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想法的確實不止題主一個,我也遇到過一些拒絕化療的患者。先來說一個國外的患者故事,一名叫大衛(David)的12歲荷蘭男孩被發現患有腦瘤,但他拒絕了醫生提出的必要的化療,原因是害怕化療後身體變弱患上其它疾病。他的父親在得知兒子拒絕化療後悲痛欲絕,只能求助司法程式,法院舉行了不公開庭審,大衛的父親要求兒子接受化療以提高生存機率。根據治療方案,大衛本應在三月分開始化療,延遲化療降低了其生存機率。大衛不願意化療是擔心副作用太大,害怕再患上其他疾病。而許多人聽到化療就害怕,甚至傳出「化療化療,一化就了」的說法。 難道,化療真的那麽可怕嗎?
一說到癌癥,大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死亡這樣的字眼,主要是因為癌癥這種疾病確實不像普通的感冒一樣,吃點藥,休息一下就會好,一旦不受控制的話,隨時都會威脅到人的生命。之前在病房聽患癌患者聊天,她們說到:「在確診癌癥的那一刻,就感覺自己的日子近了,好像就要結束了。就好像一個腳已經踏近閻王老爺那了」。聽完阿姨們的聊天其實真的很難過,不能說這阿姨悲觀,其實在腫瘤病房內,每位患者的想法其實都很一樣。
目前,癌癥的治療手段主要就這三個,手術、放療、化療。 絕大部份患者,醫生采取的手段是手術加放化療。雖然現在很多人對化療能夠接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患者甚至還有些排斥化療。很多人都認為,化療沒有用,它只不過是加快你的死亡速度,因此很多人會拒絕化療。這是因為他們對於化療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對它也存在不少的誤解,尤其很多人會認為,化療會加速死亡。
化療,是指透過化學藥物殺死快速分裂的細胞(主要針對癌細胞),達到抗癌效果的治療方法。患者是否需要化療,主要看病理組織的型別,如果有跡象表明癌細胞可能會轉移,就需要進行化療。
首先,化療會加速死亡?
首先,說化療會加速人的死亡,這就有點過於的聳人聽聞了,因為目前為止,化療依然是治療癌癥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這種治療方式真的會加速人的死亡,那麽基本上也不會套用到癌癥的治療上面來了。
值得肯定的是,對於一些晚期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化療的藥物依然可以起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化療時,藥物會流到全身,對細胞沒有辨識能力,所以會「誤傷」正常細胞,造成一定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因人而異,以胃腸道、血液系統癥狀為主,包括惡心、嘔吐、脫發、腹瀉、貧血、脫皮、皮疹等,部份患者可能會出現心、肝、腎等臟器功能受損。而且癌細胞在治療的過程中,不會坐等著你去消滅,還會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的繁殖,甚至還會有進一步擴散的風險,加上藥物的一些副作用,導致患者的身體變得更加的虛弱,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人會認為,化療會加速人的死亡。但如果患者能在化療時註意身體變化,及時咨詢醫生,積極配合治療,是能夠順利完成的。
化療的副作用有哪些?
1、嘔吐,吃不下東西
在化療的過程中,因為藥物的刺激,會影響到患者的腸胃功能,那麽患者經常會出現嘔吐的現象,而且經常沒什麽食欲,總是不想吃飯。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不過這些癥狀在出現的時候,不要忽視,因為身體長時間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那麽會出現營養不良,甚至還會加重病情。可以適當的吃些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膩大補的食物,這樣可以適當的緩解不適的癥狀。
2、大量的掉頭發
化療比較明顯的,也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就是掉頭發,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主要是因為在化療的過程中會使用到一些抗生素,這些抗生素最典型的癥狀就是會掉頭發。不過對於這樣的現象,患者也不用過於的擔心,只要化療結束之後頭發還會繼續的生長,畢竟比起這些副作用,不治療的後果還是比較大的。
3、渾身感到疼痛
很多的患者在使用化療藥物的過程中會出現身上疼痛的現象,其實一部份的原因是藥物的影響,還有一部份的原因是癌細胞在入侵身體的各個機能組織,疼痛可以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出現。當出現這樣的癥狀時,患者也不要一味地忍者,可以適當地進行按摩或者轉移註意力的方式,如果實在難以忍受,還可以適當地服用止疼藥來緩解,以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4、經常出現高燒
