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社會上對「愚蠢」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了嗎?你有「厭蠢癥」嗎?

2023-11-02心靈

「厭蠢癥」有至少兩點對語言的濫用。

首先是「某某癥」,這個比較明顯和常見,比如說,一些人稱自己為「強迫癥」,但是其並沒有得到醫生的診斷,也沒有嚴重的癥狀,而往往不過是喜歡對齊一些東西或是有些完美主義傾向,但是透過濫用「強迫癥」這個概念,會讓真正的病人的痛苦被消解,不是說他們的痛苦不再存在,而是他們的痛苦不再被看到、承認和嚴肅對待。同樣,還有僅僅是有些悲傷就稱自己是「抑郁癥」等,這些也都會對真正患病者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另一方面,用「某某癥」來指責別人,也一樣會消解語言本身的意義,在簡中語境中,許多身心障礙和心理健康名詞已經等同於罵人的詞,甚至會觸發關鍵字稽核,這都是很令人遺憾的。

以及,用「癥」來稱呼自己,實際上是暗示自己對此難以改變,也就是說透過把「厭蠢」稱為「癥」,也就把一種可選的傾向、態度、價值觀念給轉換成了一種事實、特征、長期狀態。或換句話來說,這樣稱呼自己的人,宣稱了其對他人的厭惡不來源於自己的主觀能動選擇,而來源於並非出於自己選擇的本能或特征。

或再說得直白一點,這種宣稱是在表達:「我覺得你蠢,並且我討厭你,我也不想這樣,只不過我本能如此,所以我不會為此感到抱歉和煩惱,不會覺得我自己的道德、價值觀念有問題,自然也不會改變這種情況。」

這是一種精致的語言濫用,以此擺脫主體的責任——畢竟,如果一個人有選擇地「厭蠢」,往往被迫解釋這種行為或態度的合理性,而在解釋的過程中,往往會暴露非理性和不符合邏輯的部份,或是缺乏同情心/同理心的部份,而透過文字遊戲擺脫了這個責任,相當於把自己置於了不可被辯駁和挑戰的境地。

說完了「癥」,再說「蠢」。每個人對蠢的定義都不同,甚至很多時候它是一種辱罵別人的用詞,而並非分明的科學定義。與之對應的聰明、智慧等詞語,也是常用的誇獎用語,同樣通常不是一個可被量化的標準。比如說智商(IQ)、平均成績(GPA)是可被量化的標準——且不管這樣的標準是否客觀、科學——而一個人被評價是否聰明則不是一個可被量化的標準。

蠢/聰明是一種人的天生內建的不可改變的內容?還是一種依賴於社會培養的技能?如果是前者,人是否應該為了天生不可選擇的一個標簽而被歧視或傷害?而如果是後者,那麽苛求個體還是呼籲社會提供更好的教育,哪個會更有意義?

更何況,每個人在進行決定的時候,依賴的是自己的經歷和智力技能,而經歷包含了:知識、見識、創傷經歷。知識和見識包括了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家庭的言傳身教以及受成長環境影響/得到的知識,很大程度上,雖然和個人努力有關,但考慮到資源分配不均,身處窮鄉僻壤的孩子的沒見識真的只源於自己的不努力嗎?城市裏富二代的孩子的知識、見識純粹來源於自己的努力嗎?另一方面,創傷經歷也會影響人的判斷,對於有特定創傷經歷的人,對特定的情況/事件/聯想會激發超越邏輯範疇的反應,觸發比如僵直、狂躁、易怒、悲傷、創傷再體驗等反應,而創傷經歷更是因人而異,也和資源分配不均有關。經歷過饑荒或嚴重饑餓的人很可能對食物過度珍惜,經歷過貧窮的人可能會在各種地方過度節省,而這些創傷並不會由於他們擺脫了曾經的困境和危險就消失在他們腦海中——否則那也不會被叫作創傷了。

