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烏鎮戲劇節期待更多國際觀眾,黃磊賴聲川回顧來時路

2024-10-21心靈
10月17日入夜分時,三支華麗而怪誕的巡演隊伍,從烏鎮的日月廣場、昭明書舍和安渡坊出發,浩浩蕩蕩,伴隨著喧囂歡呼和音樂聲浪,如同三條閃耀光芒的河流,自古鎮不同角落匯聚到烏鎮大劇院。數百只灰藍兩色氣球升空,宣告第11屆烏鎮戲劇節啟幕。
當晚,歐洲著名戲劇導演克日什托夫·瓦裏科夫斯基攜華沙新劇院的【我們走吧】為戲劇節開幕。這部直擊人類生存本質,在喜劇與死亡議題中探討人生意義的話劇足有三個半小時時長。演出後的宴席上,克日什托夫跟黃磊感嘆,「我真沒想到,中國的戲劇氛圍這麽好,烏鎮太美了。」
「很多人說,烏鎮戲劇節是一張中國名片,我們很開心得到這樣的評價。我們就像一個視窗,讓大家感受到這個民族、這片土地的美好。」作為烏鎮戲劇節的發起人之一,黃磊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說,當年,他還在北京電影學院教書,有一次來烏鎮看景,突發奇想,這裏能不能辦一個青年戲劇訓練營?那個樸素的動機,最終演變成了一個戲劇節。
「十幾年前也很熱鬧,但規模比現在要小得多。2013年第一屆,我們只有六部戲,三部戲來自國內,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以及孟京輝導演、田沁鑫導演的作品,規模很小,也沒什麽經驗。」坐在十月烏鎮略顯燥熱的秋日裏,黃磊感嘆,從一個小小的起點走到今天,變成一場匯聚全球11個國家24部特邀劇目、86場演出的戲劇狂歡節,仿佛一個不可想象的夢。
今年烏鎮戲劇節的主題叫「如磐」,意即「精神如炬、信念如磐」。這是戲劇節發起人之一陳向宏的主意,他認為,這是烏鎮戲劇節未來的使命。他記得有一個英國藝術家稱贊烏鎮是「A Small Town's Ambition(小鎮雄心)」,「現象化的烏鎮戲劇節,應該為所有中國的古城古鎮提供一個講好中國故事、展現文化自信的世界性樣本。」
11年,年輕戲劇人爆炸增長
開幕式上,烏鎮戲劇節發起人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與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戲劇大師鈴木忠誌、克日什托夫上台敲響開幕大鑼。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陪伴戲劇節走過了第11年。
「這一生我做得最久的一個工作,可能就是烏鎮戲劇節。」回溯自己跟烏鎮的淵源,黃磊說,他並非只有戲劇節期間才來這裏,「今年我來烏鎮最少有六七趟,最長的時候會住十幾二十天。」
「11年下來,我們不斷持續做熱愛的事情,就是喜悅。」賴聲川說,烏鎮跟戲劇的結合是天然的,「戲劇本來就應該來到烏鎮,我人生中做了烏鎮戲劇節這件事,也成了我一生中養分很足的事情。」
今年,13部海外、11部國內共計24部戲劇力作齊聚烏鎮,其中5部劇目為世界首演,在烏鎮11個劇場匯集世界戲劇多元化面貌。
第11屆烏鎮戲劇節特邀劇目分為七大板塊:「璀璨國際」中的【我們走吧】【海邊】【卡爾·博姆】【彼得曼和縱火犯】聚集國際戲劇巨匠;「劇場英姿」【酒神】【哈姆雷特的雲】【舞者的一天】【江/雲·之/間】傳達生命哲思,以當代視角審視藝術母題;「縱橫天下」【等待戈多】【依娜娜計劃】【不可說】【指尖情愫】【三分錢歌劇】是國內外最前沿的戲劇探索;「新銳光芒」【可以稱之為人的動物】等由新生代戲劇人打造;「舞之劇場」「學院觀察」 顧名思義是舞蹈與學院學子的作品展示;「沒有不可能」則是充滿人文關懷,觸及社會議題的公益演出。
對賴聲川來說,戲劇節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但他最看重青年競演單元,青年戲劇代表著戲劇的未來。
