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的伏筆,是白雪地上一道煤灰,突兀,但鮮明。
這不容易。一個沒削的中華鉛筆放在筆筒裏,怎樣才能讓讀者在兩萬字後還記得?
100分的伏筆,是草蛇灰線,自然又鮮明,讀者一看忘不了。
100分伏筆範例:潛伏第一集,左藍在 【 新華日報】發表【我看中國之革命】 , 該文在電視劇中出現三次。
第一次:
余則成在閣樓監聽,一有訊息,行動組就會上樓抓人。忽然監視器傳來人聲:「 這位是中央公校的左藍,外語很好, 賈緒爾的【我看中國革命】就是她轉譯的。 」
余則成驚住。
分析:這不是伏筆,而是隨便充數的閑筆。
此時,余則成正要通知行動組抓人,卻得知未婚妻也在現場。「左藍「二字出現後,余則成已經極度震驚,後面的【我看中國革命】細節基本沒用。
如果」左藍在這兒「是一百瓦的白熾燈」,【我看中國革命】就是白熾燈旁黯淡的小電珠。讀者盯著白熾燈,看不見小電珠。
所以,這裏只是閑筆,沒作用,也不算伏筆。
第二次:
次日約會, 左藍笑吟吟拿出【新華日報】:「掙錢啦,今天我付賬。」余十分無奈,接過報紙說:「轉譯這樣的東西,會進黑名單的。」
左藍不悅。
分析:這裏作用有二,第一,促成左藍和余吵架;二,埋伏筆。
余已經因為左藍親共受懷疑,左藍還大大咧咧地拿文章給他看。文章成了二人爭執的導火索。
文章出現毫不突兀,讀者印象深刻。
第三次:
上司帶余則成去刺殺李海豐,火車上,上司繼續責罵余則成親共,還問:「你是不是有親共行為,你未婚妻是不是有通共行為?」余一口否定。
上司:「 那你未婚妻在【新華日報】上的文章也是編的? 」
余則成無言。
分析:至此,文章真正發揮了威力。此前,「左藍通共」的麻煩都被余則成想辦法化解,但此刻面對白紙黑字的文章,余無法辯駁。
這一段,是第一集前半場最大的高潮。
上司一直批評左藍,仿佛很討厭左藍。但真相大白後余則成才得知,上司是地下黨,左藍是中共,他倆不但認識而且很熟。他們都在余則成面前演戲。
前兩集最大的感情高潮由此到來——余則成含淚問左藍:「你是真的愛我,還是共黨的美人計?」
小伏筆構成小高潮,小高潮又是大高潮的伏筆。
杠杠的100分。
好伏筆的訣竅就是——不要讓伏筆單純當伏筆。
沒削的中華鉛筆放在筆筒裏,只能是伏筆。如果插進女朋友心臟裏,就既是兇器又是伏筆;
如果被媽媽拿在手上責罵男主「鉛筆也不削這麽懶」,就既是吵架導火索又是伏筆;
如果鉛筆是美麗女同桌借給男主,而男主夜晚又拿它遐想,就既是定情物又是伏筆。
一個情節,最多可有六種作用:塑造人物、烘托氣氛、埋伏筆、設懸念、推動情節、承上啟下。
一個情節若只有埋伏筆一種作用,就會顯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