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等於「不要去愛」。小客體是what you love給你的fake love,就像麥格芬一樣,它不是一個實心的東西,是一個空殼。
而欲望天生地、命運般地想要流動,面對一個空殼,你最想做的就是把它變成活人。
欲望(對你)的犯罪是完全希區柯克式的:先在地面上用粉筆畫一個人形,制造犯罪現場,結案之後再進行謀殺。
希望美麗的事物是不朽的,所以不停地復制/購買它們,不是消費品也變成了消費品;
希望充滿殺戮欲望的機器和鋼鐵是毛茸茸的、可愛的,可以捏捏抱抱,是安全的,所以變成了意識形態的捍衛者,對著武器發情,戰爭狂熱;(恒河猴實驗
總之就是開啟app一出門就能碰到幾百個例子的當代人的生活方式……
很多日常基礎的事物,比如衣食住行,討論多了也會被結構化,然後事情就開始朝著施虐/受虐走去,讓人自殺的場域都是因為集體向被追求之物傾註了太多欲望。
比如學生對家長和老師的愛,家長和老師兩者的權力合並,制造了一個完美無缺的下位者形象(小客體),學生不停地努力,一刻不停地向欲望屈服。(你的欲望從來不是你的欲望
如果學生順利地度過學生時代,他就會覺得老師和家長都是愛他的,他自己也是一個小客體,能夠行使大他者的意誌。
健康的就是優秀學生代表,不健康的就……一種我考上一本就能把大專生當狗的那種……心理狀態……
意識到自己不被愛而另尋所愛的就是學生中的大部份。
還有因為性別介入所以比較具象的:愛一個不愛你的人。比如北大包麗案,玫瑰機關槍,這裏的愛和不愛都是基於真實欲望,不是靠嘴說的。她們真實地去愛了,也真實地去死了。男性一方所欲之物是女人但不是她們,所以她們實作了對方的死欲,同時給關於女性的幻想註入了生命。
-
我個人的感想是欲望很復雜,但它的性質很簡單,就是012369162991637604……欲望實際上是可以概括現代人做任何事的一個裝瓶機器,它是心智活動。
欲望是不會枯竭的,當你將欲望釋放到外部,得到滿足(感覺自己內外平衡)的錯覺時,你可能:
1)覺得自己此刻像活在世外桃源活在田園牧歌裏一般;
2)覺得自己冰冷如屍體像活在中世紀一般;
3)覺得自己揮斥方遒上下求索如活在歷史裏一般;
等等等等……
當你沒有欲望,外部卻充滿了欲望,你也會被迫讓自己充滿欲望,這個選項就比較後現代,比如去犯罪,做吃播,大胃王比賽,自殘,囤積狂等等等等。
這個模式類似於,活得像一部電影。沒有不犯罪的電影,電影……都是內裏空虛的。所以一般來說我們選擇一半現代一半後現代,活在vlog或者播客裏。
社交恐懼、非精神官能症的抑郁狀態也是如此,和外界的接觸不僅僅是符號化活動,而是你必須為他人的欲望妥協,別人覺得好你也得覺得好,別人鼓掌你也得鼓掌。特別是當你仍然愛那些和你相關的人時,向欲望屈服就帶來理智和情感上的雙重痛苦。
所以,理解欲望是作為心智活動運轉之後,就可以拋棄很多關於欲望的說法。比如智者不入愛河這類。(以及精神分析學家給你的任何警告(但你首先得接受它們
true love就是讓欲望圍著(真實的愛)運轉。括弧裏確實是real love,但它不能被給出。所以追求愛的人得做到不為(假性的)欲望讓步。
辨真難,拒絕假的更難。因為失去的欲望是沒有辦法被找回的,它們是沒有意義的時間。一旦對一件事失去欲望,你就失去了你為它付出的所有,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去這麽做,所以大多數人都是停留在癥狀裏,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