發燒這樣的現象,放在健康的人身上是比較正常的,主要是因為體內有炎癥,引發免疫系統的工作,只要及時進行用藥,過個三五天也就慢慢的好了。不過如果是正在接受化療的患者經常出現的現象,並且還經常是高燒,那麽就要重視起來了,主要是因為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長期受到藥物刺激的反應。如果經常出現這樣還是不能忽視的,最好及時進行一些退燒藥來控制體溫,一旦長時間沒有得到緩解的話,不僅會影響到大腦的健康,還會導致免疫力不斷的下降,從而加重病情。
因此,癌癥患者在進行化療治療的話,其實它多帶來的利弊都是要提前知曉的,因為一旦出現認知錯誤的話,會間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
對於化療,患者最擔心的還是這些副作用。「嘔吐和脫發真的太折磨人了!」這是很多化療患者的共同心聲。但醫生在劑量使用、藥物選擇搭配、藥物順序上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上都會盡量把毒副作用降到最低,使患者能夠耐受。而對於因為化療引起的嘔吐、便秘、骨髓抑制等常見副作用,醫生們也會對癥給予治療。
現在也存在把化療副作用放大的說法,其實並不是所有人化療都會掉頭發。副作用有的人輕一些有的人重一些,千萬別因為別人有這樣的例子就拒絕化療。隨著醫學的發展,化療的副作用已經沒有以前那麽可怕了。化療藥物得到改進,還可以配合減輕副作用的藥物。在某些情況下,只要在化療前後做好預防,其嚴重感染的風險也能大大降低。
目前來說,化療依然是抗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癌癥治療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挽救無數患者的生命。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化療,充分了解化療,配合治療方案並積極跟醫生反饋,讓化療進行得安全且有效。
化療後,為什麽有人很快去世,有人卻活很久?
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人在抗癌後活很久,有人卻在幾個月,甚至幾天內就去世。為什麽會這樣呢?原因跟腫瘤病理型別、發病位置、惡性程度、分期、化療敏感性和是否正確及時的治療方案等因素有關。
惡性程度
可以說腫瘤病理型別、發病位置及其播散位置決定了腫瘤的惡性程度。如果是良性的,治療效果肯定比惡性腫瘤好。而同樣是惡性腫瘤,有些屬於惰性,生長比較慢,不易轉移,治療效果比較好;有些發展速度快,很多治療手段效果都不好,預後較差、生存率低,例如胰臟癌、肝癌、膽管癌、膽囊癌等。
分期
通俗來說,癌癥可分成早期、中期和晚期,發現越早,治愈率就越高。例如肺癌、乳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等,早期及時幹預,其治愈率可達90%以上。如果晚期才發現,出現廣泛轉移,多數患者的生存期不太樂觀,尤其是食道癌、肝癌、腸癌、胃癌、胰臟癌、卵巢癌等,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另外腦瘤患者一旦診斷出最高級別,如膠質母細胞瘤,即使積極治療,可能預後也會極差,中位生存期僅15-27個月左右。
治療敏感性
有些癌癥對放化療、靶向治療等非手術治療的敏感性很高,通常只要跟著方案進行,就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這類癌癥患者的生存期會比較長。
心態
患者的心態、情緒與癌癥的預後、治療效果和康復情況都有很大的關系。心態樂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患者,其治療、康復效果相對可觀,這一點已被多項研究證實。
一化療人就垮了?化療是救人不是「害人」
臨床上,十個病人裏就有1、2個拒絕化療,認為人做了化療會垮掉!醫院裏常會遇到拒絕化療的患者。其實做到化療的規範合理套用,化療沒那麽可怕。
做好腫瘤化療規範化管理,要嚴格執行化療準入制度。
由於一種癌癥往往涉及多個交叉科室,但並不是所有醫生拿到一個方案就能進行化療的。抓好科室準入很關鍵,原則上只有腫瘤內科才可以做化療,其他科室如果施行化療,一定要請腫瘤內科的醫生會診再做。
第二個就是化療人員的準入要規範。
一個患者的化療方案涉及很多專業醫學知識,臨床上醫生要采用單藥或者多藥聯合治療,需考慮藥物的作用機制、藥代動力學、腫瘤生物學特點以及患者的臨床特點,在這些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治療目的,把握用藥時機,合理選擇藥物的組合、劑量和療程。如果是根治化療劑量上選擇要用足,也就是劑量強度要用到位,用藥節奏要踩對。如果是姑息治療的話劑量就不能太猛,患者身體會受不了,反而降低生活品質。在用藥順序上,先用哪個後用那個、用藥間隔等等都有講究。化療做到規範合理使用,患者才能最大化受益。
腦瘤患者如何選擇放化療?
