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印度武裝部隊在和解放軍的軍事鬥爭中落得慘敗下場。在戰爭結束30年後,印度政府國防部歷史司於1992年編寫了【與中國沖突史,1962】一書。在這本書中,印度官方揭露了關於1962年中印邊境作戰的一些真相。
關於1962年的那場戰爭,不少印度群眾認為,是中國背叛了印度,並偷襲了印度部署在拉達克地區和印度東北部地區的防禦部隊,最終導致了印度在邊境作戰中的失敗。但是在【與中國沖突史,1962】一書中,印度國防部否認了中國的背叛,承認了失敗:部隊從始至終並未做好戰鬥準備,打不贏中國軍隊(從1962年至今中印共計沖突了九次,只有1962年三哥一改嘴硬風格,罕見的承認了戰敗。被打的太慘了,實在掩蓋不了)。
在經歷過長時間的對峙後,印度武裝部隊於1962年4月開始在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境內設定了43個軍事據點。時任總理尼赫魯公開宣揚,「在中印邊境線的東段地區,中國軍隊被‘趕回兩英裏’,印軍在中印邊境的西段地區全線向前推進,我們取得了‘拿破侖式的大膽的規劃所取得的獨一無二的勝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尼赫魯繼續在中印邊境地區大膽推行「前進政策」,一再拒絕中國政府提出的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1962年10月2日,尼赫魯在新德裏聲稱「印度政府要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十天後,尼赫魯於1962年10月12日公開下令:把中國軍隊從印軍侵占的中國領土上「清除掉」。緊接著,印度國防部長於1962年10月14日宣稱:要同中國打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支槍。
公開宣戰後,印度便更加明目張膽地在中印邊境地區頻繁調兵。1962年10月17日至18日,印度武裝部隊進入中印邊境的東段和西段地區,向中國邊防部隊實施猛烈炮擊。此時,印軍已經在中印邊境的東段地區集結了16000多人,在西段地區集結了1個旅部、6個步兵營、1個機槍營及若幹配屬分隊共5600多人。
當時印軍自認為戰鬥力強,忽略了後勤薄弱、準備不充分的弱勢,匆忙在1962年10月20日向中國軍隊發動進攻。
經過4天的戰鬥,解放軍在中印邊境東段地區的作戰成果顯著,遂向印度提出談判建議,但彼時的尼赫魯忙於奪回戰場優勢,果斷拒絕了中國的和談提議。隨後,解放軍和印軍作戰至1962年11月20日。
在為期一個月的戰鬥中,印軍之前在中國境內建立起來的軍事據點全部被占領。關於印軍在作戰中的失敗,印度專家和印度情報機構認為: 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印軍沒有提前了解清楚中國的實力、機動性和戰術,尤其是中國軍隊在和印軍作戰時經常使用的穿插迂回戰術。
中國在1959年成立「中央軍委戰略指導組」,對解放軍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的作戰進行全權指揮。在「中央軍委戰略指導組」剛成立時,組長劉伯承就提出了幾條關鍵建議:第一,針對印軍的呆板戰術,采取集中突擊,不分散拔點,對印軍進行大縱深攻擊;第二,建立完善的後勤補給體系,推廣進藏部隊的戰鬥經驗;第三,組織部隊在高寒地區進行適應力訓練,克服高原反應。
在中印邊境作戰的第一階段,解放軍西藏軍區和新疆軍區的邊防部隊密切配合,僅用了30分鐘就將駐紮在克節朗地區的拉則拉山脊下的印度陸軍「紅鷹師」(第4師)第7旅殲滅832人,俘1065名印軍。
印軍第7旅在二戰期間和英軍一起打過仗,在義大利、中東、北非地區都參加過戰爭,幾乎沒有打過敗仗。在作戰前,劉伯承曾進行過指示,「不要怕,要以雄獅搏雞之勢與敵大打,不能擊潰,務必全殲」。接到指示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根據印軍兩翼弱、縱深淺的布局特點使用了穿插分割的戰術,決定采取先打兩翼、再抄後路、分割包圍的戰術,以解放軍155團負責打擊印軍左翼陣地,以解放軍154團打擊印軍右翼陣地,以解放軍157團迂回奔襲印軍後方打擊敵後陣地。
當時印軍認為陣地後方山高林密,道路不暢,印軍認為前方有主力部隊鎮守,後方問題不大,只是在陣地周邊部署了一些工兵、通訊兵、後勤兵。而解放軍157團在劉伯承的指示下早已經進行了適應力訓練,部隊的機動速度幾乎沒有受到影響。所以部隊在穿越山崖、河谷等惡劣地形時非常順利。正因如此,才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拉則拉山脊下的戰鬥。
在克節朗地區展開作戰的同時,解放軍在藏南和達旺、阿克賽欽地區也相繼展開了作戰。
經過4天鏖戰,解放軍用實際行動讓印度真真實實的見識到了雙方軍隊戰鬥力的差別之處。
為了挽回局面,也為了重新奪回戰爭主導權,尼赫魯任命考爾擔任印度東北邊境局的最高領導人,並繼續向中印邊境地區增兵。不僅如此,印度還於1962年10月26日宣布成立了「應付緊急情況」內閣,用於處理戰爭帶來的緊急情況。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印度確立了對中國進行長期作戰的作戰方針。
