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國B21戰略轟炸機首飛,大方展示機腹,顯現不俗的設計功力

2024-09-17軍情

B-21 被命名為刻耳柏洛斯(Cerberus),那可是希臘神話裏冥界的看門狗。這玩意兒是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造的,總共生產六架 B-21 測試/生產飛機,第一架樣機也叫 T1 或者編號 001,在 2022 年 12 月 2 號首次公開亮相啦。接著 7 月首次啟動飛機系統,9 月開始地面發動機試執行。到 2023 年 10 月開始進行滑行測試,這一般是飛機飛行測試前的最後一步呢,其實按照時間表這飛機首飛時間老早就多次往後推啦,受新冠大流行等好多影響。之前有美國網友白天好幾次瞧見第一架預生產原型機在地上滑來滑去測試呢,美軍說廣泛又嚴格的測試評估了系統、元件還有功能,能降低風險、最佳化設計還能提高作戰效率。

B-21 具備高隱身效能,采用能快速升級的開放系統架構,有「全域聯合指揮控制」跨平台共享數據節點的能力,具備重要情報監視偵察和戰鬥管理能力。它能攜帶正在研發的 B61 核航彈以及可搭載核彈頭的「遠端防區外飛彈」(LRSO),還有 B-2 能使用的所有武器。這還是一架全數位化飛機,大量運用數位工程技術和工具能在開發過程中快速叠代設計,且能在飛機飛行前進行更有用的測試工作,好多工作不用原型機來完成,而是在電腦模擬裏改進,所以 T-001 更像試生產飛機,還能發展成無人駕駛型,在數據裏存在的同款 B-21 也能方便地進行叠代發展。

B-21 會是美國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的關鍵部份,能在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環境裏遠距離跟中國俄羅斯等國的先進隱形戰機對抗威脅,能穿越防空網精準打擊,還能遠距離投射巡航飛彈呢。美軍說它啥都能辦,屬於遠端打擊系統系列裏的。聽說這系列裏有隱形遠端防區外(LRSO)核武裝巡航飛彈,有 RQ-180 高空長航時隱形無人機,說不定還會用上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的成果,還可能配好多無人僚機呢。

這次試飛呀,B-21 起飛的時候後面拖著個漏鬥樣的東西,那其實就是初始飛行測試的正常玩意兒,叫啥拖曳錐或者靜壓拖錐,是用來獲取不受飛機幹擾的「幹凈」靜態空氣測量結果的,好校準飛機上的空速管和靜壓傳感器呢,這玩意兒是給裝在飛機左前下方用於長途飛行測試的空氣數據探頭做補充的,等試飛完了就都拆掉。

從這次試飛中 F-16 那跟 B-21 伴飛的翼展來看,這飛機比之前估摸的大,翼展估摸能到 46 到 48 米,長度大概 17 多米,前起落架前面沒蓋板了,是一整塊側開的起落架艙門,後起落架艙門從梯形改成雙菱形的了,起落架是前收式設計。機頭還是鳥喙式設計,駕駛艙視窗改造得挺神奇,正面形狀跟蝙蝠俠標誌似的,側面是長條菱形的,這種設計利於空中加油。而且整個視窗面積變小了,利於隱形。不過機身更厚了,內部容積應該大了,能在機身縮小情況下還能掛重型武器。B-21 機翼整個前緣有下彎設計,能增大前緣升力,產生擡頭力矩,還能提升隱身效能,後掠角估摸在 35 到 37 度左右,比 B-2 更尖。

B-21 那中央機身兩側進氣道上方的怪「角」呀,其實就是挺大的三角形輔助進氣門,從進氣口往後能垂直開啟。進氣道唇口也不弄鋸齒狀設計了,整成低矮近乎埋入式進氣道的設計,正面瞅就一條縫。B-21 可能裝兩台 F-135 渦輪扇發動機,加力推力 19.5 噸,中間推力 12.7 噸。B-21 機身後部變 W 型了,尾噴口跟 B-2 有很大繼承性,但更扁平,B-2 是鋸齒形河狸尾,說明它氣動更像無人機設計,更簡潔。B-21 轟炸機用了跟 B-2 類似的開裂式方向舵,透過兩側相鄰副翼舵面上下差動,機尾沒可動舵面,說明它搞的是高空隱身打擊,不是低空滲透。B-21 隱身塗料從原來深黑變灰色了,顯示塗料成分可能變了,隱身效能和可維護效能會更好,可能要擴充套件晝間作戰能力。

B-21 轟炸機機腹和前端對稱排列好多棱形裝置,估計是分布式大氣數據傳感器。另外就有好多深色菱形區域,猜測裝了共形承重天線結構(CLAS),像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電子掃描多功能可重構整合傳感器(EMRIS),能提供傳感、網路通訊和電子戰能力。這就意味著在新的材料科學、構造和設計本事加持下,美國人能造出和組裝超大的復合材料部件,就能大幅減少機身部件數量,能大大降低跟隱身飛機相關的高維護成本和長時間停機時間。

當下爭議最厲害的就是彈艙啦,中間那大彈艙沒啥異議,關鍵就在它的長度和容積。這彈艙極有可能是 B2 給砍了一半,我猜裏面能掛裝一枚 GBU-57A/B 型精確制導鉆地炸彈,那彈長 6.2 米,直徑 0.8 米,重達 13.6 噸,用 GPS/INS 制導呢,所以 B-21 的彈艙肯定得更長更寬。當然啦,要是它沒這武器選項,那我這話就當沒說。另外在主彈艙兩邊各有個小艙門,我猜是彈艙或者發動機的安裝艙口,畢竟上面是發動機進氣道,未必有地方裝彈艙。要是比較淺的小型彈艙,那可能就裝些小型彈藥,像用於自衛的先進空對空飛彈和 SDB 炸彈,也可能發射空戰誘餌或者無人機啥的。

第一架 B-21 首飛後,就會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展開更嚴苛的開發飛行測試,最終跟其他預生產樣機一塊兒組成聯合測試部隊。當下另外五架轟炸機正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42 號工廠裏處於不同的生產階段呢。要是一切順利,第一批投入使用的 B-21 大概會在 2025 年左右開始服役。突襲者計劃去替換空軍的 B-2 和 B-1B 轟炸機,南達科他州的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會成為第一個獲得新型轟炸機的基地,接著是密蘇裏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以及德克薩斯州的戴斯空軍基地。總之啊,B-21 正飛速朝著成熟邁進,而且按照 2022 財年美元算,平均預期單位成本別超 6.92 億美元,預計要生產 100 架,整個計劃的總預估成本眼下大概 2030 億美元,跟那又貴還沒法大量使用的 B-2 比起來,那絕對是好訊息。對於遭 B-21 威脅的各國空軍來說,威脅性會比 B-2 成倍增加,這就會促使其他國家在反隱身武器上投更多錢,來應對 B-21 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