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的人,其實就是情緒韌性(Emotional Resilience)夠高,同樣遇到壞事,有壞情緒,情緒韌性高的人受負面情緒影響的時間更短,能在悲傷、焦慮和難過的時候調節自己,也更能與壞情緒共處。
簡單來說, 內心強大的人不是不難過,而是能很快地從悲傷、難過的情緒中走出來,讓情緒在短時間內穩定下來。
一、內心不夠強大,或者說情緒韌性低的人,卻往往會這樣:
01
難以接受現實
話糙理不糙,內心不夠強大的人,面對突發情況和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往往會選擇繼續沈浸在情緒裏,否認現實。
比如會反復去想:「為什麽是我呢」「事情不該是這樣的啊」「怎麽會發生在我身上呢」,但是就是不想辦法解決。
02
否定負面情緒
情緒韌性不夠高的人,常常不願意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認為自己不應該生氣難過,但又沒辦法自我調節。他們反反復復在腦子裏不停地和壞情緒作鬥爭,導致自己陷入負面情緒連環疊加的惡性迴圈:為自己的難過而感到焦慮,為自己的焦慮感到憤怒,又為自己的憤怒而感到羞愧。
03
害怕改變
內心不夠強大的人面對改變時會將失敗的可能性不斷放大,以至於不僅對環境的改變感到恐懼,也對自己需要改變這件事充滿焦慮。所以即便最終他們也能和其他人一樣適應新環境,但這個適應過程比別人更痛苦。
內心強大的人,即使有自己的情緒和掙紮,都會在需要行動的時候坦然接受「活著早晚攤上事兒」這一點。
大到遇到天災人禍,痛失親友,小到在飯堂占個位子都被扇巴掌,面對這些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的壞事,他們不會陷入「希望事情沒有發生」的負面情緒裏,而是坦然面對,以盡早走出痛苦的狀態。
二、內心強大或者說情緒韌性高的人往往會這樣:
01
接受人生無常的基本設定
內心強大的人,即使有自己的情緒和掙紮,都會在需要行動的時候坦然接受「活著早晚攤上事兒」這一點。
大到遇到天災人禍,痛失親友,小到在飯堂占個位子都被扇巴掌,面對這些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的壞事,他們不會陷入「希望事情沒有發生」的負面情緒裏,而是坦然面對,以盡早走出痛苦的狀態。
02
控制註意力而不是控制情緒
我們不能隨意改變自己的情緒,但是能夠調節情緒,其中最有用的方法就是 把註意力放在對的地方。
情緒韌性高的人在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即時,會把註意力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從而更早地走出痛苦的狀態。
除此之外,平時還需要 刻意去留心生活中的好事。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做過一個實驗:讓受試者每天想3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6個月後他們的抑郁程度有所降低,幸福感明顯提升。
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有時候並沒有這麽容易,尤其是處於低谷甚至悲痛期的時候,我們很可能要排除萬難才能看到一點點希望。但依然希望你能試試,因為只有你自己能說服自己:生活沒有你想的那麽糟。
03
坦然面對並接受自己的各種情緒
內心強大的人不會抗拒和抵觸壞情緒,不會在已經很難過的時候,還不斷地質疑自己,而是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開心。
如果你還是無法坦然接受,那至少試著不去抵觸每一種情緒的存在,沒有所謂「該有的情緒」和「不該有的情緒」,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意義。
不能接受就佛一點,不要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你越去想它就越容易陷入壞情緒死迴圈。
在情緒面前躺平,在行動面前支棱起來,你離內心強大就不遠了。
04
內心強大的人不會在意別人的評價
一個內心真正強大的人,不會透過外界的評價來證明自己,更不會活在別人的評價裏。
就像復旦大學陳果教授說的那樣:「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喜歡你,就必定就一些人不喜歡你;有一些人理解你,就必定有一些人無法理解你。
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又何必為了別人委屈自己呢?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裏,女主角松子53年就一直活在別人的評價裏,為討好別人而活著。從討好父親的小女孩,到以令人噓唏方式死去的老太婆,松子的一生實在令人愕然!
學會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裏,實乃一種智慧。
還記得莊子【逍遙遊】裏的那只大鵬嗎?
大鵬要飛往萬裏遠的南海,蟬和學鳩譏笑它說:「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到地上就好了,何必要飛到九萬裏到南海去呢?」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別人的尺度不是你的尺度, 每個人的世界不一樣,追求自然不盡相同。
故此,千萬別活在別人的評價裏,你的人生從來都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自己活得開心比什麽都重要。
05
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害怕孤獨
民國才女林徽因曾說:「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能夠承受孤獨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也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的內心需要。
在中國的功夫裏面,有一種人盡皆知的修煉方式——「閉關」。
像是武林前輩張三豐,透過閉關修煉,悟出了太極劍、太極拳;達摩祖師也曾面壁獨自修煉九年,最終得悟大道。
就像龍應台說的: 「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傳聞諸葛亮十五歲的時候,曾跟師父一起去襄陽探望劉表,但是劉表相當昏庸無能。
諸葛亮看在眼裏,明白劉表並非命世之主,便選擇隱居獨處,躬耕苦讀。
才華得不到施展的諸葛亮,隱居了十年,在這期間他廣結江南名士,密切關註天下形勢的發展。
後來在徐庶的引薦下,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諸葛亮才得以大展抱負。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往往無謂孤獨,甘於寂寞,善於在獨處中修煉自己。
06
結語
「你生而有翼,為何竟願一生匍匐前進,形如蟲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