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人工智慧正在邁向技術奇異點嗎?如果是,這對人類是好事還是壞事?

2016-04-16知識

我覺得關鍵是人類連智慧是怎麽回事都沒弄清楚,就研究人工智慧還是太急躁了。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問題是只見過豬跑你是不知道豬肉是什麽味道的,遑論人造豬肉。即使是研究飛鳥來制造飛行器,也可以說飛行器的飛行原理本質與飛鳥相同;而脫離對 人類智慧的研究去研究強人工智慧則有點像無本之木了。


智慧在人類看來是一個黑箱,電腦也可以當做一個黑箱。高中物理就學過黑箱電路的判斷吧?我們打不開黑箱,但是我們掌握了黑箱輸入輸出的關系,就能重造黑箱的電路——即使電路不是完全相同的,也可以產生相同的表現。


基於這個原理,天真的電腦科學家們認為,既然智慧是一個黑箱,電腦是一個黑箱。智慧這個黑箱是我們不能了解的,而電腦這個黑箱是我們了解的。於是我們如果掌握了智慧(比如人類智慧)的輸入集,再加入一個對應關系,使之對映到對應的輸出集,這個事不就解決了??


這麽直接的目標似乎很適合電腦實作呢。所以第一代人工智慧的大牛們,欣喜於當時已經取得的成果,樂觀地作出如下的估計(摘自維基百科人工智慧史):

1958年,H. A. Simon,Allen Newell:「十年之內,數位電腦將成為西洋棋世界冠軍。」 「十年之內,數位電腦將發現並證明一個重要的數學定理。」

1965年,H. A. Simon:「二十年內,機器將能完成人能做到的一切工作。」

1967年,Marvin Minsky:「一代之內……創造‘人工智慧’的問題將獲得實質上的解決。」

1970年,Marvin Minsky:「在三到八年的時間裏我們將得到一台具有人類平均智慧的機器。」

本來的估計是到現在這個時候,我們人類早就每天歡樂地玩耍了,勞心傷神的活都交給電腦了。結果除了產生了幾個電腦象棋冠軍外,在其它設想方面沒啥太多進展。為什麽呢?

之前講過,如果掌握了智慧的輸入集和輸出集,找到對應的關系,就能交給電腦去做——比如手感到燙作為輸入,縮回手來作為輸出,對應關系是因果:如果手感到燙,則縮回手。這個問題細分下來,就有:如何把知識(手感到燙,看到一棵樹,讀到一個文件,聽到一段聲音等等)表示成電腦辨識的輸入集?如何認定某個特定輸入集產生怎樣的輸出集?以及,如何確定這個對應關系?

冷靜下來一思考,我們就發現:輸入集是幾乎無窮的;就是說幾乎不可能把現實世界完全投射到電腦當中。輸出集也是無窮的;因為輸出集也對應於現實世界。而對應關系,則是無窮的無窮次方,因為輸入和輸出都是無窮的。

還有,人類的感情,比如喜惡,哀怒,以及自我意識這些人類自己都沒有弄明白的東西,又如何教給電腦呢?

即便以人類掌握的知識來解釋客觀世界,得到有窮的知識集合,這樣的集合對於電腦來說也是無法想象地大,以至於任何現有技術無法儲存這些數據;而要以此產生輸出,需要的計算能力也是大大超出現有技術的極限。更要命的是如果數據都要依靠人類來輸入,那麽何時才能搞完呢。

於是各個子問題就產生了。比如知識表達,即如何把客觀世界反映為電腦數據;比如機器學習,即如何投入少量的人工幹預,甚至不敢於的情況下,讓電腦能夠學習到相關知識。

在此特地要介紹一下人工神經網路,因為是最近比較火,套用比較廣泛的技術。

人工神經網路實際上就是要電腦經過人類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自動建立輸入與輸出之間的關系。我們人類要做的就是給出輸入和輸出數據。

比如,我拿著一本書放在電腦網路攝影機前面(輸入),告訴電腦:這是書(正確的輸出)。電腦會在網路攝影機拍到的畫面,和話筒收到的聲音訊號之間建立方程式,使得輸入的畫面經過計算,產生輸出的聲音。經過多次訓練,電腦就能建立一個方程式,方程式左端輸入訓練過的所有書籍圖片,右邊輸出「書「的語音。我們希望這個方程式在多次訓練後具有普適性,使得它對任何書籍都有鑒別能力。

這個神經網路的技術,已經套用到了圖片辨識(比如搜圖),手寫辨識,語音辨識,預測等等領域。看起來似乎挺智慧,但是這個技術的每一次套用,都需要人類為其設計配套的神經網路,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有些大規模的,復雜的問題,如何用神經網路求解,仍然是嚴峻的課題。因此雖然技術是好,但是離人工智慧還是南轅北轍。

結論就是: 弱人工智慧套用廣泛,發展也比較快,但是弱人工智慧的和不是強人工智慧。而強人工智慧,像人類那樣的智慧,依舊是一籌莫展。

樓主的提問嘛。簡單做以下回答吧:

除了圖靈測試,還有哪些得到業界認同的人工智慧的測試手段或判定準則?

由於人類對於智慧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因此對於判定人工智慧還是缺乏有效的手段。電腦透過圖靈測試,目前看來只是在模仿飛鳥的路上翅膀扇得更快罷了,離飛機還差得遠。而此次透過圖靈測試的電腦,實際上是在極其寬松的判定條件下透過的(模仿非英語母語的烏克蘭13歲少年,只騙過30%出頭的人類)。而如果我拿著simSimi小黃雞去我老家山村做圖靈測試,得分恐怕也會比這個高一倍。因此圖靈測試並不是一個嚴格判定人工智慧的測試方法,人工智慧也沒有明確的定義,而且圖靈測試對人工智慧的判定在業界也有相當的爭議。比如這個:中文房間


現階段,不確定性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進展如何?


這個我不太了解,但是你給的那篇paper我倒是通讀了一下。似乎目前的研究還是集中於如何「模擬」真實世界的不確定性,而不是電腦本身的不確定性。就像電腦無法產生真正隨機數一樣,當前電腦的本質是確定狀態之間的轉換而已。


互聯網和腦科學的交叉是不是已經成為了研究熱點?


沒有讀過相關文獻,不過如果你指的是人工神經網路的話,確實很熱門。


怎麽看待人工智慧的人格特質?


人工智慧還沒有實作,現在考慮這個問題還是有點早了。看都還沒看到,何談看待呢?現在談看待,也無非只是想象而已。


人工智慧可以發展出意識和自我認知嗎?擁有意識和自我認知的人工智慧結合網路和自動化控制,是否可以具備新陳代謝和自我復制的能力,可以認定為智慧生命?


我的觀點是以現在的電腦結構和原理來說,不能。


如果人工智發展出了意識和自我認知,從倫理和技術出發,人類會如何處理和它/他的關系,絕對支配?平等互助?還是淪為附庸?


同上上個回答,現在談這個只是空中樓閣罷了。


剩下的問題實在超越理工學術的範疇了,無法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