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您是怎麽用均線的?

2017-02-16知識

昨天剛好更新了一篇【我是如何使用均線的,了解一下】,全文轉發。

前幾天一位小夥伴在凈值為王裏問到關於均線使用的問題:

喵哥,還是想請教一下白銀,我仔細看了一下,白銀日線圖走勢被200日均線壓得死死的。每次上碰就下來。不知道喵大在做交易的時候,會有參考這些嗎?

這篇文章,就借著這個問題,說說喵哥對於使用均線的一些看法。

先看白銀是被如何壓制的。

圖中的兩條均線都是200日均線。紅色的是簡單移動平均線,藍色的是指數移動平均線。我不知道小夥伴指的是那個,索性都加上。

這兩條均線的區別【移動平均怎麽均--兩種計算方式的特點和用途】有詳細說明。

肉眼直觀,白銀的價格確實受到了200日均線的壓制。(我這篇文章寫了好幾天,有點墨跡。你如果現在再開啟圖表看的話,好吧,已經不壓制了。)

我以前其實也比較迷戀200日均線,不記得在哪本書中看到的,被安利了。後來就不怎麽用了,原因我後面再講。先說一個重要的事。

不知道你在使用均線時有沒有思考過:均線可以在任何行情下隨意使用嗎?

在很多的交流中,我發現交易者對於均線的使用關註點主要集中在交叉訊號和參數設定上。希望透過測試能夠找到一個均線的參陣列合,使得機械的趨勢追蹤策略能夠表現優異。

然而,無論如何測試,均線交叉策略的成功率都不高(大約33%左右)。

導致均線交叉策略成功率低的原因不是均線參數的問題,而是因為在市場的各種執行狀態中趨勢狀態所占的比例本身就很低。

交易者在使用均線交叉作為交易訊號時,其實帶有一個假設的前提條件: 價格會發生趨勢性運動。

均線交叉與趨勢的關系是:

出現交叉訊號,不一定出現趨勢。
出現趨勢,一定會出現交叉訊號。

也就是說,使用均線交叉作為交易訊號的交易者假設了一個不一定成立的前提。這是交易成功率低的根本原因。

利用均線交叉必然可以把握到趨勢行情。但是如果市場中不出現趨勢,均線無論如何交叉也捕捉不到趨勢。

所以趨勢與交叉訊號之間的因果關系是:

因為趨勢的出現,才令一個交叉訊號成為有效(有價值)的交易訊號。

這正是均線 滯後性 的體現。

均線的滯後性是均線的缺點,就像身高體壯的中後衛轉身回追通常很慢一樣。

我們如果要使用均線,就必須接受它的缺點。同時,最好給他配個靈活的搭檔進行補位。

或者說,我們不能傻了吧唧不加辨識的對均線的缺點進行下註。

當你因為交叉而開倉時,你不知道這個交叉是否有效,只有當趨勢確立後,它才被證明有效。

如果你把每個交叉訊號都假設成趨勢訊號去交易,由於趨勢出現的機率低,你的交易成功率自然就會很低。

很顯然,機械的追蹤均線交叉訊號是一種效率很低的交易策略。

事物都有兩面性,均線有滯後性的缺點,同時還有兩個優點分別是穩定性和助漲助跌性。

我們要發揮均線的優勢,就必須利用好穩定和助漲助跌這兩個特性。

均線是由一系列的「均值點」連線構成的。

相比於交叉點的滯後性而言,由一系列均值點連成的線實際上更有分析和使用價值。

如果你有仔細觀察均線的話,你會發現均線有兩種形態。

一種形態是趨於傾斜,另一種形態是趨於水平。

當市場處於趨勢過程中,均線趨於傾斜。當市場處於震蕩格局時,均線趨於水平。

到此為止,均線依然是滯後的。但是好在它具有穩定性。

當均線傾斜時,它會持續的傾斜,當均線水平時,它會持續的水平。

均線的這種穩定性也是源於價格執行狀態本身就具有持續性。

趨勢會延續,震蕩也會延續。直到不再延續。

這樣說似乎很欠抽,卻是非常有價值的交易思想。

你有沒有這樣的想法:當市場處於震蕩格局時,你總盼著突破。當市場處於趨勢狀態時,你又擔心反轉。然而,突破和反轉總是很難出現。

正確的交易思維應該是: 相信當前的市場狀態會延續,直到被事實打臉

下面重點來了。

均線在什麽時候會發揮助漲助跌的特性呢?

