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本科在浙大食品科學系,食品系在浙大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專業,大概因為我們系人少,一屆只有20~40人吧。在食品系變成為提前錄取,增加了「不得換專業」這條規矩之前,每屆都有很多的食品學生轉入例如材料,電氣,資訊,機械,醫學等其他理工科專業。大家轉系的理由也無非是不看好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或者當年就是被調劑來了,對這個專業沒有興趣。現在呢,轉電氣的小張變成了軟體工程師,轉醫學的小李成為了一名牙醫,轉機械的小趙成了機械工程師。讀食品的小二小三小四們有的成了公務員,有的去了銀行,有的去了投行,在這幾年的互聯網大潮下,也有不少人去了互聯網公司。當然也有守在食品行業的,有的還在讀食品的博士(未來去向不明),還有兩三個進入了食品業做研發,我們大家都有好的前程(◔౪◔)
大三的時候,我對未來也十分迷茫。雖然很喜歡這個專業,但是因為食品業收入普遍處於社會中等偏下水平,所以我並不是沒有考慮過轉專業讀研,我相信當時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但是臨時要轉專業的難度也不小,因為食品是一個高度套用的學科,只聽說過在化學生物藥學農學坑裏,甚至還有學化工的人紛紛來投奔食品(這是何苦。。),很少聽說食品去讀其他理工科的研究生的。其原因自然是,食品本科教學對數學、化學、生物、機械設計等內容的要求不高,編程基礎也僅限於一門C語言,所以理科基礎薄弱,就不容易在沒有額外學習的情況轉到上遊理工科專業去。當然我也認識從食品轉去化學,還有轉金融和經濟讀研的學生。這些人平時成績就很優秀,為了跨專業讀研,最遲是從大三開始就做了很多準備,比如修其他專業的課,參加考試,聯系教授,也做了很多研究計畫。
所以我認為,如果不喜歡這個行業,下定決心要換個的話,大一的學生可以多修課然後在大二轉。大三的學生可以多修些課多做點課題,在讀研讀博的時候轉。當然,撇開那些對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很多行業的入職門檻低,比如互聯網某些職位(聽說的,不是黑。。),就算你沒修過什麽課,平時多關註行業資訊,又或者從大三大四開始找實習,也有利於轉行。千萬不要盲目地把讀食品博士當做緩解就業壓力的出口,也千萬要在大四之前,想清楚了,凡事早做準備。在知乎某個生物專業就業難的話題下看過一個很觸動我的答案,參照在此:"只要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一定能夠成功。最怕的就是,不想做研究,偏偏要走研究的路;不想在生物行業,偏偏沒有改變的勇氣: 想改變,卻怕付出行動"。
至於食品行業起薪低,那完全是有理由的。因為這是一個技術含量很低的行業。品質品控高中生就能做,研發本科就能做,而且研發的工作內容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調節一下食材的用量。比
較有難度的工藝流程設計、加工機械設計、工廠設計等內容又是食品工程啊,機械,自動化啊等其他專業的專長,食品科學出身的人搞不定。當你眼紅某些熱門行業起薪高的時候,最好也想想那些行業是不是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個人的潛力是否能對抗更加激烈的競爭。再或者,想一想自己喜不喜歡頻繁地出差,能不能接受對著電腦,無法自拔地掉頭發。我呢,雖然不止一次地考慮過為了讓收入高一點轉專業,但是想了一圈也又找不到其他特別喜歡的事情,也覺得自己的長處不在別的地方(比如數學天賦一般),所以就去了美國繼續讀我喜歡的食品科學,現在剛進入這個行業工作。我的意見是基於我資歷商淺的食品生涯上的,歡迎浸淫食品業多年的前輩來打臉。
如果有人對於去美國讀食品科學和就業感興趣的話,請繼續往下看↓↓↓
下面說美國食品系研究生的申請、學習和就業情況,給想來美國食品行業的同學們參考一下。
美國食品系研究生院錄取的情況
@Huang Shan已經說了不少了,我再補充一些吧。
一、申請研究生院要考慮什麽?
對於食品專業而言,科研型碩士的實用程度要遠大於課程性碩士。而申請科研型碩士逃不了的一步就是找導師。留學申請界的主流說法是,本科碩士看學校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博士看導師。其實對於食品專業而言呢,還是看導師比較靠譜。因為美國開設食品專業的學校就那麽20多所,每個系的強項還都不一樣,這是要如何排名。。比如說UMass作為一所綜合排名100+的非牛校,在食品領域卻有著數一數二的PhD計畫,所以不能因為它排名不高就不去考慮嘛。導師的重要性,不僅在於他在工業界的人脈給了你更多的就業機會(非常關鍵),也在於他給你的研究方向決定了你將會掌握的就業技能。如果你要去企業,就可以學一些套用一點的方向,比如乳制品,谷物,飲料,巧克力、發酵啊等等。如果你想攀登科學高峰,那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我也就不不必贅言了。所以,我的建議是,要以職業目標和個人興趣為出發點選擇學校和導師。學校方面,康奈爾,威斯康辛,明尼蘇達,penn state,uc davis, uiuc等等都是傳統強校。但是無論什麽學校都有在某些方向有建樹的老師,這些功課是申請時期必須做的。另外,有些學校內建實習的碩士計畫也是不錯的。
插播一句,江南和中農畢業的學生在國外食品系的有名氣,因為各個學校的食品系都有你們的人啊,所以申請時候有優勢。至於其他學校,浙大南大上交和二三本的學校的在有些學校的食品系教授的眼裏是沒有區別的。
第二部份,在研究生院要怎麽學習才能對就業有幫助?
