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台上售賣偷拍裝置的惡劣行徑,為何總是打而不絕?這樣的問號理當得到更有力的答案。
【編者按】
一段時間以來,酒店、民宿偷拍事件再度引發廣泛關註,人們在關註偷拍亂象背後私密問題的同時,也試圖找出「為何偷拍屢禁不止」的原因。
自11月19日起,新京報調查新聞部陸續推出「酒店偷拍黑產調查」系列報道,新京報評論部同步推出「打擊酒店偷拍黑產」系列評論文章,以探尋亂象背後的本質,助力更好解決酒店、民宿偷拍頑疾。
▲掃碼閱讀酒店偷拍黑產調查報道。圖/新京報資料圖
文
| 蘇士儀
今年以來,多地爆出酒店、民宿偷拍事件。據新京報11月19日報道,網路攝影機偷拍已形成「生產、銷售、安裝、盜攝、交易」的黑色產業鏈,各個環節亂象頻發,一些人更以此牟取非法利益。而作為鏈條的源頭,獲取一台微型網路攝影機並非難事。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電商平台、社交軟體上搜尋「針孔網路攝影機」「偷拍」等詞條,會被直接遮蔽。然而,搜尋其他更隱晦的關鍵詞,則會跳轉出相關產品的連結。而在這些產品的介紹頁面,在標註「請勿做違法用途」警示語的同時,仍以「安裝不顯眼」等宣傳語進行暗示,且註明「保密發貨」。
「在售賣網路攝影機的過程中,電商平台上的商家一邊警示一邊暗示」,這樣的場景,讓電商平台對所謂的「偷拍神器」在銷售等方面的管理舉措形同虛設。這理當引起更為廣泛的重視。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也質疑,為何電商平台上售賣偷拍裝置的惡劣行徑總是打而不絕?這樣的問號理當得到更有力的答案。
一段時間以來,頻頻發生的酒店和民宿偷拍事件,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出行。這個問題如何進行治理,關乎人們的出行安全感和切身體驗。因此,下大力氣做好相關的治理工作,就顯得尤為必要。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酒店和民宿要做好常規的檢查外,「產品溯源」和銷售渠道的管控等工作,也相當重要。
根據新京報的報道可知,除了源頭工廠、作坊在生產制作這類網路攝影機外,在銷售渠道方面,電商平台、社交平台上的一些隱秘角落裏,就藏著這類腌臜的生意。而這些被銷售的偷拍裝置,還能偽裝成插座、路由器、抽紙盒、充電器、鐘表等不易被發現的日常生活物品。這引發了關註。
事實上,稍加檢索就會發現,這並非這類事情首次被曝光。今年9月,紅星新聞的一篇報道就指出了同樣的問題。該報道顯示,在一些電商平台上,哪怕有平台推出了管理舉措進行制約,消費者仍能買到微型的針孔網路攝影機。在一些電商平台上,當消費者搜尋「針孔網路攝影機」無果後,其搜尋框內甚至會自動填充其他關鍵詞。
另據人民日報2019年的一篇報道顯示,彼時,就有電商平台銷售類似於針孔網路攝影機的產品。而在當年3月,公安部曾通報一起與偷裝網路攝影機有關的案件,據警方介紹,「涉案主犯透過互聯網購買網路攝影機後,安裝在賓館吊燈、空調等隱蔽處」。
可見,無論是5年前,還是現在,相關人員透過電商平台購買針孔網路攝影機,都是比較普遍的渠道。而屢屢出現類似事件更是表明,近些年,即便一些電商平台對此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治理與監督,但從既有的報道看,電商平台的治理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
對待這些漏洞,電商平台顯然不能坐視不管,要在這方面下大功夫治理。持續加強稽核管理工作,提升預防工作,並在準入層面進行「一刀切」等,都是必要的手段。同時,還要持續升級管控技術,在對違法商家的辨識等層面下功夫,以更好堵塞偷拍裝置的銷售途徑。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行業協會要做好統籌工作,監管部門也要做好監督工作。治理違法售賣偷拍裝置,不是一兩家電商平台就能做好的。要想徹底治理好這類亂象,還需要加強各方聯動,尤其是一旦涉及執法部門,還需要行政機關之間加強聯動。
總而言之,面對電商平台上既有的銷售亂象,除了要依法做好生產源頭的管控外,無論是市場監管部門、行業還是平台本身,都該主動擔起責任,形成合力,持續打擊類似惡劣現象。要以「發現一起,挖出一串,打擊一片」的決心及時斬斷線上銷售渠道,全鏈條保障公眾的私密。
撰稿 / 蘇士儀(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劉越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信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姓名標示、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帳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資訊,如用筆名,則需要備註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