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Meta研發觸覺手套,有人想在元宇宙擼貓,有人產生大膽的想法

2021-11-17知識
夢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Meta(Facebook)這盤元宇宙大棋,新訊息仍在不斷釋出。

這不,他們 7年前 就開始研發的一款 觸覺手套 ,今天終於展示出來了。

戴上它,在VR裏可以擁有觸覺,與虛擬物體互動體驗更真實。

配合物理引擎還可以玩這樣的小遊戲:

兩個人在虛擬空間可以握手,碰拳,甚至完成更精細的動作。

難道說,在元宇宙裏擼貓擼狗指日可待?

Meta旗下 Reality Labs 負責人Michael Abrash這樣描述他的體驗:

我看到一個盤子,手指放在盤子上滑動,聽到了摩擦陶瓷發出的聲音,手上感覺到震動,這種體驗難以置信地令人信服。

雖然完全可以做到無視虛擬物體的存在,直接用手穿過去。但視覺聽覺加觸覺的共同作用足以騙過大腦,讓你不會想要這樣做。

Abrash認為VR/AR時代需要人機互動方式的變革,沒人會帶著滑鼠鍵盤到處走,也不想掏出手機操作觸控式螢幕。

氣流驅動,還有新型微流體處理器

觸覺手套目前還在原型階段,在內襯上有幾十個可充氣的氣閥,學名 致動器 (actuator)。

透過調節氣閥的充氣程度可以在手的不同位置產生壓力,也可以做到震動。

如果你握住一個虛擬物品,手指的致動器會充氣變硬來模擬阻力。

輕輕拉動皮膚能模擬重力牽引的效果,讓你感受到物體的重量。

制造致動器的技術借鑒了 軟體機器人

Facebook與康奈爾大學曾合作研發可3D打印的有機矽彈性材料,論文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而控制這些致動器的技術則來自先在醫學發展起來的微流體領域。

Meta宣稱開發了世界上首款毫秒級 微流體處理器 (Microfluidic Processor )用來控制氣流。

與傳統的電路相比,微流體處理器重量輕體積小,能耗更低,也不會大量發熱,在手套上可以整合更多數量。

△微流體處理器示意,非Meta產品

未來要提升「觸覺分辨率」

做觸覺手套這件事,Facebook早在2014年剛剛收購VR公司Oculus時就開始了。

Reality Labs團隊在2015年做出了一個單手指原型,2017年末實作了指尖的觸覺反饋。

祖克柏自己還去體驗了一把在VR裏像蜘蛛人一樣發射蛛絲。

2019年時Facebook收購了一家做 肌電訊號 腕帶的公司CTRL-Labs。

腕帶可以測量從大腦到手部肌肉脈沖引起的神經電訊號,也可以作為AR/VR的操控裝置,功能不如觸覺手套豐富但更輕便。

目前,兩個團隊正在各自 獨立研發

觸覺裝置並不是Meta(Facebook)獨創,也有其他公司在做,不過大多數為軍事、工業或學術機構專用產品。

甚至還有一家AxonVR做到了模擬溫度,但Meta表示不優先考慮溫度功能。

Meta認為自己的優勢是更貼近消費市場,有成熟的VR生態可以把產品推廣給大眾,其他公司做不到這一點。

不過在大規模生產觸覺手套之前,還需要做出很多改進。

比如在功能上,現在手套配有幾十個氣閥,可以提供對物體輪廓的大致反饋。

但如果要想精確地感知不同材質觸感的細微差別,需要把氣閥密度提升到幾百甚至幾千個,就像在螢幕上 提升分辨率 一樣。

另外,作為穿戴裝置,推向市場至少要做到手套材質能伸縮,適應不同大小的手。

甚至可能需要為每個人 單獨客製 ,讓手套與佩戴者皮膚完全貼合才能獲得最好的體驗。

在材料上也要做到耐用可清洗、更輕便,並做到無線連線,現在還是靠多根線纜連線。

最後,Meta透露現在手套主要靠熟練的技術人員手工制作並組裝,如果想大規模生產必須有自動化的生產工藝。

等到更成熟的觸覺手套開賣的那一天,你會購買麽?打算用它做些什麽?

反正有 大膽想法 的人已經出現了:

參考連結:
[1]https:// tech.fb.com/inside-real ity-labs-meet-the-team-thats-bringing-touch-to-the-digital-world/
[2]https://www. theverge.com/2021/11/16 /22782860/meta-facebook-reality-labs-soft-robotics-haptic-glove-prototype?scrolla=5eb6d68b7fedc32c19ef33b4
[3]https:// twitter.com/Meta/status /1460677669264232454

—完—

@量子位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深有感觸的朋友,歡迎贊同、關註、分享三連վ'ᴗ' 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