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道理都懂,然而執行力差」的現象如此普遍?

2016-09-05知識

以下是更新內容:

首先這個問題的前提「道理我都懂」就是值得懷疑的。意識到自己不懂,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稀有的能力。


在「理解型」的任務上,學生們表現出高估自己的現象——學生們常常以為自己理解了他們閱讀的內容,但是在提取具體的資訊的時候卻往往低於預期(Chi,2000)。一項對閱讀理解的研究表明,學生如果在閱讀理解的元認知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即他們對自己理解多少把握得越準確,他們在測試中就越能獲得更高的分數(相關度為+0.43)(Maki & Berry,1994)。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這種現象——在試卷成績出來之前感覺自己都對,但是出來之後發現自己有那麽多錯誤——那麽你也許需要在元認知方面加強訓練,許多時候,那些能力不足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裏有不足。



為什麽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理解力呢?從邏輯上來說,要想明白自己不懂,需要很多條件:


首先,你要有「更新原有認知」的動機。註意,這裏是「原有」,許多人都有更新他們「未知」的沖動,但是在「已閱讀過的資訊」、「已學習過的技能」上,許多人是不願意去看第二遍、去改進的。這種動機上的不足,繼而會養成習慣性厭倦——一看到看過的東西就煩、就跳過。越是沒有「更新原有認知」習慣的人,當然也越會覺得自己的初始理解準確性比較高,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有看到更好的認知方式的可能性。


其次,你得明白「更」正確的理解方式是怎樣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經歷一個「認知的上升期」,即發現自己原來的認知是存在改進的地方的——許多人有動機,但是發現不了自己認知上的盲點,因為他們的資訊太窄、批判能力不夠。


除了動機、認知習慣和能力外,要想明白自己不懂,你還要學會去「評估自己的認知」,這才是最根本的東西。可以說,前面的這些元素都是「元認知」不足的副產物而已。


元認知是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認知, 元認知的實質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當我們評價自己的認知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具備了初始的能力,因為許多人在很多情境下並不會意識到要去評估自己的認識本身。但是要具備充分的「元認知」的習慣,需要我們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思維、即時監控自己的思維。



以下是一個案例,可以加深我們對這個「元認知」的認識。


著名的「刻意練習」理論強調在「學習區」進行學習,而不是在心理的「恐慌區」和「休閑區」,即采用合適的難度來控制焦慮感來達到更好的學習狀態。但是這種學習方法更根本的地方在哪?它要求學習者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更好的知覺,而這才是關鍵所在、本源所在——你需要註意到自己的情緒變化,評估情緒的層級,對情緒有更好的調節能力。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有著更好的了解,再加上這些額外的理論,使這些針對自己的監控數據變得有意義,他就能更好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以下是一些問題,可以幫助你評估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充分地理解了這篇答案,但是下面的許多回答你都答不上來,那麽也許你的元認知還不是特別好(具體情況可能還會更差一點,因為在我已經提示了考驗元認知的前提下,大多數同學會略微低估自己的原有認識):


1、這個答案論證的觀點和我們從小到大說的「滿桶水不響,半桶水響叮當」有相似和重合之處,我相信幾乎所有的中國小孩小時候都被教育過「虛心才能學得更好 」,但是為什麽最終你沒有把這些話奉行到最後呢?這個答案和傳統的教導,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2、什麽是元認知?你能舉個動用元認知的例子說明你對元認知的理解嗎?


3、我們為什麽會高估自己的認識能力呢?



