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影視寒冬早已是老生常談,業內幾乎都適應新常態了。然而新情況是,今年連普通觀眾都感覺到了影視圈的寒意。暑期檔始終等不來真正爆款,劇集、電影大盤均是前所未有的「冷」。微博、豆瓣、小紅書三不五時就能看到群眾討論「寒冬」問題。
大眾的感知並非捕風捉影。劇集開機、發行授權證數量的驟然下降,也從數據上給出了直觀佐證。
據統計,7月開機長劇數量僅為4部。除去因為疫情爆發而零開機的2020年2月,今年7月成為有明確記錄以來開機新劇數量最少的月份。與此同時,1-6月拿下發行授權證的劇集(包括網路劇)數量僅117部,也是近五年新低。
寒流之下,各路小道訊息四起。傳聞這次「寒冬」還與以往不同,首當其沖受影響的是古偶劇、仙俠劇,目前這類計畫都處於暫緩階段。開機時間一延再延,危及了不少小生、小花的飯碗。
過去談及影視寒冬,我們說得最多的是演員資源降級、待業潮從腰部藝人席卷到頭部明星,以及劇集招商困難、廣告區蘿蔔坑越來越多。那麽,本輪「寒冬」到底是哪種「寒」?今年真比去年寒嗎?
平台策略調整的「寒冬」
「沒覺得現在比之前更寒冬。」制片人小A告訴硬糖君,面對外界新一波「寒冬論」,他有些困惑。
因為在他看來,現在的狀況跟之前沒什麽不同,不存在新一輪「影視寒冬」。他認為現在一些計畫暫緩,可能是因為平台意識到「之前的策略」有問題,不得不按下暫停鍵,進入到一個懸崖勒馬的調整期。
如果說之前圈內人感受到的寒冬,是資金鏈上的「降本」;那麽現在觀眾體會到的寒冬,則是觀眾用自己的「冷漠」態度反饋給平台的。暑期檔的寒冷讓平台意識到必須要對內容策略進行調整,直面「增效」問題。
從去年開始,古偶的觀眾基本盤便呈現明顯下滑趨勢。以雲合數據為例,以前古偶劇擁有動輒3000w+的集均有效播放量,去年則整體下降至2000w+水平。比如普遍被認為是撲街貨的【月歌行】【安樂傳】都在2000w+,最撲街的【七時吉祥】也有1600w+。
今年的古偶劇索性連【七時吉祥】的水平都很難達到,比如兩部「仙劍系列」【祈今朝】【仙劍四】以及【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有的甚至跌破1000w下限,比如景甜搭張淩赫的【四海重明】還不到1000W集均——沒有說大甜甜不扛劇的意思,去年景甜搭馮紹峰的【灼灼風流】還有將近2000W+的集均。今年暑期檔古偶劇的熱度,甚至不如同期的芒果小甜劇【私藏浪漫】。
雖然今年還有【與鳳行】【墨雨雲間】兩個名列前茅的古偶資優生,但個別爆款不足以掩蓋古偶劇的整體頹勢。平台必須要面對觀眾已經倦怠古偶的事實,古偶型別又進入了一個低谷期。
那麽,數量上的削減就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當前電影市場的港片,在【金手指】【海關戰線】等多部大片連續撲街後,英皇電影便暫緩了【新警察故事2】【無限任務】等計畫的推進。
隨著古偶計畫的削減,可能會相對應地補充一些甜寵、現偶劇。制片人小A在兩年前就有所預感:當時視訊平台第一輪降本策略,首先大量砍掉了甜寵劇,這就讓甜寵劇在今年開始出現一些市場不飽和。所以大量收購小甜劇的芒果TV,今年能夠在某一時期突然靠一部小甜劇跑到前頭。
除了古偶型別受到影響外,傳聞漫改、武俠類計畫也會暫緩推進。今年的漫改計畫裏,電影撲了【異人之下】,劇集撲了【狐妖小紅娘·月紅篇】【烈焰】。即使去年劇版【異人之下】的口碑很好,但數據上仍然只能算表現平平。
而懸疑、犯罪等型別一旦涉案,又面臨漫長的過審期,很難迅速補齊市場空缺。目前全村的希望都寄托在男頻劇上,各家平台手上都儲備了很多男頻劇。
但制片人小A卻並不看好男頻救市。在他看來,真正救市的方法只有破除圈內「排列組合」,尋找真正的創新可能。
保守與創新的難題
大力推行「降本增效」的兩年裏,劇集市場看似並無大礙,雖然砍掉了大量腰部劇,頭部劇照樣川流不息地拍著。但整體內容制作上,卻呈現出強烈的保守傾向,資金與資源都在「熟人」手裏內部迴圈。
保守,最直觀體現在偶像劇選角的「換乘戀愛」模式上。前兩年,白鹿、王鶴棣、虞書欣、張淩赫這組「換乘戀愛」組合,讓人印象深刻。今年各自都打破迴圈,去組了新CP,但仍然像是一個圈。比如白鹿搭了敖瑞鵬,敖瑞鵬兩部待播劇,分別搭了劉浩存、李蘭迪;劉浩存、李蘭迪又搭過林一;林一搭過虞書欣、周也、趙今麥。
資本力捧的、平台押寶的95花、95生,永遠在排列組合中。而所謂的創新,不過是引入「老面孔」85花、85生與「前童星」00花、00生加入「換乘戀愛」,進行新一輪的排列組合。
