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1,000,000個地球以六方密堆的形式堆成一個近球體,不考慮自轉,空間利用率74%,初始平均密度約4噸/立方米,半徑約70萬千米,剛好跟太陽差不多大。
這個「地球plus」的表面重力約為80個G。從一開始誕生,它就會開始塌縮,重力勢能大部份轉化為熱量,少部份轉化為向內運動的動能,迅速升溫。
假設均勻收縮的話,直徑減少十萬分之一時,表面每千克物質將釋放5.6兆焦的能量,足以把表面升溫到數千度。
當然,實際會發生的情形是對流和壓縮同時發生,核心密度急劇變大,外層密度反而因溫度升高和輕元素的外溢變小,形成熾熱發光的等離子「大氣層」。
高溫產生的巨大壓力暫時性抵抗著強大的重力,形成不穩定的平衡。 外面看起來,確實像是一顆「太陽」 ——當然,它不是一顆主序星。
重力分異會導致鐵等序數較大的元素沈入核心,形成一個巨大的金屬核(主要是占地球品質比例最大的鐵,以及一部份的鎂)。這顆金屬核不斷長大,最終將超過太陽的品質,形成一顆簡並態內核。
這個過程會釋放巨量的熱,能量以對流的形式向外傳遞。由於輕元素上浮,核融合很難大範圍發生,不會形成強烈的爆發,也不會失去太多外層物質。
簡並態內核形成後,會不斷吞噬等離子物質,釋放的能量會繼續加熱和支撐厚厚的外層。這個過程會很慢,經歷漫長的演化,等離子外層會越來越稀薄,在內核放射線壓的作用下體積變大,溫度變低,直到對可見光透明,暴露出內部核心。
剩余的內部物質總品質在剛剛跨過歐本海默極限的邊緣,所以在吞噬活動末期,將有可能形成一個黑洞。
「地球plus」的史瓦西半徑大約8841公尺(差不多剛好是珠峰的高度)。變成黑洞之前,它會釋放出2.7E47焦耳的能量,相當於太陽以現有強度燃燒22萬億年。顯然,由於真空放射線低下的傳熱效率,這顆「太陽」可以相對穩定地存在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