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終於找到便宜且基本無缺陷的電視了!——雷鳥75S545C簡評

2021-11-18知識

最近家裏新房子蓋好了,我手頭比較緊張,買不起太貴的電視,就找朋友要了一台雷鳥75S545C給爸媽用,順便水下這篇文章。

雷鳥是TCL的子品牌,就像紅米G筆記本比小米Pro X價效比高得多,雷鳥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後,現在的部份產品也已經頗具價效比了。比如75S545C,雖然便宜,但是效能和使用體驗都不錯,比我一開始想象的要強不少。

這台測完後就裝爸媽臥室了,我打算自己再買一台一樣的,作為該價位區間的標桿產品,來和未來其他產品進行對比測試。

在7499(目前活動價6999)的價位中,雷鳥75S545C可以算是參數強大、價效比驚人了。效能參數相似的其他75英寸電視,都會比75S545C貴很多。

雖然實測也發現很多不足,但是看在價格的份上,都能容忍。

一,基本參數和外觀

雷鳥75S545C基本參數:75英寸,HDMI2.1,4K 120Hz,VA面板,120控光分區,官標94% DCIP3覆蓋率和750nit (請註意,官標往往不同於實測),4+32GB,支持杜比視界/杜比音效。這些參數單獨拿出來的話,並不會顯得特別強大,但是他們全部出現在一台7499(6999)元的75英寸電視中,就顯得非常可貴了。

參數雖然給力,但是雷鳥75S545C在外觀上並沒有可圈可點之處,電視的正面、側面和背面都顯得中規中矩,缺乏亮點。外觀設計上自然也比不過其他昂貴的高端電視,甚至不如一些同價位的競品,雷鳥75S545C的顏值基本上和四五千的電視齊平。

整機外觀上唯一稍微能看的就是金屬腳架和金屬邊框了。

背面實在太難看了,被小米77 OLED那種高貴的玻璃背面吊打。不過,吐槽歸吐槽,作為消費者,我並不想為了好看的背面多花一毛錢,因為平時根本不可能看到背面。

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是雷鳥75S545C把外觀做的很漂亮,成本必然會上去,這部份成本都會轉移到售價中,因此價效比會降低。作為一款以價效比為核心賣點的產品,采用這種便宜的外殼,應當是合理且必然的。

二,優點

2.1 高亮度

雷鳥75S545C是少數價格不貴還敢拿亮度作為賣點的電視,大部份8000-9000元的75英寸4K 120Hz的電視都不會在商品文案中介紹自己的亮度參數,不講亮度並不是因為亮度不重要,而是這個價位的絕大部份4K 120Hz 75英寸電視的亮度只有可憐巴巴的五六百nit,比如海信75E7G,索尼75X85J等,他們的色彩雖然也很好,但是低亮度嚴重影響了HDR效果。當然,貴點的電視,就很可能拿亮度作為賣點了,比如海信17000元的75U7G PRO就宣傳了1600nit的超高亮度(實測大概1300nit多)。

雷鳥75S545C官標亮度750nit,按照行業慣例,亮度總得註點水,所以實測應該是小於700nit。然而,雷鳥75S545C卻很誠實,不玩套路,它在不同峰值下的實測HDR亮度為:
5%峰值亮度751nit,10%峰值亮度829nit,25%峰值亮度858nit,50%峰值亮度719nit,75%峰值亮度604nit,100%峰值亮度587nit。

為了和顯視器統一,我就采用10%峰值來作為參考,認為雷鳥75S545C的峰值亮度為829nit,大於官方宣稱的750nit,也遠超同價位其他4K 120Hz 75英寸競品。

連線台式電腦後,測得最大SDR亮度為588nit,也遠超競品。此外,對比度最高位7990,也非常優秀,高對比度是VA面板的重要優勢。

超高亮度和超高對比度,使其在HDR和非HDR下,都能有極好好的明暗表現,也能讓畫面整體更加飽滿且真實,暗處細節更加清晰。也為拍照帶來了難度,畫面太亮了動不動就曝光,哎。

亮度和色域是我最關註的參數。對電視而言,無論畫質芯片有多好,只要HDR亮度不夠高,HDR效果就不可能好。亮度不夠是目前絕大部份電視的通病。正因為雷鳥75S545C的亮度非常高,我才會給它很高的評價。

2.2 無廣告

良心 良心 還是TMD的良心!