答案是在 均線傾斜 的時候。並且, 均線傾斜的程度越大,助漲助跌的特性越顯著

均線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具備助漲助跌的特性。認識到這一點,是你正確使用均線的前提。

所以,當均線有很大機率能發揮它助漲助跌這種優勢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對此下註。

或者反過來說,我們只在均線能夠發揮它的助漲助跌優勢時才下註。

均線形態趨於傾斜,價格卻調整觸及了均線,這時均線的助漲助跌技能極有可能被觸發。你應該做的就是借助價格調整介入趨勢。

一定會有小夥伴會問,萬一失守了呢?

有這種風險意識真是太棒了。

既然能意識到存在失敗的可能,首先要做的是控制倉位,不能孤註一擲。其次,做好風控,在均線另一側尋找可能的支撐或阻力水平。把止損設定在這一水平之外。

為什麽呢?

如果傾斜的均線沒有發揮出助漲助跌的特性,那麽它就會慢慢的不再傾斜,而是趨於水平。

註意:當均線趨於水平時,均線不具有助漲助跌的特性。

此時的價格運動特征是圍繞均線上下波動,形成一個波動區間。這個區間通常是矩形,也可能是旗形或三角形,嗯,或者楔形,或者什麽的。

當你把止損設定在均線另一側的支撐或阻力水平外側時,這能夠保障即便趨勢變得糟糕,轉入震蕩格局,你依然有在順勢區間邊界勝利大逃亡的機會。

這樣一來,你在使用均線進行交易時,就能把它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了。

我們說回到白銀。

在日圖上,白銀的價格被200日均線壓制了,我會這樣理解嗎?

不會。

因為當前的均線形態是趨於水平的形態。此時,均線不具備助漲助跌的特性。盡管在直觀上,它確實壓制了銀價。但是價格更應該的是圍繞均線上下波動。

我把白銀的日圖縮小,使用折線圖代替蠟燭圖。然後你看看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均線的表現。

在之前白銀下跌的過程中,均線出現了顯著的傾斜,此時均線對價格形成了真正的強有力的壓制。

這種壓制不單單是壓制價格不能升穿均線,更重要的是,它能將價格打壓至更低的水平。

當前的均線是趨於水平的,盡管壓制了銀價,但是並沒有將白銀的價格打壓到更低的水平。因此,不能簡單粗暴的認為200日均線對價格具有壓制作用。

事實上,價格之所以幾次觸及200日均線而回落,是因為這條近似水平的均線剛好與銀價在局部構築的箱體上邊界重合。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一個矩形區域,價格在這個矩形(箱體)內波動。巧合的是,200日均線大體上和箱體的上邊界重合。這才是它暫時的壓制了價格的主要因素。

如果我們結合持倉數據分析的話,就不難理解。在箱體的下邊界,商業多頭提供支撐。在箱體的上邊界,投機空頭大肆壓制。

總結一下:

