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溫鐵軍作為水平高超的經濟學家,知名度卻這麽低?

2020-08-11知識

看了一下這個問題下的回答,且容小僧伸伸腳。

先自報家門,本碩都學社會學,基本上每年會出去做一次調查,過去十年內去過甘肅、福建、重慶、河北、湖北、廣東、河南的農村/鄉鎮/縣城做農村和農民工的調查。

諸位要批判溫鐵軍,首先要搞明白人家在說什麽吧?就這個問題下,有人說溫鐵軍要把農民工趕回村裏,開「小農經濟」的倒車。溫鐵軍說「農村有百業「是這個意思嗎?我用親身見聞來說說什麽叫農村的百業。2017年我去石家莊下面的縣級市晉州做調查,那個縣挨著著名梨產區趙縣(就是趙州橋的那個地方),當地農業也主要是種梨和葡萄,從上個世紀80、90年代就開始種水果,現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梨產業鏈,從生產紙箱、到冷庫、再到收購運輸和果汁廠收購次果榨汁一條龍。種糧食一畝地凈利潤1000,種水果一畝地的利潤能到5000以上(平均數7000左右),但是水果極為費工,一個勞動力只能照看一畝半(指完全不雇工自種經營,超過1.5畝就需要在農忙時雇工,當地的薪資一天100),當地農民靠種水果一年能賺3萬。這個收入比起種糧食好很多,但是仍然是不足的。除了種梨之外,當地還有工業。晉州有棉紡織業的工業史(近年衰落了),旁邊的辛集是皮革業中心,當地的農民在本鄉本土或者摩托車半小時通勤範圍內就能打上工。辛集的皮革業薪資比較高,能到6000一個月,但是一年只開工夏季的半年,當地農民家庭既從事農業又從事工業,兩部份收入加起來能有六七萬。這個收入比起東南沿海打工要低一些,但是農村生活成本低,能存下錢來,所以當地農民基本不外出打工,我們問的結果是每個村裏只有個位數的人會去大城市和沿海打工。溫鐵軍所謂的「農村有百業「、「離土不離鄉」指的就是這個,是農業和工業的結合,您管這個叫「退步的小農經濟「?

這個問題下還有人說農民留不在城市裏是因為戶口制度,這是活在15年前的中國嗎?六七年前我還在念本科時社會學界的認識就已經不是戶口制度而是買不起房了,溫鐵軍說「農民留不在城市的原因是缺乏財產關系」這個是現在學界主流觀點。我再現身說法一下,17年我還真的在廣東中山的工廠裏做過農民工買房的調查,當地的政策白紙黑字地寫著買房或者學歷大專以上可以直接落戶。現在全國除了那幾個巨型城市,買房可以直接落戶口。但是,能在打工地買房的農民工非常少,一般估計也就5%,主流是在老家縣城買。一方面是因為現在農村結婚女方除了彩禮外往往要求縣城有房(北方因為有供暖問題尤其如此),另一方面是為了下一代在縣城讀書。這樣形成的家庭模式是男方在外地打工,女方在縣城打零工或者不工作陪讀。最近十年縣城蓬勃的房地產就是這樣賣出去的。

這個問題下還有人說溫鐵軍要為土地私有化鋪路,這是怎麽yy出來的?如果說前兩個誤解是社會意識落後於社會存在,這一條簡直是異想天開無中生有莫名其妙。溫鐵軍,包括武漢「華中學派「農村研究的賀雪峰,都堅決主張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因為農村土地有社會保障的功能,如果農民工失業了他還能去種地不至於吃不上飯,這是中國社會穩定的最後一道防線。

我也不認為溫鐵軍是經濟學家,他對自己的定位「三農學者「是很準確的,溫學術的優長之處是農村調查做得紮實,對問題的分析到位,至少溫討論的是現實中的中國農村,不是「真空中的球形中國農村」,不是知乎使用者在空調房裏腦補出的中國農村。但是對他的問題解決思路我本人略有異議,倒不是思路不可行,而是在具體操作中會有些問題。農村的資源是集體資產,存在著成員權的問題,說大白話就是一個外人去村裏投資很可能會被「關門打狗」,舉個例子,同一個村子的村民因為村莊傳統倫理的約束可以不偷其他村民果樹結的果,但是對外人就沒有這種約束了,外來資本的監督成本是很高的。所以「資本下鄉」可行的最後還是本鄉投本土,靠村裏的能人帶動,能人吃肉其他人喝湯。但是吧,投資農業真的有點做慈善的意思,因為農業的投資報酬率太低了。即使是我上文提到的利潤高的瓜果蔬菜種植,一年的凈利潤算下來也只有沿海打工收入的一半,這種高附加值的農業都極為費工,一個勞動力也就照看1.5-3畝地的作物,一畝地的凈利潤1萬到頭,這樣算下來還是打工劃算,所以現在農業勞動力全是50歲以上的返鄉農民工和老年人。這種現象的成因涉及到農村的內卷化,現在的主體農業勞動力50後60後是建國後的大嬰兒潮,農村人口指數級增長,等到這一代老年農民故去,接下來農村人口就進入了下降區間,「誰來種地「在未來的10年真的會成為問題。所以各位珍惜現在還算廉價的蔬菜水果吧,10年後瓜果蔬菜會漲價到種一年地和打一年工掙得一樣多,否則誰會去種地?