其實以前的劇也有換乘戀愛,85花一代基本都跟胡歌、霍建華、陳偉霆等人搭過戲。只不過,在古偶產量不高又爆款頻出的年代,這個問題不容易凸顯。這幾年劇集整體產量下降,古偶供給卻不降反增,就讓人覺得疲乏單調了。Vlinkage數據顯示,2022、2023年分別播了32、41部古偶劇。今年一開春,就有人稱2024年為古偶大年,待播古偶劇多達74部。
不止演員排列組合,幕後主創也在排列組合,他們共同形成一個封閉的「內迴圈」。比如【周生如故】導演郭虎、【香蜜沈沈燼如霜】導演 朱銳斌、【錦衣之下】導演尹濤、【陳情令】導演鄭偉文等,以及造型指導黃薇、方思哲、曾明輝等,都在各種古偶劇裏排列組合。
關註古偶的觀眾,基本已經非常熟悉那一整套的宣發流程和套路。開拍前,粉絲輪番吹班底、吹妝造,給人一種制作精良、爆款預定的印象。備播前,預約人數破百萬。開播後,數據看起來大事不妙,開始甩鍋編劇、妝造、平台等各種原因。
一位真正的古偶觀眾一年要經歷很多次「狼來了」的體驗。然而內部迴圈的圈子沒有活水與鯰魚,又如何指望他們創新?
只能靠自覺。大環境不好,投資人信任既往有過成功作品的創作者無可厚非。但圈子一旦封閉,就很難進步與創新。這群創作者無論把作品做成什麽樣,都不會影響他們後續的資源。他們是一群不需要怎麽努力,就能穩定賺錢的人。對他們來說,影視寒冬前後最大的變化,無非是賺的數位不如以前大,但只要肯降價,數量仍然很可觀。
電影導演可能是現在劇集市場唯一有望創新的鯰魚。今年除了王家衛的【繁花】,饒曉誌、曹保平都有監制的劇集播出,曹保平監制的【邊水往事】口碑正在發酵,張藝謀監制的【雪迷宮】、陳思誠監制的【球狀閃電】都在備播中。
劇集觀眾去哪了?
劇集內容與劇圈自身模式出了問題,這不可否認。但今年暑期檔劇集受到如此冷待,還是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聲音最大的一種論調,無非是小程式微短劇、短視訊搶走了觀眾的時間,改變了觀眾的看劇習慣,觀眾已經沒有耐心看節奏相對較慢的長劇了。【墨雨雲間】的成功,就普遍被歸因為長劇「短劇化」的快節奏模式。
短視訊的影響一定是存在的,但短劇倒未必能影響很久。進入2024年,短劇市場也開始走下坡路。揭穿短劇一夜暴富假象的文章越來越多,很多短劇公司開始發聲「賺不到錢」「沒有去年好賺了」「半年虧了200萬」。
短劇模式中最賺錢的投流市場也在大幅縮水。今年初,微短劇研究平台DataEye釋出的【2024年微短劇買量投流數據報告】預測,微短劇投流規模預計將達到約420億。如今半年過去了,DataEye釋出【2024上半年微短劇投流白皮書】顯示,2024年上半年投流規模約116億元,預計全年在250億-300億元,總計縮水了100多億。
硬糖君也調研了身邊的長劇受眾。不少人表示,去年的確入了短劇的坑,但看多了便感到索然無味。很多人仍然保有看長劇的習慣,只是他們不再集中於看視訊平台主推的新劇。他們有時看視訊網站的一些老劇,有時也看盜版網站的一些海外劇。
據雲合數據顯示,今年很多老劇的數據表現很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甄嬛傳】【慶余年】今年的數據甚至超過很多新劇。硬糖君也觀察到一些盜版網站流量的確有提振,因為首頁一改發小黃片博流量的操作,轉而發了很多國外經典老劇與在播新劇。
各方數據都顯示,劇集和電影的主流使用者年齡越來越大。但這也證明,有劇集、電影觀看習慣的老觀眾,仍然會一直看下去。他們沒有拋棄長劇,只是對劇集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這批老劇集受眾來說,現在的新劇無非是復制老套路、換了一批人來演,復刻得再好也很難抓人。加上演員還沒有上一輩的有吸重力,那幹嘛不去看老劇?
除此之外,影視圈今年遇冷,和行銷不足也有關系。今年劇集、電影短視訊數據整體下降,「劇王」【慶余年2】在抖音僅有290億話題播放量,遠低於【狂飆】,也比不上【長相思】【長月燼明】。眼下的在播熱劇【孤舟】,抖音話題播放量還不足10億。有業內人士稱短視訊平台今年的策略發生變化,流量不再傾向影視圈,主要傾向體育圈。
借用馬雲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做沒有風險的創新,就是扼殺創新」。創新不能只是隔靴搔癢,比如在經典古偶套路上疊加幾個前幾年的網文流行。是時候進行一次釜底抽薪的內容變革了。觀眾沒放棄長劇,長劇不能自己棄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