2.3 不錯的色彩參數

電影模式測得98% sRGB覆蓋+ 77% P3覆蓋。

其他模式測得100% sRGB覆蓋 + 92% P3覆蓋。

92%的P3覆蓋率,比不上頂級LED電視,更無法和OLED電視相比,但是在同價位中也算是優秀的存在。

電影模式測得色準均值為1.96,官方宣傳<2,恰好踩著及格線。比上不足,比同價位競品依然能勝出。其他模式的色準就不測了,因為在非電影模式下,電視芯片都會對色彩智慧最佳化,導致色準測試失去意義。

2.4 輸入延遲較低,響應速度很一般

請註意區分,輸入延遲和響應速度(或者響應時間)是兩個不相關的概念。

輸入延遲是影像訊號從輸出源(顯卡)中出來,到顯視器/電視上顯示影像的過程所需要的時間。輸入延遲越高,畫面遲滯感越明顯。輸入延遲的高低對電影/視訊沒有影響,哪怕輸入延遲高達1000ms,使用者看到的依然是連貫順暢的影像。但是1000ms的輸入延遲會讓遊戲中充滿遲滯感,具體表現為,滑動滑鼠或者按下按鍵後,螢幕上的人物要過1000ms才能做出反應。

而響應速度指的是像素顏色變化的速度,一般用平均灰階響應時間這個指標來衡量。響應速度越慢,畫面中高速運動的物體就有越明顯的「拖影」。雖然較慢的響應速度會對電影/視訊等一切運動的畫面產生一些影響,但是一般人很難察覺到低響應速度帶來的拖影,畢竟電影/視訊中極少有真正高速運動的場景。只有在分秒必爭的射擊遊戲中才需要關註響應速度,因為這類遊戲中,畫面幾乎是一直處於高速移動狀態。

雷鳥75S545C有著非常低的輸入延遲。

4K 60Hz: 遊戲模式的輸入延遲13.2ms ,電腦模式58.3ms,除此以外的其他模式128ms

1080P 120Hz: 遊戲模式的輸入延遲5.2ms ,電腦模式25.9ms,除此以外的其他模式33.8ms。

(因裝置限制無法直接測4K 120Hz的輸入延遲,不過理論上和1080 120Hz的差距不會很大)

作為參考,優秀的遊戲顯視器的輸入延遲一般是4.5ms,所以雷鳥75S545C電視的5.1ms算是非常厲害,已經接近遊戲顯視器了。

不過,雷鳥75S545C響應速度卻很一般,遊戲模式下平均響應時間為22ms,除此以外的其他模式則為12ms。(因為電視都采用PWM調光,灰階波形非常復雜,響應速度很難精確測試,測試誤差甚至可能達到20%,所以上面的是響應時間數值僅供參考。而電腦顯視器則是DC調光居多,波形簡單,測試誤差大概能控制在3%以內。)

遊戲模式和非遊戲模式的響應速度都不算好,玩射擊遊戲會看到明顯的拖影。毫無疑問這主要是VA面板的鍋,次要是雷鳥自己的調教問題。

高響應速度和低延遲不可以兼得,一個變快另一個就要變慢,必須有所取舍。我的建議是, 只要玩遊戲,就務必開遊戲模式 ,遊戲模式響應速度雖然慢點,但拖影是可以忍受的,而其他模式的輸入延遲太高,會使得操作有明顯的遲滯感,具體表現就是「滑鼠不跟手,滑鼠移動總是慢了半拍「,嚴重影響遊戲體驗。 如果是看電影/視訊,遊戲模式響應速度慢會有極少的拖影,而輸入延遲對電影/視訊無意義,所以建議用遊戲模式以外的其他模式。