今年,共有18組、86位青年競演選手以「枕頭、陽光、大恐龍」三個元素進行命題創作,他們在戲劇節進行三輪公演後,會有6組參賽選手入圍決賽,於10月26日展開最終角逐。
「這11年經歷了爆炸性的成長。第一年我們只收到幾十個作品,今年的投稿有560份。這些作品必須要有劇本、視訊,是很不容易的。」賴聲川說,過去十年,青年競演共計179部作品在戲劇節上演,一批青年戲劇人才在烏鎮嶄露頭角,為世界所見。
「幾百件投稿作品,背後就是幾百個劇組,可見戲劇發展趨勢。無論是高校還是社會,大家對戲劇的向往已經不是十年前的情況了,我在這裏每一年都看到很多驚喜。」賴聲川認為,青年競演為年輕戲劇人提供了展示才華的機會,以此培養青年戲劇創作者。今年的全新單元「戲夢糧倉」就是拓寬戲劇的邊界,專門為不斷試驗和探索的年輕人才而設的。
獨一無二的烏鎮戲劇節
古老的街巷,蜿蜒的河道,橋上橋下,書院、靈水居,或是散落烏鎮的十多個室內大小劇場,戲劇與觀眾是無處不在的,戲劇發生在時時刻刻,晝夜輪換。
古鎮嘉年華的團隊在烏鎮開發出形式多樣的演出,任何場地都可以成為舞台。這是烏鎮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與環境造就的創作自由。
面對很多人抱怨戲劇節特邀劇目「開票就售罄」的慣例,黃磊也很無奈,「每年我們一共才2萬多張票,線上同時搶票的人數,是實際票數的十倍,確實沒辦法滿足所有人。但是我們還有戲劇集市、戲劇空間、工作坊、朗讀會,有中國美院做的當代藝術展和潮流藝術展,有街頭戲劇嘉年華,晚上有免費的夜遊神,免費喝啤酒。所以我們推薦大家來烏鎮,不一定就是單純進劇場看戲,你來到這裏,就是過節,讓大家沈浸在藝術氛圍中,感受美好。」
1300年歷史的烏鎮,能以戲劇作為最核心的文化產品,激發內在的文化動力,不但在國內和國際贏得影響力,也順利從「休閑度假」的2.0時代轉向「文化小鎮」的3.0時代,成了國內文旅融合發展最成功的參考範例。
隨著阿那亞戲劇節等戲劇節新品牌的崛起,最常被討論的問題就是,烏鎮戲劇節的模式是否可以復制,中國縣城如何發展激發自己的文藝基因。
「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多元,每個地方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烏鎮戲劇節的氣質比較多元。」黃磊坦言,烏鎮戲劇節有著開放的格局、全球化視野,是獨立在烏鎮發生的藝術活動,他們並沒有與烏鎮旅遊刻意關聯,但兩者遙相呼應,讓烏鎮升級成了藝術小鎮。
賴聲川認為,烏鎮模式是不可復制的,烏鎮是一個沒有機動車的古老小鎮,所有的劇場、餐廳、咖啡廳都步行可達,被波蘭導演克日什托夫稱為「最像烏托邦的地方」。
他很多次去過亞維農戲劇節、愛丁堡戲劇節,這些世界一流戲劇節的規模更大,比如愛丁堡戲劇節一年上演上千部戲劇,整個城市都在演出,劇場與劇場之間有時相距甚遠。烏鎮則是步行可達、一應俱全的小鎮,生活與藝術,閑散與歡樂,嚴肅與激情,總是恰如其分地融合在同一時空。
「我們發起烏鎮戲劇節的精神,就是很純粹、很誠懇的,是分享的心態。今年我們有新的成長,但不變的是我們的初衷。烏鎮戲劇節不求特別大,不想做另一個愛丁堡戲劇節,烏鎮就是烏鎮。我們要讓大家這11天在烏鎮看戲、做夢、聊天。」賴聲川把烏鎮戲劇節稱為「我們的孩子」,「它在我心中很特別,始終在給我靈感。」
賴聲川說,今年是他創作生涯的第40年,受邀來到烏鎮戲劇節的戲劇大師中,日本戲劇導演鈴木忠誌創作50周年,世界戲劇大師尤金尼奧·巴爾巴創作60周年,這些在各自領域有著傑出建樹的戲劇大師,都來到烏鎮戲劇節,本就是一場非凡意義的歡聚。
「烏鎮已經是一個國際性的戲劇節,每年都有國際團隊來演出。我們現在缺的是國際性的觀眾,這一點,我們從第一屆就開始努力。我的夢想是,哪一天看到一半的觀眾都是國外來的,這就有意思了。」賴聲川說,他們當初做戲劇節,如同設立一個櫥窗,一扇門,「要讓中國看到世界,世界也看到中國。」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