目前,對於腦瘤尤其是膠質瘤的治療,主要以美國NCCN(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路)和歐洲EANO(歐洲神經腫瘤協會)最新釋出的治療指南為參照標準,2019年3月,中國衛健委首部【腦膠質瘤診療規範(2018年)】正式釋出,也可成為患者可參考的權威標準。這些規範治療指南經各種臨床實踐證實,尤其是美國NCCN每年都有大量的臨床數據支撐以及相關研究更新,極具臨床指導意義。
關於腦膠質瘤,美國NCCN、歐洲EANO、中國等國際治療規範指南均指出,腦膠質瘤應以手術切除為主,結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
顱內腫瘤引起的物理占位效應,只有手術切除才是最直接、有效的解除手段,目前手術已經越來越微創化,各種術中神經導航/術中核磁/術中神經電生理檢測技術發展,開顱手術在顯微手術時代準確性、安全性、有效性越來越高。
腦瘤化療奇跡故事:3歲男孩,消失的腦瘤
最近,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雜誌發文,報告了一個3歲男孩的病例,他因為持續2至3周的嘔吐、過度嗜睡和外斜視被送到急診科,呈昏迷狀態。頭部磁共振成像(MRI)顯示患者左腦半球有一個大腫瘤。由於出現了威脅到生命的顱內出血,兩次手術的嘗試都停止了,只做了部份切除。醫生也嘗試了新的輔助化療。然而, 在再次發生顱內出血事件後,進一步幹預被認為是徒勞的。 醫療機構作出了放棄治療的建議,並開始采取安慰措施。出乎意料的是,盡管撤去了生命支持系統,但患者的呼吸和生命體征都恢復正常。
對該患者的神經病理評估顯示,這是一個對ALK有彌漫性免疫反應的高等級星形細胞腫瘤。甲基化分析證實該腫瘤屬於小兒半球形膠質瘤,RNA測序顯示SPECC1L-ALK融合。
考慮到患者的臨床狀況和ALK融合的發現,根據成人非小細胞肺癌顱內反應的良好數據,醫生們選擇了洛拉替尼作為治療手段。在征得患者父母的知情同意後,開始用鼻胃管遞送洛拉替尼進行治療,劑量為每平方米體表面積95毫克,每天一次(該劑量來源於小兒難治性神經母細胞瘤佇列)。
對洛拉替尼的反應情況
令人驚喜的是,治療之後,患者開始康復,隨著腫瘤的縮小,他的神經功能也穩步恢復。治療8個月後,MRI顯示腫瘤已被囊性結構所取代,僅剩少量殘余腫瘤。醫生們進行了探查性手術以清理空腔。術前、術中和術後都進行了藥代動力學研究。對血液、腦脊液和腫瘤組織的樣本進行了分析。最終手術實作了大體上的完全切除,分析顯示腫瘤中的洛拉替尼濃度與血漿中的濃度相似。
比較洛拉替尼治療前後的組織學發現,腫瘤的增殖指數明顯下降,這一發現與藥物引起的反應一致。重復RNA測序檢測到SPECC1L-ALK融合,盡管等位基因頻率很低。
在患者手術後的MRI上沒有看到腫瘤,於是治療停止。然而,6個月後,患者出現面癱,並在顱神經VII、第三腦室內和脊柱上發現了新的轉移病竈。醫生們決定恢復洛拉替尼的治療,劑量為每平方米95毫克,每天口服一次,患者再次出現了快速反應。癱瘓在恢復治療後的一周內得到解決,1個月後的隨訪MRI顯示所有病變對治療的反應接近完全。
目前,該病人繼續接受洛拉替尼治療,並參加學前教育,沒有任何明顯的神經功能障礙或手術並行癥。不良反應僅限於體重增加和高膽固醇血癥。考慮到患者的年齡較小以及最近的復發,醫生們計劃在沒有任何嚴重副作用的情況下繼續治療,只要疾病仍然得到控制,這樣就可以避免或推遲更多破壞性的化療或放療。
總而言之,雖然癌癥是一種可怕的疾病,但是有效的治療方式也是很多的,只要積極地配合治療,癌癥自有被克服的一天。
參考資料:
1.Lorlatinib in a Child with ALK-Fusion–Positive High-Grade Glioma. N England J Med (2021)385;8
2.化療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搞清楚這4個問題!.健康時報,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