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是不是大多數男生最愛的永遠是初戀,這是為什麽?

2020-08-13知識

因為初戀往往是還沒有一起走到最後的那個,而 人總會對尚未完成的事物念念不忘 ;如果初戀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努力做什麽事而分開的,或者分開時還有什麽話沒來得及說什麽事沒來得及做,那這種念念不忘會更深。

但是,如果多年以後能再遇見,也許這種念念不忘就能畫上句號,走下心頭,不再被記起。

(就像被施了遺忘咒)

事實上,這種仿佛縈繞著千百縷情思和愁緒的「浪漫」並沒有多神秘,更不一定是愛,心理學上的「 蔡加尼克效應 」就可以解釋。

蔡加尼克效應:才下手頭,也下心頭

人們對於未完成的任務會記憶得更加深刻,而對於那些已經完成的任務,會更易遺忘。

俄國心理學家蔡加尼克最先提出了這個猜想,並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來驗證它。他首先給被試布置了各種各樣的小任務(例如根據顏色串珠子、演算數學題、說出以A開頭的城市名等等)。在實驗中,每個被試會接受15-22項任務,其中一半的任務允許被試完成,而另一半的任務則會被實驗者中途打斷,打斷的方式是讓被試轉而去做另一個新任務(每個被試被打斷的任務有所不同,以此來確保每種任務被完成和中止的次數相等)。在實驗結束時,實驗者會臨時要求被試回憶所有做過的任務並記錄下來。

結果發現, 在被試回憶起的所有任務中,未完成任務數量幾乎是已完成任務數量的2倍,也就是說,被試對未完成任務的記憶比已完成任務更為深刻 。蔡加尼克又進一步發現,那些在最後關頭被打斷的任務更易被記住,要比任務開始後不久就被打斷的回憶程度更高。

在幾十年後,Savitsky等人(1997)透過實驗再次發現了蔡加尼克效應。研究者讓參與者寫下3件後悔做過的事情以及3件後悔沒有做的事情,並在幾周後令他們重新回憶自己寫過的事情。結果清晰地表明,參與者對後悔沒有做的事情記憶得更為清晰。也就是說, 因無所作為而產生的遺憾要比行動後所產生的遺憾更加記憶深刻

還沒有走到盡頭,我怎能忘記你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在記憶的24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但這卻難以解釋在相同時間內,我們為何對未完成任務遺忘得更慢。心理學家勒溫提出了新的觀點:用 動力學理論 來解釋蔡加尼克效應背後的原因。

我們對沒有走到最後的初戀念念不忘、幻想有機會再見面再把話好好說完,就像我們在考試還沒有到來前祈禱「考的都會,蒙的全對」、期望得到一個好的成績。 這種需求打破了之前維持的心理平衡,使得我們的心理環境中產生一種張力 這時的你就像一支拉緊的弓箭,時刻警示著自己「不要遺忘」。但如果任務完成,或是心理上認為這件事情已經做好了,弓上的箭就飛了出去,張力也就此釋放。

而一旦真的再次跟她見面說完話,就像考完試一樣,你並不是突然變得「健忘」了,而是釋放的張力系統讓你不再執著於記住那些知識。這種張力系統會無形地影響著我們的各種記憶。

同樣的,那些沒有好好說再見的人、尚未完成的事情, 使得我們的張力系統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我們反反復復回憶起那些錯過的瞬間。

當然,這種掛念也非無法克服。 未完成任務的情結可以讓人時刻惦念,從而維持興趣,保持積極性;那如果想要遺忘,就給它一個結束的儀式,或在心理上給它一個「已結束」的暗示,然後把這件事視為已完成的任務。

有些人的出現,也許僅僅是為了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跟你走過那一小段路,所以在心理上給它一個結束,然後不再掛念,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調節好心裏的那個張力系統,別被留不下的牽住,也別讓該留下的溜走。

參考文獻:

[1]邊玉芳. (2012). 未完成事件在記憶中的妙用——蔡加尼克效應實驗.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 30-31.

[2]Seifert, C. M.,& Patalano, A. L. (1991). Memory for incomplete tasks: A re-examination ofthe Zeigarnik effect. Erlbaum.

[3]Savitsky, K.,Medvec, V. H., & Gilovich, T. (1997). Remembering and regretting: thezeigarnik effect and the cognitive availability of regrettable actions andinactions.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 (3),248-257.

作者:melo0dy

相關原文:在交卷的那一刻,我就把腦子裏的知識也一並交上去了 | 什麽是考後健忘癥?

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ID:bnupsychology)」,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出品,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微信後台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