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大學家長群越發普遍,問題出在哪裏?

2024-03-25心靈
面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大學不應該再采取把學生「管起來」的方式。
全文1230字,閱讀約需3分鐘
撰稿/蔣理(媒體人) 編輯/遲道華 校對/劉軍
▲學生們在大學校園裏。圖/新華社
「各位家長,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已釋出,我班的成績位列全學院倒數第一。英語關乎未來的考研、就業,請務必提醒學生加強英語學習!」看到父親從家長群轉來的資訊,在北京某大學讀大三的苗苗覺得好氣又好笑,「都大學了,怎麽還搞拿成績排名跟家長告狀這一套?」
中國青年報3月23日的這則報道,反映了大學家長群越發普遍的現象。大學家長群甫一出現,就曾遭遇質疑,但質疑聲並沒有減少其擴張的趨勢。
這是因為,不少大學,面對缺乏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與自主規劃能力的大學生,沒有耐心與精力去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而選擇簡單沿用高中管理方式。
一些大學甚至把這種「高中化」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經驗,以解決大學生缺失目標、不懂時間管理、沈迷網路遊戲等問題。但顯然,大學「高中化」必然會把相關問題一直延續到社會、職場,極不利於大學生們成長。
有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九成的大學生退學原因是沈迷手機遊戲。對於大學生退學,有家長質疑是學校管得不嚴,沒有盡到責任。為回應家長的這些質疑,有的大學就拉家長群,讓家長一起參與日常管教,給大學生施壓。
除了這一現實原因,近年來考研出現高考化的趨勢,也讓大學普遍建家長群、將日常管理「高中化」有了更充足的理由。
不少大學從學生進大學時起,就像教育高中新生一樣教育大學新生,要把考研進名校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甚至有大學在大三時開設非考研科目課程,教師對學生提出較高的教學要求,還有家長投訴教師影響學生準備考研。
在此情況下,大學基於學生的「能力現狀」與家長的功利訴求,而采取「高中化」管理方式。但是,這樣培養的學生能適應社會需要嗎?面對這些問題,大學不應再采取簡單「管起來」的方式,而應發揮好學業導師對學生的引導、教育作用。
事實上,早在10多年前,中國就有高校探索本科生導師制,尤其近年來,這一步伐在明顯加快。
如2023年,清華大學成立秀鐘書院,實施全員導師制,為每位學生配備指導教師,制定「一人一策」的培養方案。天津師範大學也宣布,該校自2023級新生開始,全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
但總體來看,當前的本科生導師制仍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問題。原因在於,大學重視考核教師的學術研究成果,因此教師不願意把更多精力用在本科教學、人才培養之中,導致不少本科導師都只是「掛名導師」。
所以,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就要把導師參與指導學生的過程,作為考核、評價導師的指標,讓導師意識到對學生進行學業發展規劃指導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推進「大高銜接」,積極參與高中學校辦學,推進高中轉變育人模式。
近年來,中國部份大學面向高中生實施「英才計劃」,給入選計劃的高中生配備大學教授當導師,對他們的學業發展、專業選擇與職業規劃進行指導,培養他們的學科、專業興趣。
這就是大高銜接的積極嘗試,既讓大學擺脫「高中化」,又推進高中轉變對學生的管教模式,培養並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如此,大學管理也就不必依賴家長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