趨勢階段和震蕩階段均線的狀態是有區別的。

震蕩格局中,均線的形態趨平;趨勢格局中,均線的形態傾斜,並且趨勢的力度越強,斜率越大。

從與價格的關系上說,震蕩格局中,價格圍繞均線上下波動。趨勢格局中,價格在均線的順勢一側波動。

強趨勢中,價格通常難以接近均線,或者點到為止。弱趨勢中,價格則會反復觸碰試探均線,測試比較深入。

因此,如果你發現均線的形態出現了顯著的傾斜,那麽此時借助均線的助漲助跌的特性,交易的成功機率就會較大。

如果你發現均線的形態呈水平延伸,那麽此時你應該脫離均線的趨勢性思維,以價格圖表中已經形成的或潛在的震蕩區間進行交易。

關於我後來為什麽不用200日均線了,明天再寫吧。

原文連結:我是如何使用均線的,了解一下

之後我還會有補充的內容,推播後我也會繼續在這裏更新。

接著上面的文章,做了第二次更新。

1

上篇文章留言裏有小夥伴提到均線的角度會隨著圖表的放大縮小變化。

我們使用的價格圖表實際上是一個可以縮放的直角座標系。

均線其實本不是線,而是一個個 均值點 。均線是這些均值點的連線,經過了平滑處理。

我們說均值點是價格P時,這個P值其實指代的是縱座標的均值價格,省略了橫座標的時間變量。

如果要確切的表述均值點,其實應該是P(T,A)。T代表橫座標時間軸,A代表縱座標的價格均值。

如果要計算均線的斜率或傾向程度,實際上計算出的是兩個相鄰均值點P1P2或P2P3的斜率,而非均線的整體斜率。

如果在一段行情中,連續數個相鄰均值點的斜率相同或近似,那麽這些均值點連成的均線會近似的成為一條直線。如果連續數個相鄰均值點的斜率變化較大,則連成的均線就會呈現出曲折的狀態。如下圖所示。

當我們對圖表進行縮放時,通常是單獨縮放橫座標軸。對於點P(T,A)來說,T發生了變化,而A維持不變(其實縱座標軸也是可以縮放的)。

如果我們縮小橫座標軸,兩個均值點的水平距離縮小,那麽兩個點的連線相對於直角座標系來說就更加傾斜。

如果我們放大橫座標軸,兩個均值點的水平距離加大,那麽兩個點的連線相對於直角座標系來說就更加平緩。

上圖中,我將P2在水平位置上向左移動到點P2",這相當於縮小了橫座標軸。我們可以看到連線P1P2"的黑色線要比連線P1P2的藍色線更加陡峭。

這就是我們在縮放圖表時觀察到均線斜率發生變化的原因。由於均值點在直角座標系的水平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兩個均值點連線的斜率也出現了變化。

不過在計算均線時,使用的是連續的單位時間典型價格,因此不必考慮價格的時間變化。均線值只與價格的變化相關,也就是說均值點的變化程度其實是基於縱座標軸的一維變化。

我們在縮放圖表觀察到均線斜率發生變化,則是基於直角座標系的二維變化。

好了,說了這麽多,其實就是想解釋清楚, 縮放圖表觀察到的均線斜率變化是相對座標軸的變化,並不是均線值發生了實際變化。

2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使用固定的圖表縮放比例。

貌似說了一句廢話,那就補充一些我的看盤習慣好了。

我對用來盯盤的價格圖表有兩個要求。

一是在一屏的圖表上盡可能多的呈現出價格資訊,K線的根數越多越好。

二是要保證我能看清蠟燭圖的實體部份,這涉及到對大實體K線的辨識。

如果是MT4的話,將圖表放到最大然後縮小三次,就是我習慣用的縮放比例。如果再縮小蠟燭圖就看不到實體,只能看到高低點,就像柱狀圖一樣了。

如下圖這樣。

3

固定了縮放比例之後,就不用考慮橫座標軸的問題了。我們將註意力集中在均線值的變化上。

影響均線斜率的關鍵是均線值的 變化程度

均值點P2與均值點P1的絕對差值越大,這兩個點所連成的線就越陡峭。

如果連續的均值點中,相鄰的兩個均值點絕對差值能夠保持在較大的水平,那麽將其串聯起來的均線就會呈現出非常陡峭的狀態。

根據均線的計算方法,如果要想讓均線看起來非常陡峭, 需要價格持續的、大振幅的朝著一個方向運動

這種運動狀態,其實就是強趨勢狀態。

因此,一條均線所呈現出的陡峭程度,其實反映的是價格執行的 趨勢力度

均線越陡峭,趨勢越強勁。均線越平緩,趨勢越微弱。

如果均線成水平狀態,則市場處於水平(區間)運動中。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分析過,均線越陡峭(傾斜)其助漲助跌的效力就越強勁。

依據這個特征,我們可以 演繹 出一個交易策略:

