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暴露這個詞多出現於精神分析中。
這個詞不太恰當,我認為換為自我表達/自我流露更合適。暴露有一種遮掩感後的故意揭開之意,事實上,咨詢師不應將訪客置於自我遮蔽之外,真誠如實交流應該是常態,而不是一種單純的工作技術,將置視為技術有刻意之感,咨詢師有某種防禦。
自我暴露做為技術會具有一種「策略感和有意」失去了主體的溫度和真誠,讓訪客認為這是咨詢師的「技術而不是實態」會影響咨詢中的客體關系內化,事實上,人本對此有更好的表達, 真誠和內外一致溝通 ,這更具有咨詢師的人性溫度。
精神分析要做個案概念化,要對訪客的心理成因做因果建模,就會將一些方法描述為「方法」,單從字面和實操完全是不同的。咨詢師是否要自我暴露要考慮訪客的需求以及咨詢情景,這是最關鍵的。 自我暴露不能為了暴露而暴露,前提是真誠如是。
很多訪客會因為咨詢師「故意表達自己」而質疑咨詢師的動機用意。
咨詢師一般不會誇來訪長得漂亮,除非訪客出現了視覺偏差或者容貌自卑,自己達到明顯超過常人的容貌水準卻認為自己很難看,此時訪客表達對其容貌的看法有助於確立自我評估標準,但同時要探索背後的原因,多與訪客在關系回應中被覆蓋和打擊有關。
誇來訪漂亮,咨詢師需要留意自己是否出現了其他情感反應,並謹慎自己的表達,因為這可能導致「誘惑式移情」,咨詢師註重訪客的精神世界,少關註外在感官。當然,做為普世交流的自然表達也是可以的,只是咨詢師要留意自己為何如此說。
咨詢師為什麽說有時候比說了什麽更重要。科胡特說,沒有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持,就是很好的咨詢師倫理設定邊界,這設定先是來自「咨詢師內心」,後是外在呈現。
如下咨詢情景,咨詢師可以適當自我暴露。
訪客難以表述自己的情況時, 咨詢師可以自我暴露為其提供「言語背景」,比如,訪客因為自己休學在家感覺到羞恥,不想談自己在家的生活安排,咨詢師可以適當表達自己曾經一段時間的休學/待業/一個人在家的感覺。這種談話背後是允許和敞開,有助於訪客減弱表達阻礙。
咨詢師自身的經歷如果和訪客有類似(總有類似的同頻點),表達自己有助於和訪客共鳴,這有助於咨訪關系建立。
訪客在某些領悟瓶頸時, 咨詢師可以自我暴露。如,訪客難以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自己現在生活的關系,咨詢師可以談自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如何發現問題、改變的過程。這有助於訪客思考,可能在咨詢師陳述的某個細節,訪客會有自我事件的聯系觸動。
幫助訪客建立信心時。 咨詢師如有一些糟糕經歷恰好是和訪客類似,同時咨詢師療愈了自己,走出來後,可以暴露當時的情景,這有助於訪客獲得信心。比如,我就是從嚴重抑郁和焦慮、強迫以及社交恐懼/回避、自體感很虛弱成長起來的,我會分享一些相關經驗讓處於其間的人看到希望。
建立工作聯盟的需要。 自我暴露不僅僅是咨詢師的技術,更是咨詢師的咨詢態度。正是真實可以帶動真實,咨詢師的適當自我暴露,有助於讓訪客獲得放松感,也有助於咨詢從「談話外圍」進入更貼近內心真實。訪客看到真實是可以表達的,就會逐漸獲得表達榜樣,進入放松談話狀態。
長程咨詢中,訪客會努力確認咨詢師談話的真實性,會在「咨詢師是技術性交流」還是「真的是在意我」之間擺蕩,自我暴露有助於訪客獲得確認感,減少訪客的「非真實感」。
要註意的是,自我暴露不能為了暴露而暴露,咨詢師無論談什麽、提出什麽方案,應以訪客為中心, 咨詢師不能為滿足個人表達欲望、為個人情感宣泄而表達,咨詢師在表達前應先學會傾聽和留白。 咨詢師也不能因為焦慮而急於表達自己,有時候,咨詢師看到訪客不能成長時會急切助人,背後往往有自戀固著。
當代主體間的精神分析理論,對中立和匿名節制提出了不同意見,佛洛伊德的空白屏技術,試圖將一切以投射和移情來解釋過於單線條和刻板,在人和人的互動中,彼此共同反應交織生成的結果更具有當下意義,這極大彌補了經典精神分析的不足。
自我暴露該與時俱進了。
2024.3.4 隨筆、一點心理工作經驗談
作者田凱,田凱個人簡介 - 知乎 (zhihu.com),從小白跨行成為高校心理督導師/中科院心理健康指導師/全職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十五年,咨詢個案13000+,在知乎分享實用的心理工作經驗,有定期心理從業分享直播,知友關註可及時獲得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