2.5 VRR可變重新整理率和ALLM自動低延遲

可以順利開啟G-Sync,可以過NVIDIA的鐘擺測試。

外接XSX可以自動低延遲。

2.6 杜比視界和杜比音效

低價位高參數的機器必然會在一些地方的縮水,我本來還擔心杜比視界會被縮掉,好在雷鳥還是比較良心,沒有在這裏動刀子。

三,其他特性

3.1 運動補償

中高端電視必備的特性!透過演算法進行插幀,把低幀數電影補成高幀數,讓畫面的流暢性大振幅增加,這是對觀影體驗提升最大的功能之一。

雷鳥75S545C的補償效果和其他4K 120Hz競品基本一樣,沒什麽特別之處。所以這個特性就沒有放到「優點」裏。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311183638925312

3.2 調到4K 120Hz基本不會模糊

基本不模糊意味著仔細看還是會有一丁點模糊,但是非常不明顯,照片不太能拍出來,比那些能夠明顯看出字型模糊電視要強得多。

3.3 控光分區

120個控光分區,比同價位的電視要多一些,但是比不上高端電視。

未開啟分區控光↓

(照片裏的藍色條紋是拍照裝置導致的。肉眼看其實是整個背景都有點泛白,實際上沒有藍色條紋)

開啟分區控光↓

圖中可以看到,鳥周圍光暈還是比較明顯,控黑效果遠遠沒有達到完美的境界。和高端的miniLED電視以及OLED電視還有巨大的差距,不過和同價位競品比,雷鳥75S545C的控黑效果至少可以算是第一梯隊。

3.4 畫質沒有明顯缺陷

雷鳥75S545C沒有偏色,暗部/亮部細節缺失的問題。

整體上飽和度並不高,畫面顯得比較樸實。

飽和度不像色域一樣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標準,飽和度高低和產品品質/效能好壞無關,主要由廠商的調色偏好決定。

經常和顯視器打交道的使用者(尤其是設計師)可能不太喜歡飽和度太高的畫面,過高的飽和度會顯得很假;而對經常用電視的使用者可能又會偏愛高飽和度的畫面,因為飽和度高顯得色彩更加艷麗,尤其是紅色會給人一種「嬌艷欲滴」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天天研究顯視器,我個人非常喜歡雷鳥75S545C的色彩,看起來非常真實。

我覺得藍色和綠色的圖比紅色更適合展示螢幕的色彩還原和最佳化能力。雷鳥75S545C在顯示綠圖和藍圖時的效果非常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只是我的個人感覺,無法作為效能好壞的判別依據,我認為判斷效能還是要以實測參數為準。

3.5 語音控制

可以聽懂方言,不過依然是雞肋的噱頭功能,語音控制遠不如按遙控器方便。

3.6 支持視訊語音

可以外接網路攝影機實作視訊通話,然而網路攝影機要自己買.....

雞肋X2。這個功能很多電視都在宣傳,不過我從沒見過誰用電視來打視訊電話,電腦和手機不香嗎?

四,不足

4.1 音質很一般

估計就三四千元電視的水平。官方介紹裏也沒說什麽特別的聲音技術。

4.2 外觀沒亮點

前文說過了。

4.3 可視角度不好

所謂有得必有失,VA面板雖然對比度高,但是可視角度確實不如IPS面板。好在這個缺陷的實際影響不會很大,沒有人會從側面以一個很刁鉆的角度來看電視。

如果非要二選一的話,我寧可舍棄一點可視角度去換來更好的對比度,高對比度才是優秀畫質的保障。

4.4 網路速率不足

wifi速度只有不到200M,有線100M,算是現階段電視的通病了。

總結

雷鳥75S545C的價效比實在太好了,出色的參數效能使其在和競品的對比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優秀的亮度使其顯示效果超過很多八九千元的電視。

雖然缺點也不少,但是沒有一個是致命缺陷。看在效能和價格這兩大優勢上,所有的缺點我都可以容忍。

我認為,雷鳥75S545C應該是一款可以無腦推薦和無腦購買的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