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豆瓣9.0,也很難觸碰關系的真實

2021-06-11知識

我第一次覺得「心理醫生」這個職業很酷,來自電影 【潮浪王子(The Prince of Tides)】

蘇珊是一位「心理醫生」,她為一位自殺未遂而住進精神病院的女生莎凡娜治療。過程中她逐漸發現,問題的癥結在於莎凡娜一段決口不提的童年記憶,於是她找到了莎凡娜的哥哥湯姆, 透過挖掘他們童年的故事,治愈了莎凡娜。

不僅如此,蘇珊還和哥哥湯姆墜入了愛河,成就了一段非常浪漫的愛情。

影視劇裏的「心理醫生」,像是一種「天才的象征」 ,總是這樣理智、聰慧。

既有一雙能洞察人心的雙眼,又具備著令人無法抵擋的魅力。但是,在我的大學課堂上,【潮浪王子】這部電影被當成了 心理咨詢的「反面教材」 講解,當時我就震驚了。原來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是不能談戀愛的,甚至「心理醫生」這種說法都是不準確的。果然,職場劇裏的職場都是騙人的。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那些影視作品裏「奇形怪狀」的心理咨詢師。 真實的世界,永遠比虛擬的劇情復雜得多。

誰會「愛」上心理咨詢師? 和【潮浪王子】裏的感情戲一樣, 香港電影【無間道】 裏,也有一段露水情緣。警察臥底陳永仁(梁朝偉飾演),被律政所強迫進行心理幹預,遇到了他的心理咨詢師李心兒(陳慧琳飾演)。一開始,陳永仁害怕自己在催眠過程中泄露了機密,各種搗亂,不配合治療。

後來,在李心兒的溫柔和包容下,他卸下了心防。

兩個人也慢慢產生了愛情的化學反應,在第N次咨詢時發生了關系。

事實上,「愛」上自己的心理咨詢師,不是一個罕見的事,知乎上關於這個話題的提問,已經得到了75.4萬的瀏覽量。

那麽,來訪者為什麽會「愛」上心理咨詢師呢?

這個問題,似乎不能用「愛」來回答。

來訪者對咨詢師產生「好感」,通常有以下兩種原因:第一種,因為感受到了咨詢師對自己的理解和無條件的接納,來訪者容易對咨詢師有好感。但是, 無條件的接納是咨詢師的工作,不是咨詢師的「愛」。

第二種是來訪者對咨詢師的敬仰和愛戀情感,從精神分析的術語來說,可能是 「移情」 :來訪者把過去者對一個重要他人的情感(很多和未被滿足的欲望有關),投射到了咨詢師身上。 如果是愛,那應該是對一個真實的人產生的情感,而移情只是一種情感的轉移。

因此,我們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的、咨詢室內產生的愛情,往往不是通俗意義下的「愛情」。

而這種「愛情」,也會對來訪者和咨詢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來訪者可能為了取悅咨詢師而費心,例如不敢談論對咨詢的不滿,輕描淡寫心中的矛盾、痛苦,或因為要見咨詢師而感到焦慮。他們也可能覺得,這個咨詢師就是「救命稻草」而不敢離開。

從很多公開的案例報告來看, 和咨詢師真的建立了親密關系的來訪者,往往在親密關系破裂後,感到後悔、自責,甚至喪失對別人的信任。

因此,心理咨詢師倫理中有明確規定:咨詢師不得和來訪者發生性或親密關系(romantic relationship,人與人之間所產生的緊密情感聯系,如戀人、同居和婚姻關系,定義來源於【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第二版)】)。這不但是在保護來訪者,也是在保護心理咨詢師。

圖 / 美劇【捫心問診】展示了咨詢師在來訪者想發展親密關系時正確的做法:明確拒絕。

「抱歉,我沒辦法給你咨詢」 作為一個心理專業的人,我經常能收到朋友這樣的微信: 「我最近有點焦慮,你給我做個咨詢吧。」 韓劇【西西弗斯】中也有這樣的場景描繪,精神科醫生書真是男主韓泰術的朋友,她不僅一直給男主做心理咨詢,還被男主要求「給自己開點藥」。

在咨詢關系之前,他們甚至還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曖昧關系。

觀眾可能會認為, 好朋友之間足夠了解、又彼此信任 ,這樣的咨詢關系不應該更有效嗎?

完全不是這樣。

心理咨詢中有一個規定叫作「熟人不咨」 ,即咨詢師和來訪者不可以產生除了咨詢關系之外的雙重/多重關系。

簡單來說,就是 咨詢師和來訪者必須保持「有邊界的關系」,這包括不能在咨詢前、或者咨詢後和來訪者成為朋友。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冷漠和不近人情,為什麽要如此規定?英國BACP(2015)的倫理框架的解釋是:「任何雙重或者多重關系都應該被避免,因為杜絕傷害來訪者的隱患,比任何眼前能帶給來訪者的好處更為重要。」

圖/ 美劇【醫院革命】中提到了心理咨詢的界限:「但為了讓我們的關系更有效,我們不能這樣隨意接觸,你懂嗎?也就是說不要松餅,不要免費的茶,不用過來打招呼。我指的是界線(boundaries)。」雙重/多重關系帶來的的隱患,對來訪者和咨詢師都存在。

