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現在爛片橫行?

2018-03-05知識

怎麽區分爛片?

現在的年輕人挺幸福。

他們沒有感受過被綜藝電影支配的恐懼,兩三天,五六天就可以拍成一部電影。

如票房七億的【爸爸去哪兒】,票房四億的【奔跑吧兄弟】,票房三百萬的【中國好聲音】,票房一億的【極限挑戰】。

這些綜藝電影無一例外都是爛片,就連頗受好評的真人秀【極限挑戰】改編的電影也逃脫不了這個魔咒。

幸好這股歪風邪氣停在了2016年,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境界,即如何區分爛片?

一看導演。

八九十年代的王晶還值得期待,有【鹿鼎記】、【九品芝麻官】、【賭神】等經典影片。

可是進入21世紀後,只要是王晶導演,有一部算一部,基本都是爛片,如【澳門風雲】系列、【王牌逗王牌】等。

從2000年到2021年這21年間,王晶導演了幾十部電影,可是評分過7分的只有一部,那就是水準之上的【追龍】。

這樣的王晶,他導演的電影有什麽可看之處?唯一替他洗白的情懷也被他的那些爛片消磨得差不多了。

接下來是郭敬明。

小四的電影還用評價嗎?一坨剛剛來到人間的翔都比他的電影有看頭。

王晶至少還知道自己的電影是爛片,郭敬明卻不自知,還以「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他存在」詭辯。

這句改編自黑格爾「存在即合理」的說法,初聽會覺得很合理,甚至也一度想為郭敬明發聲。

其實經不住琢磨,「存在即合理」前提是理性存在,可郭敬明的電影別說理性看待,就算感性也很難壓住脾氣。

作為第五代導演,陳凱歌真的令人惋惜。

以前的陳凱歌可謂是天之驕子,一副大師風派,出手就是佳作,如【黃土地】、【孩子王】、【霸王別姬】等。

可是現在的陳凱歌似乎總有一種趾高氣揚的氣質,擺出一副藝術家的姿態炮製精心設計的爛片。

面對陳凱歌需慎重選擇,因為他總想著搞一些曲高和寡的東西,以為自己寫了一篇詞藻華麗的散文詩,實則狗屁不通。

大部份演員轉型的導演,純屬玩票性質,對電影沒有一點敬畏心。

如包貝爾,很難得,無論做演員還是做導演,只要他是主演或導演必然是爛片,幾乎沒有冤假錯案。

如鄧超,不演喜劇的鄧超是個好演員,但是成為導演後就成了爛片代言人,尤其是跟俞白眉合作的喜劇。

二看演員。

亞洲第一男團DYS德雲社已經完全取代Happy family快樂家族,成為爛片界的霍格沃茲學院,蒙古海軍司令的女婿於謙除外。

郭德綱、嶽雲鵬、張鶴倫等人參演的電影基本都是爛片,甚至連一部好片都挑不出來,這種爛片率讓人詫異。

黃曉明演過好電影嗎?

演過,如【風聲】、【中國合夥人】、【葉問2】、【無問西東】,但也僅限於這四部電影,剩下的由他主演的電影都是爛片。

所以不要相信黃曉明近幾年行銷的人設,拍那些爛片是為了還人情,實則是從他開始拍電影到現在就沒有演過好片。

總不可能他剛進入娛樂圈還沒有什麽名氣的時候就開始還人情吧,娛樂圈的事情真的經不起細琢磨。

不過,黃曉明也意識到自己的爛片過多,開始有意識地挽回口碑。

本來黃曉明的老婆楊穎也可與他並列,只是Angelababy已被電影圈退貨。

未來兩三年的影視資源都是電視劇,只有一部名為【太極3】的電影,但上映時間預計是2028年。

估計這部曾經被華誼寄予厚望的太極系列不會再有第三部了,因為前兩部爛到極致,票房沒有激起半點漣漪。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經常在綜藝中出現的演員,包括但不限於李晨、鄭愷等人。

以及80%的流量偶像,包括但不限於一代流量、二代流量、三代流量,和那些女流量偶像。

至於他們的名字,想不起來就別想了。只要長相偏陰柔,一大把年紀還賣萌,裝不懂,那就是他們了。

若是實在想知道他們是誰,可參考最近上映的群像主旋律電影和電視劇中的年輕演員,他們的粉絲會對號入座的。

現在的成龍、沈騰、吳京。

成龍大哥的偉大無需贅述,只是現在的他主演的電影基本上沒有好片。

至於沈騰和吳京,得看含騰量、含京量的多少,如【日不落酒店】、【溫暖的抱抱】、【一百零八】。

三看電影型別。

以國產電影來看,魔幻片、科幻片(【流浪地球】除外)、青春片、恐怖片這些型別的電影幾乎就是爛片預定。

如【封神傳奇】、【阿修羅】、【上海堡壘】、【同桌的你】、【如果聲音不記得】、【筆仙】等。

四看海報+看預告片+劇情簡介。

凡是海報風格是柔光、美白,像女生自拍一樣,滿滿的朋友圈風與暴發戶土豪金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爛片。

現在的制作方都比較重視預告片的剪輯了,單純看預告片已經不容易一下子區分爛片,好片了,需與海報,劇情簡介搭配才行。

如【人在囧途】,海報透著一股網大氣息;【唐人街探案1】,海報就是過年貼的「福」字。

反觀【無極】、【道士下山】,包括郭敬明的【晴雅集】海報做得都不錯,電影則是爛片。

【你好,李煥英】的預告片看起來老梗彌漫,強行搞笑,可是成片卻品質尚可,而【秘密訪客】的預告片迷霧重重,成片卻故弄玄虛。

所以看海報+看預告片+劇情簡介這一招並不適合所有電影,得視情況而定。

五看前期宣傳。

若是宣傳側重演員多敬業,拍攝多辛苦,投資有多大,大機率是爛片,如彭於晏的【熱帶往事】。

如果按這些方法辨別,國產電影就沒有好片了嗎?也不盡然,因為現在的制作方變得特別精,不會讓人一眼看出爛片,很多時候都要多種方式結合在一起才行。

再者說電影是私人向的東西,別人的建議只是參考,也不盡是對的。

有些人看電影是看明星,有些人看電影是消遣,有些人看電影是看劇情,有些人看電影是看特效,有些人看電影是看是不是國外的。

每個人的出發點不一樣,對於電影的評價便不一樣,所以無所謂好壞,只在於值不值得看。

畢竟文化的選擇有高下之別,因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