在國內讀本科的人相對於在美國讀本科的人在就業上有一些劣勢,一方面是英語普遍沒有美本好,另一方面那就是本科學校美國人不認識,在國內參加的比賽、做的計畫、參加過的實習和拿的獎學金美國人也是不知何物,所以含金量就大大降低了。於是研究生時候如果有機會應該盡量參加一些學校和IFT組織的活動來豐富簡歷。但是必須指出的事實是,這類活動的參加者大多數是本科生,研究生把時間都投入在自己的課題上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那麽發論文也是一個不錯的努力方向。
在美國,食品也不是一個熱門的行業,行業收入也是中等或者中等偏低的水平。如果做研發,初級職位的年薪大概在5萬到6萬美元這個範圍。跟it,金融等熱門行業自然是不能比。但是也不必把其他行業的待遇想象得太美好。因為食品公司有不少位於大農村,生活成本低,所以對於初級職位而言,到手的錢可能跟某些光鮮行業的職員差不多,過得也算體面啊。但是嚴峻的現實又是,食品行業的缺口很小,招人少(尤其是研發崗),提供工作簽證的企業也很少,所以找工作難度很大。這也是為什麽我不希望大家隨便來美國跳食品這個坑。對非牛人而言,很多時候問題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市場給你的機會太少。反之,如果你的能力很強,那肯定能找到好工作,這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行得通。
食品企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食品原料公司。比如Givaudan,Sensient這類的香精香料公司,Leprino司,Davisco這類的提供乳制品原料的公司,還有Cargill, Kerry這類的什麽原料都生產的跨國大公司。二、終端產品公司。大的有可口可樂、通用磨坊、聯合利華,小的有餛飩廠,果汁廠,牛奶廠,雞肉廠。。。大部份企業都是不提供初級職位給沒有美國工作經驗的國際學生的,但如果你在應聘企業裏做過實習,那錄取得可能性就很大了。個人認為以下因素對在美國找食品業工作的貢獻排序為:networking >=實習>對口的研究課題>GPA>學校排名。此外英語好是必須的,性格開朗能聊會很加分。需要註意的是,在美國找實習,特別是大公司的實習並非易事。你所在的地理位置,你的交際能力,你的專業方向都會影響找實習的結果。找實習的時候,面試三四輪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最終一個學校還只招一兩個人。有些事,要努力,也要隨緣。一些小公司的實習倒是可能精簡到一輪完事。
食品科學學生能找的初級工作職位分為這麽幾類:一、研發R&D。特點是工作內容有趣不會餓到。給的頭銜一般叫food scientist/technologist,還有flavorist,sensoryscientist,chemist, microbiologist等崗位。研究生一般比本科生有優勢。二、品質控制QA。工作內容相對於研發無聊一點,責任更重,如果坐上管理層收入不錯,但如果一直待在基層那待遇那會比研發差很多。三、法規管理。做辦公室,稽核營養標簽。 個人覺得最適合起步的崗位就是研發了。研發人員可以一路做技術。發展成senior/principle scientist,也可以往管理靠一點,做R&D manager,director甚至VP of R&D。再或者轉成銷售,technical sales, account manager。當然,和美國人競爭升職也是很有難度的。在國內,待遇最好的企業是瑪氏、好時一類的外企,新人的待遇是8K~1萬左右,一些大型食品民企的管培生也有7k+的月薪,這個水平並不會比其他行業差。待遇普通的公司,請參考其他答案,月薪3k不也少見。所以如果不考慮創業,去國內的食品外企、大型民企,或者來美國工作,食品人的待遇才不屌絲呢。當然了,去外企/大型民企應聘研發/管培生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行你上。
撇開錢途,這個行業給人的幸福感如何呢?我個人喜歡做飯,烘焙,逛超市買零食,覺得做食品研發簡直就是把興趣當做工作,真的是太棒了。平時的工作內容包括調整配方和工藝,和同事討論食品創意。去超市的時候也會留意有哪些新產品誕生啦,競爭對手又出什麽招數啦,然後買一大堆產品回來和大家一邊吃一邊點評。每天和食品打交道,嘴從來沒有閑著。下班時候也能帶點公司的產品回家接著吃,或者送鄰居,個人感覺很幸福。而且你們不覺得食品科學是一門很接地氣的,能輕松和人分享其中奧妙的學科麽?每個聚餐的地方都是你體現專業性的舞台。。。比起對常人而言比較陽春白雪的物理、能源、數學和程式,談談食品安全和營養,推薦一些好吃的產品或者棒打一些坑爹貨,是不是更能開啟局面,促進友誼呢?如果你非常熱愛食品行業,我個人很鼓勵你把它作為終身的興趣和事業。
最後總結:對食品這門學科沒興趣的,快點,該幹嘛幹嘛轉行去。對食品也有興趣,但對錢的興趣遠大於對食品的興趣的話,快點,該幹嘛幹嘛轉行到高大上的行業裏面去,行業差距客觀存在。如果食品就是你喜歡的領域,或者因為種種原因你已經步入了這個行業沒法調頭,那就不要看輕了這個行業。中國食品行業和歐美、日本的差距那麽大,發展的空間滿格。沈下心來好好鉆研,摸清這個行業的各個環節是怎麽運作的,那你一定能收獲很多知識經驗和樂趣。(然後我們大家都有光明的前程(ノ◕ヮ◕)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