當均線呈陡峭狀態,價格接近或觸及均線,是順勢介入趨勢的良機。

其原理就是均線越陡峭,趨勢力量越強烈,同時均線的助漲助跌作用越顯著。

價格向均線運動的過程,實際上是強趨勢行情中的折返走勢,這個策略就是 順勢回呼介入策略

4

上面我們說的是一條均線。如果使用兩條或多條均線,就會形成由一組均線構築的均線帶。

小參數要比大參數均線更為敏感,當市場出現趨勢運動時,小參數的均線要比大參數均線更為傾斜陡峭。

均線帶有三種狀態: 收斂、擴張和交叉

交易軟體中常見的瀑布線、顧比復合移動平均線(顧比的這本書我在凈值為王分享過,星球的小夥伴可以到精華區下載)都是均線帶。你如果在圖表中添加多條均線的話,也會形成均線帶。

要註意的是,如果關註的焦點是均線帶的狀態變化,最好使用指數移動平均(EMA)而非簡單移動平均(MA),如果是使用一組均線則最好是將均線參數設定為呈一定比例。相比於MA,EMA更加平滑穩定。

下面還要介紹一個概念:頻寬。

頻寬是均線組中最小參數均線與最大參數均線的差值。

價格沿趨勢執行且較為強勢時,均線帶就呈現出擴張的狀態,頻寬就逐漸變大。

價格的趨勢性運動出現衰弱或休整跡象時,小參數均線較為敏感,大均線參數由於近期價格權重低,仍慣性移動,均線帶會呈現出收斂狀態。

觀察均線帶的擴張與收斂變化非常有價值。

當均線帶頻寬較寬時,其助漲助跌的效力比較顯著。

相反,均線帶頻寬較窄時,價格圍繞其上下波動的可能性就更大。

5

要不要計算均線帶的頻寬呢?

並不需要, MACD指標的柱線就是對均線頻寬的計算

你只要將MACD指標的兩條均線參數調整成均線帶最小和最大兩條均線的參數,MACD的柱線值就是均線帶的頻寬值。

有兩點註意:

首先,這裏說的MACD是MT4上內建的單線MACD。如果你使用的是博易大師或者文華或者股票軟體的話,需要自己重新寫一個MACD的公式,也很簡單。

其次,MACD其實是指標的指標,它是對均線值的進一步計算。柱線是兩條均線的差值,訊號線是這個差值的平均線。一般情況下,MACD是對指數移動平均線(EMA)進行再計算。

上圖中,兩條均線分別是EMA26(藍)和EMA60(紫),MACD的參數調整成26/60/1。

原始MACD的參數是12/26/9。這個9其實是對均線寬度值(柱線值)進行9日簡單移動平均計算。我改為1,就是不對頻寬再進行均值處理,而是讓MACD僅呈現兩條均線頻寬的變化。

MACD中的黑色水平線是零軸。當柱線在零軸上方時,說明短期均線大於長期均線,其差值為正。當柱線在零軸下方則相反。

MACD柱線偏離0軸的程度,反映的就是均線帶的寬度

柱線逐漸偏離零軸的過程,就是均線帶逐漸擴張的過程。

柱線逐漸接近零軸的過程,就是均線帶逐漸收斂的過程。

柱線穿越零軸的過程,就是均線帶交叉轉向的過程。

如果你想知道均線帶的寬度值,把滑鼠移動到對應的柱線上就可以檢視,或是MT4中CTRL+D數據視窗檢視。

6

再回到順勢回呼介入策略。

既然一條均線可以構建出一個交易策略,那麽一組均線就能更好的展現這個策略。

單均線就像是一根筷子,脆而易折。均線組像是一把筷子,更具韌性。

單均線又當爹又當媽。一方面透過斜率為交易者展示趨勢力度,同時還透過均值點提供可能的助漲助跌區域。

以前我們交流過, 阻力支撐不是一個價位而是一個價格區域

有些假突破之所以假,因為它只對那個 阻力支撐價格 發生了一點小穿越就退回來了。如果你從 阻力支撐區域 的角度去衡量,那小小的穿越似乎也沒什麽問題。

使用均線組構建順勢回呼介入策略時,我們可以更關註均線組的頻寬。

頻寬更容易透過MACD的柱線直觀呈現。我們只要把滑鼠移到柱線上,就能看到頻寬的數值。不同交易品種以及不同時間周期,合理的頻寬並不相同,這個需要你自己去體會和積累經驗。