——————原有內容分割線(其實原來的也不錯)

我的結論是:盡管你看了那麽多教你提高執行力的書籍,但是仍然無法做到,那是 因為你的大腦還沒有準備好。


—————

道理明白的那一瞬間,感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感覺自己以往都白活了,但 「明白」這件事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短時記憶 ——就像電腦裏不斷使用的記憶體,數據不斷地在裏面被執行和擦除—— 短時記憶需要變為長時記憶才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實質性的改變

具體到生物學:短時記憶只會在突觸功能上發生改變,即「突觸聯系的強化或弱化」,它也許持續幾個小時就結束了;而 長時記憶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大腦結構性的改變,即大腦產生了新的蛋白質和突觸,會產生「解剖層面的改變」。


上述圖片中,左邊的短時記憶並沒有驚動到細胞核,一旦神經傳導物質消耗完畢所有一切將回歸原位;而長時記憶的構建需要細胞核的參與,產生新的物質來提供 新的突觸的生長 ,從而在結構上根本保證我們能夠對某些行為的執行作出快速反應。

心理學家漸漸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心理過程實際上是生物學問題。

你的行為是大腦無數神經元的綜合計算的結果,你在某方面上的神經突觸越多,你作出這種行為的傾向權值就越高。 執行力只有內化成更加優秀的大腦結構才能給與我們實質上的保證,任何短暫的道理的明白都不足以替代長時記憶產生的這一過程。

企圖用幾分鐘的道理明白來使你達到質的改變是不現實的,整個過程必須要有是實實在在的生理基礎。所以,我絕不相信有什麽能讓你馬上發生質變的理論,包括「意誌力」這本書,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我認為相當精妙的理論,都不能給予你任何太多實質性的改變。

為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若幹個小結論:

道理的深刻理解是有必要的。強烈的情緒能夠產生足夠多的物質對抗某種抑制長時記憶產生的蛋白,從而突破閾值使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 。換而言之,你對一個執行力理論的感悟越深,你對某件你做成的事情越感到驕傲,你得到的執行力方面的突觸就越多。具體到生物學,科學家們發現,在突觸中,如果一次性過量的cMAP湧入,就會啟用長時記憶中的突觸的新生,換而言之,我們可以不需要重復的刺激,而是一次較為強烈的刺激也能激發長時記憶。

重復對於長時記憶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 。重復,仍然是形成長時記憶的最普適的方法——為了突破長時記憶的閾限,反復練習必不可少。不要驚訝於時間給你帶來的生理上的改變,哪怕是一個基本的動作,如早起、疊被子,都在你的身心上刻下長時的痕跡。前些天我拜訪了一位在部隊待過兩年的同學,他能每天不論室友多吵、寢室燈有多亮,一到11點準時睡覺,所有一切必須井然有序,和另外三個室友蓬亂的桌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給我的震撼很大,因為我此前從來沒有這樣鮮活地感受到:一個人,竟然能如此嚴格規律地行事。

(值得註意的是,重復也許會引領我們走向更穩固的美好,也會導致更加難以改變的困境,換句話說, 重復,決不能以一種毫無反饋和改進的方式進行。 一開始的錯誤很可能會一直困擾著你,同樣是重復,有人變成了「路徑依賴」,有人變成了「習得性無助」,讓人不禁感嘆命運的累加效應。)

另外, 20歲也許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是控制力發育的關鍵時期 。我們大腦的前額葉控制著我們的許多執行力方面的能力,而這方面的大腦成熟一般比較晚,一些研究發現,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自我控制方面存在缺陷是由於前額葉的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大腦的發育一般有黃金期,錯過了這些時期想要彌補就比較困難。如果我們能在這個時期有意地訓練自己的執行力,即增強大腦在這方面的突觸數量,將使我們收益一生。

——————

道理無法改變執行力弱這一事實,還因為有關執行的知識更多的是一種 「內隱記憶」 的方式存在,這從根本上切斷了從「道理」的理解來增強執行力的可能性。

為什麽執行力的培養無法被間接學習替代?因為我們的行為是由 「雙重態度系統」 決定的,不僅包括受意識控制的態度,還包括 無意識的計算 (Wilson,2000)。無意識的神經結構與重復行為密切相關,並且累不開時間的累積。