但中國在1959年成立的「中央軍委戰略指導組」明顯更勝一籌。為了扭轉戰局,尼赫魯調集了30000人的武裝部隊前往中印邊境地區。
劉伯承發現印軍第7旅並沒有吸取克節朗戰役中的教訓,仍然采取前重後輕的戰術布局。隨後,在分析報告中指出,「印軍的布局特點是銅頭、錫尾、背緊、腹松,我軍仍可采取迂回穿插戰術」。據此,劉伯承認為,我解放軍在和印軍作戰的時候仍然可以采取迂回穿插的戰術。
1962年11月14日,尼赫魯於自己生日當天,命令印軍在中印邊境東側的瓦弄地區發動進攻。經戰鬥準備後,解放軍部隊於1962年11月16日對印軍在中印邊境地區的陣地進行了全線反擊。
在這次進攻中,張國華將軍針對印軍的「一字長蛇陣」戰術制定了專門的戰略,以一部份兵力牽制印軍部署在正面主陣地的兵力,另外派一部份兵力向邦迪拉方向迂回,集中主力部隊在西山口兩側擔任迂回保衛工作。
在劉伯承和張國華兩位將軍共同制定的戰術指揮下,我解放軍先後收復德讓宗、申隔宗、邦迪拉及以南的吉莫山口。與此同時,解放軍新疆邊防部隊也沿著山脈偷偷潛入了印軍後方據點。當時印軍根本沒有料到解放軍的突然到來,完全沒有防備,解放軍在短時間內大敗印軍,先後收復了瓦弄、漢洋底、金古底,裏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區。伴隨著解放軍的攻勢越來越猛,印軍安排在中印邊境地區的主將考爾連夜搭乘專機逃回了後方,只剩下印軍戰士在前線苦苦支撐。
在進攻西山口陣地時,解放軍第55師龐國興副班長,在和大部隊失去聯系的情況下,與3名解放軍戰士組成戰鬥小組,在敵後穿插15華裏,共進行了5次戰鬥。在擊潰印軍的炮兵營後,龐國興進行匯報:
「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我亦猛烈擊之」。
在這次作戰中,解放軍直接俘虜印軍第62旅旅長辛格中將,並將戰線不斷逼近傳統習慣線,連印軍安排在中印邊境地區的主將都連夜搭乘直升機逃回後方。戰鬥持續至1962年11月21日,我解放軍已經基本將印軍趕回實控線一側,解放軍在兩個階段的作戰中,共擊斃4885人,俘虜3968人,犧牲722人、負傷1697人,0人被俘虜,中印之間的戰鬥傷亡比例為1:3.7。
印軍在1962年戰爭中失敗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指揮者的無能和印度軍隊的戰鬥力弱。當時主要負責指揮印軍在邊境地區作戰的印度將軍為考爾,此人並無軍事實才,在實際指揮作戰時真實的軍事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在部隊作戰時臨陣脫逃。同時,印度大部份地區為平原區域,戰士們基本上也全部來自平原地區,他們習慣的是平原地區的氣候。
而中印邊境地區屬於高原地區,不僅高寒,還缺氧。印度軍隊的戰士們雖然在戰爭前加強了對山地部隊的建設和訓練,但這種訓練的效果並不好,印軍戰士對青藏高原地區的地勢特點和氣候仍不適應。當時尼赫魯還邀請了西方國家的軍事教官前往印度進行軍事訓練,但印度士兵並不吃這一套,他們在骨子裏的自大、散漫和不思進取,讓他們對解放軍的戰鬥力和自身弱勢並無了解。
近些年來,印度也曾邀請過西方國家的軍事教官對印度武裝部隊的戰士們進行過訓練,但印度士兵以及印度軍官對西方國家的全新作戰理念和戰術準則並不理解,他們總是喜歡用英語來反駁。對此,西方國家評價「如果中印再次爆發戰爭,當年印軍犯的一些錯誤,很可能會再次上演」。
印度失敗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後勤運輸的失敗。1962年,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並不完善,由於沒有公路,印軍的後勤補給根本無法透過陸路運輸。大部份的武器裝備、彈藥補給、後勤物資全部都是透過飛機運送到前線地區的。而當時印度空軍的運輸能力也十分有限,無法保證戰鬥使用。在解放軍和印軍作戰的時候,有不少陣地上的印軍都因為彈藥耗盡而被擊殺、俘虜。
從這樣的情況來看,印度在1962年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中國事先對印度進行了欺瞞,而是印度方面的錯誤決策,是他們錯誤輕視了中國武裝部隊的作戰能力,使用了錯誤的戰術、主將,最終導致了慘敗。
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1962年印度潰敗後,印度高級將領及官員普遍性的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咎於總理尼赫魯。要麽認為尼赫魯準備的太晚了,要麽就是不讓動用空軍等等,反正都是尼赫魯的問題......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印度自下而上的自大,對解放軍真實實力的認知太低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