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感覺【三國演義】的謀略比【冰與火之歌】更厲害,而後者卻更殘酷?

2015-07-26知識

僅從「給讀者的感受」這一點出發,我覺得冰火比三國更讓人感到「殘酷」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寫作方式

冰火和三國的寫作方式,最大的不同在於 "視角「和」懸念「

三國演義的寫作方式像是鋪開一個大的沙盤,然後以上帝視角把各個部份的故事講給你聽,這種視角統一的橫向鋪開,實際上是來源於中國 古代紀傳體歷史 的寫作手法,在三國成書的年代這似乎是最成熟最先進的寫作手法,可以最大化地展現故事內容,但是文學經過快兩千年的發展之後,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的作家們都已經有了更多更吸引人的寫作手法。

比如冰火中采用的POV式的視角方式,這其實是帶著很濃重的DND群體創作風格,在這種方式中, 讀者並不是上帝視角,在某一章中,我們只能透過本章主角有限的視野來觀察這個世界。 所以從嚴格地來說, 三國是全知視角,而冰火是不斷變化的內視角 ,而眾所周知內視角的最大特色是可以進行大量的主觀心理描寫,這就是殘酷感的第一個來源: 所謂殘酷,就是內心美好的願望被冰冷現實撕碎的感覺, 冰火用內視角POV更好地表現了這一點。而三國一方面必須服從全知視角不能太多描寫心理活動的規則,另一方面秉承了中國史官那種心中不管多熱,筆下總是很冷的寫作風格,所以沒法更好地表現。

因此,我認為殘酷感來源於寫作手法,而絕對不是故事本身的原因,你說劉備用了一輩子追求的夢想,所擁有的一切:兄弟、領土和軍隊,就在那一年一下子灰飛煙滅了,他會不覺得殘酷?徐庶和龐統,兩個本來可以在群星中閃光的智將,一個就這麽讓余生都行屍走肉地度過,另一個生命戛然而止,他會不覺得殘酷?孫權明明知道他是家族中最不適合做領袖的人,可是牛逼的父親死了更牛逼的大哥又死了,他會不覺得殘酷?呂布的命運殘酷麽?賈詡的呢? 郭嘉(喵的我最喜歡他了!) 的呢?馬謖的呢?姜維的呢?

他們所遭遇的殘酷,或許遠遠超過史塔克們,只是沒有被表現出來而已。 誠然,人一輩子的悲歡離合,冰雪與烈火之歌,最後不過是在史書上留下的寥寥幾句。這,才是真的殘酷。

另一種差別,在於」懸念「的營造。在三國成書的年代,全世界的寫手都不太知道懸念怎麽玩,但是馬丁叔可算是玩懸念的集大成者了,這種差別有時候是能夠決定作品的品質與受歡迎程度的。

馬丁叔和其他所有懸念大師的故事展開方式,都是一定要讓讀者想象不到故事的走向,或者不給讀者足夠的資訊讓其能推斷出故事的走向,第一人稱、POV都是營造懸念的工具,和故事本身一起將讀者的感情推向大起大落。

而三國的作者像寫史書一樣, 誰在玩陰謀誰在玩陽謀誰在搞小動作誰準備用什麽方法去騙誰,都從一開始就告訴你,生怕你看到結局了去怪罪作者沒提前交待清楚,你說這懸念還怎麽玩 !若有人要投降,一定先說他商議投降,然後再出正式投降敵方的鏡頭。若有人要攻打別人,一定先寫半章原因,絕對不會突然就兵臨城下了(我記得只有呂布打徐州算是什麽鋪墊都沒做的)。至於故事中最牛逼的謀略,空城計也好,赤壁之戰也好,草船借箭也好,都特麽是從第一分鐘開始,兇手、兇器、動機、手法都攤給你了,生怕讀者智商不夠,沒法理解這些高大上的東西……(好吧,那個年代的讀者可能智商確實不夠)

我再舉個例子,比如赤壁,如果就不說別人,就用曹操的POV來寫,胸懷天下,大軍統率,一路披荊斬棘,準備在赤壁血洗世仇,結果碰上以為是敵人的,有可能第二天就投降了,碰上看起來是朋友的,其實是臥底過來出餿主意的,本來是碾壓的戰役,卻經常被不明來路的船隊在大霧的天氣裏面騷擾,箭都快不夠用了,終於自己的威壓起了作用,黃蓋來投降了!那天晚上被證明是一場噩夢,怎麽就刮起來東風了,怎麽就燒著了,怎麽就一燒一大片了,我操我們是歷史小說不是奇幻小說啊!逃吧,卻落在關羽手上了,這白眼狼,怎麽對他好都沒有用,一個切我100個都沒有問題,媽的,真絕望……關羽輕輕地說:你走吧。我百感交集地離開了這片赤壁。

懸念出來了有木有!殘酷感出來了有木有!

看,這只是寫作手法的不同而已。

二、社會風氣

三國的歷史背景是東漢末年,離諸子百家的時代並不遠,並且被魏晉的風流才子們譽為英雄時代。而冰火雖然是架空,但是由於有很濃重的DND風格,歷史社會背景基本上是西歐中世紀到啟蒙時代中間這一段的。

這兩種社會背景的人文氣息是完全不同的,這造成了三國裏面陽謀多,冰火裏面陰謀多。

所謂陽謀,就是天下都知道我要搞你,你別管我用什麽方式,我只和我的謀士們商量,就不告訴你,但是你知道我要搞你,我最後還是搞死你了。

所謂陰謀,就是我要搞你,但是我誰也不告訴,假裝我是來幫你的,啊呀你今天的衣服好漂亮啊我幫你脫吧……(一刀捅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沒想到吧哈哈哈哈哈哈我終於報仇了……

對三國來說,即使我們拋棄寫作手法上的不同,陽謀遠遠多於陰謀也是讀者覺得殘酷感不夠的一個原因。在三國的世界裏面,聯盟總是脆弱的,諸侯總是對立的,說愛你就一生一世,說搞你就一定搞到死,因為大家都比較耿直,而且社會風氣就是,一旦有利益沖突,就沒有共同進退的可能,不是你殺死我就是我殺死你。

當然三國也不是完全沒有陰謀的,貂蟬就是陰謀,劉備攻占成都也是陰謀,龐統的鐵索連環其實也能算是陰謀了…… 看到這裏大家發現了沒有,陰謀都是好人用來對付壞人的,當然沒有殘酷感了……

而對於冰火來說,事情似乎並不是那麽的非黑即白。要麽說西方人虛偽呢,哪怕是仇敵,到人家做客也要享受」賓客的神聖權利「,就算今天我要砍你,但是明天我把孩子送給你當人質,我再娶你一個女兒,我又是你忠心的封臣了……和那些奇怪物種比起來,冰火中的各個家族,就好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各懷鬼胎卻又不好撕破臉皮,你永遠都不知道對面的是朋友還是敵人,於是也就不能用陽謀,只好用陰謀了,畢竟背後捅刀子最方便嘛。

說穿了,世仇之間怎麽打的頭破血流都不殘酷,但是表面其樂融融的一家人,背後絞盡腦汁要搞死對方,才殘酷。三國的英雄史詩其實不殘酷,而後期晉朝開國時候司馬家那點事才殘酷。

就到這裏吧,我也不知道這個話題還能怎麽延展,因為只從殘酷感出發好像能說的不多,三國和冰火的比較真是一個好題目,謝謝提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