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新華視點|十余省份最低薪資標準上漲,誰將受益、有何影響?

2024-11-21心靈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十余省份最低薪資標準上漲,誰將受益、有何影響?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姜琳、熊軒昂
最低薪資事關勞動者基本權益保障,今年以來多地密集上調。據「新華視點」記者梳理,截至目前,今年已有十余省份提高了最低薪資標準。
提高標準後,哪些人將受益?對勞動者和企業有何影響?接下來還會有哪些調整變化?
哪些省份調整了?漲了多少?
11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釋出【關於調整自治區最低薪資標準的通知】,自12月1日起,將全區一類、二類、三類地區月最低薪資分別由1980元、1910元、1850元提高到2270元、2200元、2140元,較調整前各增長290元;非全日制小時最低薪資標準較調整前各增長1.6元。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江蘇、浙江、河南、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十余省份陸續上調最低薪資標準。多數省份月最低薪資漲幅為200元左右,最高漲了290元;個別省份上漲100元左右。從調整後的水平看,全國已有二十余個省份第一檔最低薪資超過2000元。
「最低薪資標準,代表的是政府在勞動力市場中的一道保護線,用於確保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最低勞動報酬能滿足勞動者個人及家庭基本生活需求。」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常凱說,「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收入水平差異較大,最低薪資標準也會不同,同一省份內,大多還會再分檔。」
雲南省自10月1日起將一、二、三類地區的月最低薪資標準,分別從1990元、1840元、1690元提高到2070元、1920元、1770元。
盡管給員工的薪酬高於最低薪資標準,昆明市西山區一家小超市的負責人覃先生,仍將兩名員工的薪資從2700元調整至2850元。「最低薪資的變化能給雇主提供參考和指導。我們跟著它適時提高薪資,有助於改善員工的生活,提升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覃先生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最低薪資不包含加班薪資、夜班及高溫等特殊工作津貼,多數地區最低薪資包括了個人繳納的「五險一金」。目前社會上絕大部份企業用工價格都會超過最低薪資,但也有少數盈利能力較弱企業的基層員工薪酬還比較低。
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期釋出的2023年度企業薪酬調查資訊顯示,批發與零售服務人員、道路客運服務員、環衛人員、安保人員以及公共遊覽場所服務員中薪酬最低的10%,平均月薪資接近最低薪資水平。
「在當前經濟及就業形勢下,適度調整最低薪資,是兜住民生底線的重要舉措,將推動部份低薪人員收入提升;同時也能提高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薪資保障水平,避免一部份用人單位故意壓低薪資,切實保障勞動者基本權益。」常凱說。
誰將受益?影響幾何?
專家表示,盡管最低薪資在中國薪酬體系中主要發揮托底作用,但上調後的受益群體遠不止低收入勞動者,對其他勞動者的收入水平也會帶來積極影響。
「從實際情況看,部份企業最低檔薪資根據最低薪資標準變化而調整後,其他檔薪資、員工加班費等也會相應有所提高。還有一些‘低底薪+高提成’的勞動者,比如銷售員、中介人員、帶貨主播等,他們總收入可能不少,但月收入不穩定。調整最低薪資標準,可以提高他們在業績低谷的待遇。」常凱說。
最低薪資也是失業保險金、病假薪資等其他一系列待遇的基準線、參照線。
比如,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的病假薪資或疾病救濟費不得低於最低薪資標準的80%。中國大部份地區規定,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最低薪資標準的90%。記者註意到,多地建立了最低薪資標準與失業保險金標準聯動調整機制。
在最低薪資調整帶動下,自2024年1月1日起,杭州失業保險金標準從原來的2052元/月提高至2241元/月,蘇州市失業保險金最高標準從2280元/月提高到2490元/月;從2月1日起,湖北將全省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按區域由原來的四檔調整為三檔,分區域提高到1989元/月、1755元/月、1620元/月。
另外,按照相關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薪資、被派遣勞動者被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後暫無工作期間的報酬等,均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薪資。因此,上調最低薪資標準也有利於提高這些待遇的底線。
今年以來,浙江、河南、湖南等多省份均在調整最低薪資標準後下發通知,提高了在職工傷人員的傷殘津貼標準。部份省份提出,調整後傷殘津貼低於全省月最低薪資標準第一檔的,補足到全省月最低薪資標準第一檔。
「最低薪資的適度提高將發揮帶動作用,帶來改善民生的綜合效應,讓勞動者受惠,也有助於促進消費。」常凱表示。
未來還將有哪些調整?
薪資一頭連著勞動者,一頭連著企業。
「最低薪資何時調、調多少,在突出保基本民生功能的同時,也需妥善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特別是當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科學測算和統籌協調顯得更為重要。」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沈建峰認為。
沈建峰表示,最低薪資一般兩到三年調一次。各地會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薪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對最低薪資標準進行測算。地方人社部門還會透過發放問卷等形式,對最低薪資調整進行評估,從而合理確定標準。
記者梳理發現,北京、上海、河北、安徽、貴州等地已於2023年實施了新的最低薪資標準,再加上今年調整的十余個省份,目前絕大部份省份都已完成這一輪最低薪資調整。
「人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企業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勞動者如果發現薪資低於當地最低薪資標準,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投訴。」沈建峰說。
記者了解到,增強最低薪資標準調整科學性、合理性,逐步提高最低薪資標準占社會平均薪資比重,將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一步改革的發力點之一。
「在最低薪資保障基礎上,一方面要健全企業薪酬調查和資訊釋出制度,完善薪資指導線制度;另一方面可以更多發揮集體協商的作用,透過協商確定薪資標準,形成企業自主調薪機制,建立健全薪資正常增長機制,形成員工待遇提升與企業效益增長的良性迴圈。」沈建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