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軍傷亡10萬人,阿登戰役為何成為歐洲戰場美國傷亡最大的戰役

2024-10-13軍情

二戰後期,德軍於西線阿登森林地區對美軍展開絕地反擊,美軍傷亡慘重,阿登戰役成西線美軍傷亡最慘重戰役。

美軍於阿登戰役竟付出傷亡 10 萬慘重代價,其因究竟為何呢?

瞧這圖,乃是法國諾曼第的那場著名登陸場景呢。

美軍於阿登戰役慘烈代價源於其輕敵這一關鍵因素。

1944 年 6 月 6 日諾曼第登陸戰打響,盟軍激戰突破德軍防禦站穩腳跟,後續以美軍為主的盟軍西線作戰較順利。

盟軍西線作戰順利致輕敵,艾森豪等高層及基層皆輕視德軍反擊,然德軍反擊盟軍亦能輕松應對。

故而德軍阿登戰役前兵力調動,美軍誤判為尋常駐防調動,致輕敵遭慘重代價。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1890 年 10 月 14 日出世,於 1969 年 3 月 28 日離世。

1944 年 12 月 16 日阿登戰役打響,美軍防線危急,西線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卻在參加部下婚禮,此乃典型兵家大忌。

此事例表明,身經百戰的艾森豪對德軍反擊毫無準備,美軍一線部隊亦無此準備。

瞧這阿登戰役的舊照,那場景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激烈與殘酷。

第二,斯科爾策尼的軍事行動嚴重幹擾美軍,給其帶來極大困擾。

希特勒為西線阿登戰役獲勝做極充分準備,調兵遣將等諸多舉措。

德國當局秘密征召 17 至 60 歲男子入伍,極速擴充部隊,實施總動員。

希特勒將精銳黨衛軍裝甲部隊放西線,於此集結 25 萬大軍等,乃其西線最大反擊集團。

雖有 25 萬大軍及精銳黨衛軍裝甲部隊,希特勒仍不踏實,因盟軍兵力重裝備多,其精銳在東線,為掌握阿登戰役主動權,希特勒讓黨衛軍扮美軍搞「幹擾作戰」。

阿道夫·希特勒,納粹德國元首兼總理,納粹黨魁,1889 年 4 月 20 日出生,1945 年 4 月 30 日離世。

斯科爾策尼率千余德軍扮美軍,於美軍後方襲其部隊、斷電話線等,令美軍惶恐不安。

德軍扮美軍於敵後特種戰未改阿登戰役局,雖擾美指揮,其襲擾作戰致美被兩面作戰,制約美戰鬥力。

華特·阿姆布拉什鏡頭下阿登戰役發起前德軍士兵,那場景盡顯緊張氛圍。

第三,德軍趁美軍防禦漏洞反擊,於戰爭初期獲主動權,使美軍代價慘重。

希特勒主導的阿登戰役乃德軍西線經典反擊戰,其戰前兵力部署有一精妙之筆。

阿登森林乃關鍵,美軍輕敵僅布 5 師,德軍 25 萬兵力強,雖盟軍優勢大,然阿登德軍局部占優。

阿登森林戰役地圖呈現於此,那是一場激烈且極具重要意義的戰役場景展現。

德軍非首次在阿登反擊敵軍,1940 年古德萊恩坦克部隊於阿登森林絕地反擊,致德軍贏法戰時間或推遲。

1944 年阿登戰役,德軍欲重演「神來一筆」,雖古德萊恩未指揮,卻在美正面部署黨衛軍精銳裝甲部隊,希特勒寄望重演 1940 年法戰輝煌。

瞧,阿登戰役裏那被擊毀的德軍坦克,殘損模樣盡顯戰爭殘酷。

阿登戰役中,德軍兵力部署有門道,北線普通部隊,中線南線為裝甲機械化及強悍裝甲部隊。

阿登戰役時,德軍突破美軍陣地,美軍多師遭重創,後 101 空降師血戰阻敵,盟軍反擊加轟炸,美軍終奪回主動權。

瞧,這便是阿登戰役中被俘的德軍,他們臉上滿是無奈與沮喪。

經分析可知,美軍阿登戰役傷亡多因多方面,輕敵為根本,雖阿登戰役德軍似回光返照,然美軍等盟軍勝後深入德本土,德敗乃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