當均線組達到一定振幅頻寬時,均線必然會呈現較大傾斜。小參數均線會比大參數均線更傾斜。

當我們發現均線帶已經具備一定寬度時,這至少說明價格走出了一波連續性的行情。

我們不知道連續性的走勢會不會演變成趨勢行情。但是趨勢行情通常都是由連續性行情演變來的。

連續行情向趨勢行情轉變的關鍵在於價格能否在這段連續行情的內部受到支撐或阻擋,從而推動價格向趨勢演變。

什麽位置更容易提供支撐和阻擋呢?就是均線帶所處於區域。

當價格刺入均線帶時,就是我們下註賽局趨勢仍將延續的好時機。

因為,連續性行情有可能演變成趨勢行情。

因為,均線帶具有一定頻寬,反映了價格執行的力度。

因為,當均線帶傾斜時具備助漲助跌性。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演繹法。

上圖的均線是由參數30/35/40/45/50/60組成的一條EMA均線帶。MACD的參數是30/60/1,柱線的寬度就是30與60兩條邊界均線的距離。

可以看到價格每次刺入均線帶都受到支撐,然後延續趨勢創出新高。均線帶不斷上移,價格再度刺入均線帶受到支撐。

同時,利用MACD我們可以觀察到均線帶的頻寬和變化。

7

看了上圖,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完美的策略,其實並不是,這只是順勢回呼介入策略的一個完美的案例而已。這是我特別想強調的一點。

你要知道 沒有一個交易策略是完美的,完美的只是行情

但是神棍通常會把一個策略包裝的天花亂墜,不告訴你這件事,你通常也意識不到。

你在書上看到,在交易講座中學到,或者是花費重金買到的那些策略,它們總是盡可能的給你展示出「完美」的策略表現,當你實際交易時卻要面對「不完美」的行情。如果沒有心理準備,你可能難以堅持使用這個策略。你更可能誤以為策略是完美的,於是在不完美的行情上過度下註。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麽交易高手的策略,自己用起來卻感覺並不好用,甚至出現大虧?

使用同樣的策略卻出現差異結果,是因為你只知道策略完美狀態下的用法,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不完美的策略狀態。

比如面對下圖這樣的行情,你如果沒有合理的應對方案,或許會崩潰吧。

糟糕的是不完美的行情才是市場波動的常態。你必須積累足夠多的應對各種不完美行情的經驗,才能在使用交易策略時如魚得水。獲取這些經驗沒有捷徑,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多復盤。

復盤的方法,我在歷史文章中有詳細的論述,你可以點選閱讀。

8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忘記均線交叉點的存在了呀?在均線的使用上,除了交叉點還有很豐富的內容供我們探索。

還有一點心得跟你分享。(哪有點心?)

如果價格刺入均線帶後,均線帶起到了助漲助跌性,此後價格沿原趨勢方向繼續執行,並且突破了前高或前低,我們可以將刺入均線帶的這次價格調整行為判定為一次 有效調整 (或充分調整)。

有效調整所處的價格區域是非常具有參考意義的。

如果價格經過充分調整延續了趨勢,那麽在未來的趨勢調整過程中,價格就不應該再觸及到前一次的有效調整價格區域。因為根據趨勢的定義,趨勢過程中的調整位應該是依次擡升或下降的。因此,如果能夠確認有效調整,那麽這個價格區域將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束保護區域。

同時,有效調整區域也可能會成為趨勢出現轉折的關鍵區域。

如果未來價格反趨勢執行失守了這個有效調整區域,趨勢結束的機率就大大增加。

這裏並不能說的太絕對。

一是因為在較小的時間周期上,價格波動的隨機性較大,更容易出現有效調整區域失守,而趨勢並未真正結束的情況。

二是因為趨勢的轉折既可以是反轉,走出新趨勢,也可以是陷入區間整理。

一波好的趨勢行情,通常會出現數個有效調整區域。這些有效調整區域沿趨勢方向依次提升或下降。如果趨勢強勁的話,相鄰的兩個調整區域距離會較遠,隨著趨勢衰弱,相鄰的調整區域也會越來越近。

內容比較多,我就不總結了。

附原文連結:

我是如何使用均線的,了解一下

均線的斜率以及由其演繹出的交易策略

最近匯總了關於均線的歷史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選連結閱讀:

關於均線的歷史文章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