1)日常生活的困擾: 如果咨詢師和來訪者是朋友關系,那麽在咨詢室外,就會經常出現不得不打破咨詢關系界限的事情,例如滿足Ta私下見面的要求,在與共同熟人的聊天中談到對方等等。

2)咨詢潛在的傷害: 咨詢師保持著客觀中立已然是需要努力才能做到,如果與來訪者是親朋好友關系,咨詢師便會不可避免地對來訪者有情感卷入、有個人需要(如希望來訪者持續喜歡自己)等等。這時,咨詢師將很難保持應有的客觀性及專業勝任力,這些都可能會妨礙咨詢師對來訪者做出最有利的幹預行為,甚至對來訪者造成傷害(Hill,2013)。

「邊界」是重要的,對來訪者來說,只有在充滿共情與接納、並且界限分明的專業咨訪關系中,我們才可以安全地探索自己的情感。 這是在「朋友關系」之下,所無法實作的。

「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咨詢師? 最後一個問題, 心理咨詢師自己本身的「心理不健康」,是可以的嗎? 美劇【醫院革命】中,精神科主治醫生 Dr.Frome 是個「老好人」。他不停地領養小孩,即使伴侶不願意;他把自己的鞋子給了流浪漢,如果不給,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壞蛋。

當他被要求「列舉三點自己認為自己不錯的地方」,他連一點都說不上來。

Dr.Frome 無法認可自己的價值,他知道這樣想「不健康」,但依舊無法停止。

事實上,「不健康」這個概念比較廣泛,每個人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自我價值或者親密關系, 即使職業是心理咨詢師,也同樣面臨這些困擾。 那麽,這些會影響到咨詢師的「專業性」嗎?這需要更深層次的討論。 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不會讓自己的「點」 (即生活中的困擾) 影響到自己的專業性,更不會影響來訪者。 但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咨詢師確實被診斷患有某種心理疾病,則需要暫停咨詢。是否會影響到咨訪關系,是由咨詢師的「督導」來判斷的。

圖 / 美劇【捫心問診】中,咨詢師保羅找督導師吉娜做督導。

什麽是「督導」?督導,就是站在咨詢師背後的人。

Bernard 和 Goodyear (1998) 這樣解釋了督導的概念: 督導,是一種由經驗更加豐富的咨詢師,對相比之下經驗不足的咨詢師的一種幹預。

不論是對倫理還是對咨詢品質,督導都是最有效的把關者。

研究證明,接受督導的個案比不接受督導的個案效果要好很多 (Bambling et al, 2006)。

Hawkins 和 Shohet 確定了督導過程在咨詢中的三個主要功能:

1)教育性的 接受督導為咨詢師提供了定期得到評估和反饋的機會,幫助咨詢師精進專業技能。

圖 / 美劇【捫心問診】中,督導師與咨詢師討論咨詢師的咨詢風格。

2)支持性的 督導師能夠與咨詢師共享兩難困境,處理來訪者給咨詢師帶來的焦慮、悲痛或者反移情。咨詢師在咨詢中可能感到挫敗,督導師的支持和鼓勵對咨詢師很重要。 3)管理性的

督導師可以根據咨詢師的勝任力情況,幫忙咨詢師探索可利用的資源。督導的目的,是讓咨詢師更好地為來訪者服務,因此處理咨詢師的「個人議題」並不是督導的主要內容。回到問題的最初, 如果一個咨詢師發現了自己的「個人議題」(生活中的各種困擾),則需要他自己去找別的心理咨詢師進行個人體驗和解決。

圖 / 美劇【醫院革命】中, Dr.Frome 向其他咨詢師尋求咨詢。其實,影視劇的形式,是認識一個行業或者一個職業非常好的途徑。

想當年顏值巔峰的木村拓哉,只要他演了什麽職業,當年該專業在日本的同年報考率就會大振幅地上升。

圖 / 木村拓哉主演的【冰上戀人】,我沒了。

但是,我們也要接受一種現實,那就是 影視劇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能對一個職業呈現百分百地還原。 你所接觸到的心理咨詢師,可能並不會像影視作品中那樣「神秘而多金」;而心理咨詢的過程,也並非很多影視作品呈現的那樣不靠譜。回到現實的世界,咨詢倫理就像是準繩,一根根準繩織就了一張巨大的網,保護著來訪者和咨詢師的權益。 而很多時候,只有在網中的我們,才擁有探索內在世界的百分百自由。

以上內容來自「簡單森林」療愈日心理劇沙龍活動,「簡單森林」是簡單心理旗下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如果你有情緒困擾、親密關系等問題,可以給自己預約一次「心理體檢」,我們將嚴格按照咨詢倫理,為你提供適合的心理服務:

中國心理學會,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第二版), 心理學報, 2018, http:// journal.psych.ac.cn/xlx b/article/2018/0439-755X/0439-755X-50-11-1314.shtml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Ethical framework for good practice in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2015

Bernard & Goodyear, Fundamentals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8

Bambling et al., Clinical supervision: Its influence on client-rated working alliance and client symptom reduction in the brief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on, Psychotherapy Research, 2006

Hawkin & Shohet, Supervision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An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 approach,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