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NPD 會出現「自卑心態」嗎?哪怕只有一瞬間呢?

2024-09-27心靈

會。第五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其實有提到這一點——即使是已經確診的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患者,也會因為受到批評和質疑而感到卑微和羞恥,進而出現憤怒挑釁或社交退避的反應。

至於到底是無能狂暴還是抑郁回避,可能很大部份要取決於對方是偏脆弱自戀(Vulnerable Narcissism)多一點還是浮誇型自戀(Grandiose Narcissism)多一點。

具體來說,脆弱型通常具有高敏感且膽小的特質,容易焦慮且沒有安全感,比之浮誇型會表現出更多的回避傾向。浮誇型則往往以一種自命不凡的膨脹感為特征,相比脆弱型,他們較少出現心理困擾,自尊和自信水平都更高,並且在社會互動中也更加強勢大膽。

圖源:【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劇照

不過無論是哪種亞型的自戀者,都可能在自尊受到威脅或遭遇自戀損傷(narcissistic injury)時產生攻擊性,包括但不限於間接/直接攻擊、反應性/主動欺淩式攻擊等。

所以,即使開嘲諷能夠讓對方破防而感到自卑,也不推薦用這種兩敗俱傷的方式來應對身邊的NPD患者。(主要實在沒有必要冒著第二天上社會新聞的風險來逞一時的口舌之快)

個人的建議是保險起見,如果在生活中不幸遇到病態自戀者,第一選擇是避其瘋芒,能躲則躲,實在避不開不妨就當哄小孩一樣配合著拍拍手,然後尋機與之拉開距離,繼而不動聲色地減少聯系直至徹底斷聯甩掉對方。

當然,有的自戀者即便別人不主動開嘲諷,也可能因為身邊有某些優秀或閃亮的存在而感到自尊受到威脅——畢竟在他們的世界裏,只有自己才有資格成為贏家,所以無法忍受有人在任何方面占得上風或比自己成功——進而會想方設法地打壓或抹黑這個假想敵。

如果不巧成為了這個假想敵,建議先禮後兵。

曾有研究者就自戀與攻擊性的關聯提出過一個模型圖,他們認為自戀者出現攻擊行為,是其膨脹且不穩定的自我在社會互動中輕易就會因過於敏感的自尊心受到損傷而感知到威脅,並產生負性情緒,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和地位而開始無差別攻擊令自己產生威脅感的人。

圖源:【消除威脅或無能狂暴?自戀對暴力犯攻擊的影響機制】

由此,在察覺到對方因為無所不能的虛假自我受到動搖而蠢蠢欲動時,可以先試著展現自己的友好無害,適時地配合表演。比如不著痕跡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有對方的提點和支持等,滿足他們自認高人一籌的虛榮心和過剩的自我意識,以模糊對方劃分出來的對立面,從而消減敵對情緒。

如果此路不通,而自己又無路可退,那就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條件下趁對方還沒有實質行動的時候主動出擊,用加倍的優秀和閃耀進一步動搖他們根基本就不穩的盲目自大,讓他們因為害怕虛假的自我形象被戳破而心生退意,主動遠避鋒芒。

總之,無論對方是退是進,首先不要自亂陣腳,就算是裝也要在表面擺出一派鎮定自若的樣子,向對方傳達出不好拿捏的訊息。如此,對方才不會輕舉妄動,妄圖采取更過分的手段展開攻擊。

然後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小人得勢從來不可能長久。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戀者原本就會喪失一部份力量,更不必說遇見更多的人之後,他們的假想敵自然也是只增不減。對方死性不改的下場或許你無法親眼見證,但業力總有辦法反彈給他們應得的報應~

圖源:【煤氣燈下】劇照

進階閱讀

康廷虎, 趙靜. (2024). 自戀研究的路線與整合: 動力、調控與人格特征. 心理科學進展 , 32(8), 1354-1365.

劉宇平, 李姍珊, 何赟, 王豆豆, 楊波. (2021). 消除威脅或無能狂暴?自戀對暴力犯攻擊的影響機制. 心理學報, 53(3), 24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