最後加一點對馬前卒的評論,馬氏農業一言以蔽之叫「農業工業化」,他腦補的景象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聯合收割機轟隆隆地割過去,至於人口嘛,都工業化了自然不需要那麽多農業人口了,通通去城裏打工。馬前卒的思路原則上沒多大問題,農業的發展方向肯定是機械化、智慧化乃至於無人化。但是馬前卒的這個思路完全忽視了中國農村和農業的多樣性,他的這套描述只適用於北方大平原上的大田作物。南方稻作區多丘陵,而且水稻要灌水排水本來就需要地形梯度,稻作區只能用小型機械,需要的農業勞動力必然比旱作農業多,完成工業化的日本種水稻也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水稻的生產效率就是低,但是主糧又不能不種,日後恐怕要靠農業補貼活著了。還有我上面提到過的瓜果蔬菜,特別費工,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比較理想的狀態是能夠和縣域經濟/鄉土工業匹配,農民能有農業工業兩份收入。馬前卒設想的農業工業化,現在北方的大田作物已經是這個模式了,社會學界還有人寫過論文,大概是叫「經營性小農「,從播種到收獲有全套的農機公司,每年收夏糧時有河南的機隊一路向北從河南割到黑龍江。

未來10-20年中國農村會經歷一輪分化,一些工業鄉鎮/農村不僅不會衰退反而會妍妍向榮。比如說浙江艾寧有一個鎮全鎮織窗簾,家家戶戶資產幾百萬,他們也不往城市搬,就住在村裏的大house,日常開車去杭州逛商場看電影,這個就叫「農村有百業「、「離土不離鄉「。而那些自然稟賦惡劣的村莊會繼續人口流失乃至於消失。

如果有機會建議大家多去各地農村走走,見識不同的風物和水土,真的很長見識。

一些評論質疑能搞工業的鄉鎮/農村很少,我不是說了嘛,未來農村會有一輪分化。最近幾年一直做扶貧調查,我當然知道大部份山村根本不可能有工業,各位有心的話可以查查精準扶貧的貧困村都在什麽位置,除了河南東部這種人口爆炸又沒工業卷成皮皮蝦的地區,全國90%以上的貧困村都是山村,土地都不夠,何況工業?工業發展要麽依托廠礦(山區情況)要麽依托交通和產業集群(平原上),因為改開後外向型經濟+海運的現狀,東南沿海地區能夠發展工業,這是長三角珠三角發達的鄉鎮工業的背景。山東和河北平原上的農村工業又有不同的背景,這個區塊的特點是縣域經濟發達,縣裏有工業,這和農業時代的傳統有關系,河北太行山前的這片區域在農業時代就是手工業中心,也與本地重工業基礎有關。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河北在治理霧霾之前很多鋼鐵廠是蓋在村裏的。制約這個區域鄉土工業發展的因素不是評論裏說的「吃拿卡要」,那個點沒去和村幹部聊過肯定想不到——是村裏的集體建設用地有多少。因為現在有耕地保護,村裏的耕地不可能轉成集體建設用地了,沒有集體建設用地就沒法蓋工廠。所以一個村裏有多少集體建設用地存量就決定了這個村有多富裕,而這可以一直上溯到包產到戶時村裏是不是把地全分了。來舉個例子,在晉州調查時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富村,這個村裏有一個餅乾廠有一個紡織廠,還蓋了樓房,村民都在村裏打工,村集體也有錢給樓房免費供暖,而附近的村子最多只有幾個小作坊和養豬場,這是因為這個村有個很厲害的支書,從公社時期就是大隊幹部,村組織有力,所以當初他們分地時留了三分之一的集體用地,而其他村把地全都分了。工業和農業爭地在平原區是個嚴重的問題,現在的耕地政策實質上限制了工業用地的擴張。

8月25日補充下耕地紅線的問題

中國因為無法保證海外糧食安全供應選擇了口糧自產飼料進口的糧食戰略,這就是「十八億畝紅線」的來源。而中國交通便利、適合發展工業的平原地區也是糧食主產區,這就會產生工業和農業爭地的問題。占據先發優勢的東南沿海土地已經生米煮成熟飯了,中西部再想發展工業就面臨土地審批的問題。之前鄭州弄了個龍子湖大學城中央不批就是因為占了優良耕地。現在國土部門用衛星拍違建,耕地裏面堆了磚頭都能給拍出來,想偷偷蓋廠房是不可能的,要蓋只能蓋在宅基地上。現狀就是這麽個現狀。像河南,不是沒有工業潛力,但是工業用地受到限制。

要想解決現在的困境可以有兩條路線:1. 農業技術大革命畝產萬斤;2. 絕對的糧食安全(世界第一海軍)

之前說要寫精準扶貧的內容,更新了~這可能是目前知乎上寫扶貧最好的文章(厚顏無恥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