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最近
不少去海邊遊玩的網友
發現海裏出現不少
像「爆爆珠」
一樣的東西
圓圓的呈透明狀
看起來還很Q彈
一些廣州的市民朋友反映三姓圍湧、南橫湧
附近海域出現了一些「棕色不明物質」。
三姓圍湧閘外現場情況(2025年1月6日)
類似的情況在深圳、珠海等地也有
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出圖片
「大海也吸珍珠奶茶?」
「海邊驚現野生史萊姆」
這真是誰遺漏的
「水寶寶」嗎?
評論區不少網友指出
這其實是藻類
大量繁殖就會引發赤潮
經專家鑒定,
這些「棕色不明物質」屬於球形棕囊藻
,
由於其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
形成了棕囊藻赤潮
圖源: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廣東沿海多地現赤潮
近期
海南海口、廣東多個沿海城市
出現赤潮現象
根據自然資源部南海預報減災中心
釋出的訊息
本次赤潮已涉及
廣州、深圳、珠海、東莞、
江門、陽江等城市
多地釋出了提醒
廣州生態環境局表示,「赤潮又稱紅潮(red tide),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海洋中的浮遊生物(主要是藻類)爆發性增殖,導致海水變色,在沿海地區比較常見」。
球形棕囊藻赤潮的產生與消退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持續時間與氣候變遷、洋流變化以及近岸營養鹽輸入有關,相關管理部門表示將持續加強巡查、密切監視周邊海域赤潮動態。
深圳海域發生赤潮、
或還將持續
2024年12月30日,珠江口海域發生大面積赤潮
,赤潮優勢種為球形棕囊藻,相關地方政府部門啟動赤潮災害Ⅰ級應急響應。深圳海洋中心分別於2025年1月3日、7日組織開展了兩次應急監測,監測內容包含海水溫度、鹽度、溶解氧、葉綠素、營養鹽、藻體密度等,發現珠江口海域赤潮面積有所降低,但水體環境仍屬於中高富營養化水平,球形棕囊藻密度最高值達到4.3×108細胞/L,仍處於較高值。
球形棕囊藻赤潮引發海水異色。
深圳市海洋發展局透過海上觀測浮標及海底視訊發現深圳海域出現海水水質及水色異常現象。
監測結果表明,本次赤潮系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暴發所導致,具體表現為球形棕囊藻膠質囊體在近岸海域大量聚集,
造成海域呈現大面積斑塊狀或條帶狀的黃褐色或暗褐色水色異常現象,並可能伴隨由於囊體破敗導致的海面浮沫及異味。
深圳灣沿岸多個區域發現赤潮
,棕囊藻膠質囊最大密度在9個/升至89個/升之間,並伴隨葉綠素顯著升高,海面未見大量魚類死亡現象。南澳部份沿岸海域也發生球形棕囊藻赤潮,目前大部份已消退,僅少量零星分布。
珠海部份海域發生赤潮
連日來,廣東省包括珠海在內的多個沿海城市出現赤潮現象,其中珠海高新區情侶北路沿線、橫琴芒洲濕地至二井灣濕地公園沿岸、洪灣漁港(馬騮洲水道)沿岸、坭灣門水道沿岸、金灣打銀咀沿岸、高欄港至富山沿岸(黃茅海水道東岸)等海域均有涉及。
球形棕囊藻赤潮暴發時海底景象。資料圖
珠海市海洋發展局接到水色異常報告後,第一時間組織工作人員赴上述現場確認,對相關海域開展不間斷巡查監測,並及時向省市相關部門通報巡查監測資訊。經生態環境部門對香洲、金灣等海域抽樣檢測,本次赤潮是由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引發。
為什麽大海會有「爆爆珠」?
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遊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暴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
按照中國【赤潮災害應急預案】,赤潮可以分為有毒赤潮、有害赤潮
和其他赤潮
三種型別,而球形棕囊藻是一種重要的有害赤潮肇事種。
球形棕囊藻赤潮暴發後,很難透過人工方式清除,通常做法是等待其自然消亡。
資料顯示,球形棕囊藻喜歡20℃左右的水溫,
肉眼可見,裏面是多糖組成的透明膠質,形狀酷似「爆爆珠」或者「黃色果凍」。
據深圳市海洋發展研究促進中心表示,球形棕囊藻赤潮屬於自然生態現象,是中國常發的赤潮種類之一,多發於福建、廣東、廣西及海南近岸海域。
1997年,中國東南沿海首次發生球形棕囊藻赤潮。之後,中國近海多次暴發球形棕囊藻形成的大規模赤潮。棕囊藻暴發期間,過度增殖的藻類會消耗水中的營養物質,導致其他浮遊生物缺乏食物來源;同時隨著後期溶解氧含量下降,導致部份海洋生物缺氧窒息,
從而影響整個海域生態系的平衡;囊體中大量多醣類膠狀物質可黏附魚鰓或漁網,不利於漁業捕撈。
球形棕囊藻。
近年來,深圳海域也曾多次發生不同程度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特征,即多出現在冬季,從暴發到消退往往需要一周至數月不等。
深圳多年的監測資料表明,在赤潮發生時,多為幹旱少雨、天氣悶熱、水溫偏高、風力較弱以及潮流緩慢等環境。
重要提醒:不要下水!不要捕撈!
那麽,像「爆爆珠」一樣的球形棕囊藻有毒嗎?接觸它安全嗎?
廣州生態環境局表示,近期出現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對人類沒有直接危害
,主要是對魚類養殖的影響,過敏體質的人群
在遊泳、嬉戲中如接觸到球形棕囊藻及其釋放的有害物質,可能引起皮膚過敏、瘙癢等不適癥狀,對人體的皮膚健康造成損害。
提醒市民,
球形棕囊藻赤潮暴發期間,
應減少親水活動,
避免帶來身體不適。
珠海市海洋發展局提醒
發現疑似赤潮現象
應及時報告海洋發展部門或生態環境部門
藻類可能攜帶很多肉眼無法看見的病菌
容易造成感染或引發過敏等身體不適癥狀
請勿在赤潮發生區域
進行捕撈、遊泳等活動
市民如在海邊發現囊體
尤其是破碎狀態的囊體
或者發現海面出現泡沫
請不要下水或垂釣
來源: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方+、南海預報減災中心、珠海特區報、珠海市海洋發展局、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