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版本:最簡單的解釋是 光不是實物,不會與實物因摩擦而生熱 。
如果想強調剛才講的『 流星燃燒 』的事情的話,可以說:『 流星 』燃燒的核心原因不在於 其速度快 ,而在於 『熱量聚集後自身的溫度升高超過燃點』 ,從而引起『 流星本體』 的 燃燒。 光不是實物,沒有 可以燃燒的主體,也沒有燃點 。
先講點題外話啊。從個人角度來看, 對小朋友科普的時候,必須得跟上孩子的思路。 現在孩子的疑惑點來自於『 流星速度奎,所以摩擦生熱,所以燃燒 』後的類比『 光速度快,光為什麽不摩擦生熱 』,這時候如果被孩子mislead到『光』的性質上了,實際上是 回避了孩子真正的疑問 。
所有的類比都是不倫的,但對於類比的討論,如果僅僅停留在其『 不倫 』之處,而 忽略了對方 , 尤其是孩子 , 認為可以這麽類比的原因 ,這只是簡單粗暴地否定對方的問題而已,這無論是對於科普知識還是鼓勵思考的角度來說都是不利的。
所以這個事情其實 和光沒有多大的關系 ,主要還是對於『 流星因為速度快摩擦生熱所以燃燒 』的解釋,以及孩子對於這個解釋的理解是沒有把握到的。
上面這個論述其實是 隱藏了許多中間環節的 。實際上,我們是不能用『 速度快 』直接得到『 燃燒 』的結論的,存在可燃物也不行。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用『釘子』在『鐵門』上用力反復摩擦,一段時間之後,釘子紅了,鐵門沒有發紅,這是為什麽呢?因為『鐵門』比較大,熱量在鐵門內部透過『熱傳導』的方式快速擴充套件,並不會集中在摩擦處,而『釘子』比較小,熱量聚集,從而導致釘子的溫度升高得更快。
但很顯然,我們知道『 釘子 』和『 鐵門 』之間的相對速度是一樣的,如果『 速度快 』能夠直接得到『 燃燒 』的結果的話,那這二者應該同時『 紅溫 』。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
所以,對於『 衛星燃燒 』的完整解釋應該是這樣:
首先是流星與大氣層 摩擦生熱 ,之後熱量聚集在流星,導致 流星溫度升高 ,當流星體的溫度升高超過燃點時,便會在助燃物的作用下 開始燃燒 。
這樣,孩子就會自然地意識到『速度快並不意味著就會摩擦生熱從而燃燒』,也就不會提出這個類比了。
當然,再進階一點,介紹產生熱量的兩種方式:一種是 做功 ,一種是 熱傳遞 ,熱傳遞又能進一步分為3種, 熱傳導,熱對流和熱放射線 。而剛才所謂的『 熱量聚集 』,其實就是熱傳遞速度小於摩擦生熱過程中做功的速度。
而光,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就是熱放射線的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