內隱記憶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無意識加工」,而無意識加工只會顯示我們應該做什麽卻從不告訴我們為什麽,並且 我們的意識很難控制無意識的計算過程 。「在意識的底下是我們無法覺知的計算,它時不時把結果顯示在螢幕上,卻從沒有過程。」 內隱記憶區別於外顯記憶,無法被意識提取,但是它卻一直以一種「無法用意識控制卻又十分完善的方式知道我們的行為」。 如果你不相信無意識的力量,想想你無法戒掉的一些癮,你也許就不會這麽快地下結論了。


因此,執行力必須像一種「動作記憶」那樣成為我們的本能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描寫自己的一段經歷感受:

「期間也有不願意去的時候,但是我知道那只不過是我的大腦的想法,而不應該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識到這個,就不存在什麽掙紮,直接從家裏出發,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但是雖然我也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麽我還是做不到? 實際的執行感受和「知道這個方法」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我的感受是,盡管我明白我應該這麽做,但是出於某種不知名的力量,把我拉向了某種選擇——你雖然知道你的大腦往往傾向於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但你就是左右不了你的行為,這一躍才是最為艱難的。

因為我的大腦缺乏某種我不知道的記憶,而這種記憶對於執行來說至關重要。 這也是為什麽「成功的經歷」對於執行力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僅在於信心層面,而在於深層次的大腦的結構——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完善和固化你的大腦神經網路結構,你會更加地熟悉這種執行下去的徹底的感覺。

為什麽許多人都通曉執行力的精髓,而你聽了他們的話,卻仍然止步不前呢? 正是因為執行力是一種內隱的記憶,它綜合了許多當事人自己的經歷,並產生了與之對應的大腦結構改變,使相應的回路越來越通暢。

劉未鵬在他的【暗時間】裏講到,許多時候我們只需要熟悉這種「硬著頭皮」做事的感覺,令他感到意外的事,執行力就是如此之簡單的事情。但是為什麽你仍然做不到呢? 因為這種感覺,它並不是你的,你的頭腦中並沒有與之對應的生物結構,它就像一顆基因優秀的種子,還沒有在你的頭腦中生根發芽,又哪來的改變呢? 道理也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相應的成長還需要後續的澆灌和時間。

在意識如何影響無意識層面,人們還所知甚少,人們也不是很清楚「自我暗示」和「自我應驗」是如何影響無意識的加工的, 似乎信仰具有某種超越意識的作用 。我們看到,天才的最終形式無一例外都是「信仰」,無論是宗教的還是價值觀的,信仰具有比一般道理更持久的動力。

總的來說,內隱記憶和你「知道這個道理」非常不一樣,內隱記憶的積累依賴於大量的實踐帶來的大腦結構的變化。所以我對執行力方面的「間接學習」報以懷疑——人不可能單純透過書面的道理而帶來任何實質上的執行力改變,就像你不可能透過別人的成功而讓自己變得自信, 執行力必須是你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記憶。

———————

最後,要說這篇文章能給你什麽直接的改變: 它只是讓你對自己保有更多的耐心和謹慎 ,當你急不可耐地想要有執行力的提升,卻一次次地被挫敗籠罩時,它會告訴你:

多給你的大腦點時間,它在努力地改變著呢,執行力需要的只是一點一滴的任何形式的成功而已。

————

後記:

這個問題自打我開始回答知乎問題的時候就開始關註,但是我一直遲遲沒有動筆,因為我覺得它太頑固、太抽象、方法論太多。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地擴充方法,不斷地尋找,用自己最坦誠的方式去實驗(那意味著:當我失敗時,我必須接受這種失敗,接受那個意誌力薄弱的自己)。

我也許不是那些能夠用實際的成就來當做資本來回答你們的答案的那種人,但真正做到的人,卻不一定能知道他們為什麽能做到。我擅長的,只是把一些基本的事實呈現給大家,因為我明白, 人生的絕大多數決策都是在資訊不充分的情況下作出的,我相信每一個基本但充滿了解讀可能性的事實給人帶來的巨大作用。


—————

註:圖片來自於【追尋記憶的痕跡】P184,一本很好的關於記憶的科普書籍,該作者在2000年因研究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的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獎,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