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充足、家教保守、生產資料匱乏三管齊下,養出的不會賺錢的玩意兒。小型家庭資產保守財富的第三代也是最後一代,一大群作為時代變化衍生的附加產物的普通人。
國外不清楚,中國現有的社會和家庭環境,很容易養出來的一群人。我大學班裏一堆infp(雖然我是藝術專業的),但是真心直覺基數很高,絕對遠超外網列出來的4%。生活中的infp各有不同,長相、興趣、價值體系天差地別,但是不耽誤大家都是n系fi人。高等教育普及,這類人只會越來越多。
不過infp的孩子不會成為infp,infp最擅長推己及人,自己受過的罪不會讓別人再受一次。所以接下來幾十年,infp會減少。
infp們,想想大夥兒小時候都過的什麽日子,爹疼娘愛的神仙日子,有飯吃有衣穿的大好日子,無時無刻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做給教導者看就為了讓他們開心一下而自己像坐牢一樣昏天黑地的日子。
別的小孩想吃糖就張口要,infp想要,就憋著不說,因為長輩們說那樣不對,於是透過表現得好、乖,達成要求,去試圖把獎品「贏回來」。為了防止自己忘記自己真實的想法,最直接的欲望和渴求,一遍又一遍地在心裏告訴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我喜歡的」,這樣自己就不會在「望子成龍」的遊戲中活成有求必應的ai活成空心人,倒反而在這個過程裏,心理上極為註意自己、順從自己,便成了所謂「自我主義者」。
但是長大以後,無論infp怎麽揣測別人的喜好,或者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舉止,都沒有人給infp發糖,於是他們成了「社會上最廢物的人格」,infp的這個機制,比到處給人無條件發糖的infj的機制還難用。而且他們不得不活成了糾結的樣子,一面潛意識按照別人的規矩行事,一面內心的本我又在不停呼嚎。於是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開始尋求改變了,在這個遲到的年紀就像遲到的叛逆期,一遍遍觀察描摹喜歡的人事物就像得到了救贖,與討厭的人事物直接劃清界限,再反過來去叩問自己的所思所求給自己做決定,在外人看來更加自我了。實際上,只是對過去空洞的代償而已。
然後知乎的一些貼文什麽牛鬼蛇神,討論得多了,一會兒把infp奉為神,一會兒把infp稱為「創傷型人格」,這不至於吧。私以為infp的童年並不慘,因為被愛就是最好的禮物,你一定曾品嘗過愛的真實才會把終身把情感看得那麽重,至於其他的東西,有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耽誤有品質地活著。所以在我這種觀念看來,缺愛的istp比較慘,一些fe人可能是npd受害者,那也非常倒黴(跑題了)。infp已經非常客觀和世俗意思上的幸福,煩惱往往是,早期被一些人約束,年少的自己也被傻傻的洗腦,一面放棄自己的自由一面鄙夷其他人,精神上搞小團體,平等地鄙視一切所謂「敗類」,但多年後回想起來,是當時的自己見識短太淺薄,長籲短嘆後悔不已,對不起朋友對不起自己。為了防止類似錯誤的發生,不斷地自我審視,不讓自己拿長處比人家短處還心理上做個傲慢的人。那話說回來,為什麽不慘的infp總是不開心,不知足?因為infp吃的是畫餅教育,享的是延遲滿足,看的是世界名著(同一個意思正反面都能說,我用反面說,就是被保護得太好,早年與外界隔絕),世界名著和豆瓣top二百五擅長描寫的是人類精神的高光和值得謳歌的大事件,正因為發生機率低才偉大才被記錄下來,而不是日常生活,infp被關在家裏看這些,誤以為這些真善美打倒邪惡、精神充裕克服物質缺乏的故事就是真實生活(這也是為什麽infp對事不論事兒卻歪到真善美上,滿腦子動機主義,我看到知乎上很多其他人格的朋友好奇這個)。為什麽長輩們要你看這些,就是為了讓你在日復一日的苦修生活中,靠著對世界那點兒不切實際的期待憨憨地學習、乖巧地長大(樂),然後在揭開這個世界真實一角時驟然驚醒。
但是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直面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我們可以慢慢地去尋找自己和這個世界真實的聯系。我在想真實的世界不需要完全聽別人的話,也不需要完全為了自己,它沒有那麽兩極。我願意用一生的時間慢慢去找探究這個答案,無論結果我經歷和體驗的過程都很有意義。
現下infp比較重要的問題是不會賺錢,賺不到錢你哪來的資金去檢驗腦子裏的空想?這麽多年已經習慣做夢了,邊邊角角都無力實踐的話,即處在和孩童時期一樣的枯燥生活中:腦子裏在翺翔天空、身體在當苦行僧。可能有的infp會賺錢,因為學習能力強,但是這裏面又有很多infp學習能力不好就沒活路了。又有很多,一條路折了就轉不去另一條路了。總的來說就是抗挫折能力差,腦子又倔有點一根筋。而賺錢最怕這兩點。但我突然想起來有的的infp賺到錢了還是不滿足,因為工作過程太爛,和腦子裏的預設完全不一樣啊,那還是生活在吃不到餅的枯燥裏啊。唉這真是個無解的問題。不過最近的話,大家都賺不到錢,無論啥人格啥性格(點煙……)嗯,那就先吃好喝好,照顧好健康吧!思維在前面飛,實踐在後面追,何時才能知行合一?祝infp們生活裏更多小美好,放大更多正面情緒,更多更多的喜歡和愛,更多更多的生命力,和知行合一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