯系的中繼站,兩地相距約550公裏。這裏正好位於三亞、朱棣島、黃巖島三者構成的戰略核心區域內,與黃巖島和朱壁島共同構成了一個穩固的戰略三角區,成為捍衛西沙群島安全的前沿陣地。
綜上所述,北鬥系統在浪花礁的套用不僅對南海海域的高效巡邏和物資轉運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助於加強對美國等國在南海活動的監控。近年來,美國頻繁與菲律賓、澳洲等國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美軍艦艇也時常以所謂「航行自由」為借口穿越南海。因此,隨著這兩座基站的建立,中國將能夠更好地掌控美國在南海的一舉一動,從而阻止其進一步介入南海事務。簡而言之,這一舉措是中國維護南海主權、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