考慮到中國的歷史,它經歷了從十分貧窮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爆炸式增長轉變,而這個轉變的發生其實距今並不遠。貧富差距大仍然是中國社會的挑戰。許多人們被發展落下,也有許多人們沒有走出貧窮而導致的創傷。而創傷也可能代際遺傳,遭遇貧窮創傷的家長也可能透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把一些不合理的習慣、認知傳遞給(已經相對不再貧窮的)下一代。遺憾的是,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把這樣的創傷一律稱為「蠢」。無論是貧窮,還是創傷,這兩者都不完全是自我選擇。因觸發創傷反應而作出的選擇,不一定是理性、符合邏輯以及最優的,相反,這些選擇往往是對自己有害也對他人有害的,只不過,罵深陷創傷而作出選擇的人愚蠢,對解決事情不大有幫助。很多時候人面對批評會本能地選擇對抗,因此透過語言攻擊和暴力而逼迫人們改變——即便是出於好心——也往往沒有積極的意義,反而會引起對抗、矛盾升級和觸發逆反心理。對於擁有創傷經歷的人們,最好的方式仍然是透過專業的心理幹預來治療。

一個更符合人類心理的提建議的方式是三明治式的,先進行誇獎,再把真正的批評意見放在中間,最後以誇獎結尾。比如說對於一些人不喜歡開空調,一個有效率的建議方式是:您確實 勤儉持家、節約用電 ,但是相對來說如果人熱中暑了, 去一次醫院的價錢要比開空調的電費貴很多 ,而且自己也不舒服,您平時 勤儉節約 省下的錢就是為了該享受的時候享受。——這樣的意見會比吵架式的批評更容易被接受,當然,它無法替代針對貧窮創傷本身的心理幹預。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擁有註意力集中缺陷(ADHD)還有孤獨癥(ASD)的孩子——或成人——也可能被稱為「蠢」。但在這裏就不展開說了。

目前陷入貧窮的人們,我不認為他們有某種原罪。做出愚蠢的決定本身,很可能就是貧窮的結果而非起因,如果因此對其置若罔聞乃至於貿然下了「活該」的結論,便無法將他們救出惡性迴圈。並且,如果真的全面審視他們為什麽貧窮,或他們如果開始質問,同樣是人,為什麽一部份人獲得了優越的教育資源和其它經濟資源,為什麽一些人可以有空閑提升自己、豐富自己的生活,而一些人每天從一睜眼就開始為別人的夢想幹活回到家累得倒頭就睡,為什麽一些人人天生出生在部份地區高考就很容易,而一些人要拼盡全力犧牲童年的一切在考試上……畢竟,如果真要算這筆賬的話,真要清算起來,站在道地高地上指責別人蠢的人,支撐其優越感的資源,未必都是正當的,尤其是面對城鄉差異和地區發展差異這種名義上先富帶動後富的機制,一些人先富以後,很明顯是想把本來應該後富的人找個「蠢」的借口開除人籍,便可以堂而皇之地享受既得利益,不用再關心平等的事了,乃至於「合理地」讓他們從事底薪、惡劣的底層工作保持繼續的貧窮,以及保持得利者的優越和支配。

巨大的財富落到了部份地區,而另一部份地區被落下了,前者不應該把後者一腳踢開。同樣,部份人獲得了更多的知識、見識,擁有這種優勢的人,面對同胞應當互幫互助。

再比如說,人們取農民的,用農民的,農民們曾經貢獻了幾乎一切,換來了國家工業發展的啟動,而如今農民在很多時候卻變成了罵人的詞以及愚蠢的代表。在城市裏支撐了美觀的環衛工人,被當作負面例子用來教育孩子應試不努力的後果。人們說勤勞致富,但很多從事重體力工作的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的付出被人們理所當然地接受,但因為分工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同導致的知識、見識的不均,卻被冠以蠢的原罪,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

盡管中國的種族歧視不被認為是明顯的,而地域歧視和階級的歧視卻成為了文化中不被反思和割舍的一部份,並且透過「厭蠢癥」這樣的用詞,對人的歧視和異化被合理化了,似乎一個人的不幸純粹該由自己負責,即便這份不幸如果攤開來講——是一個社會強加給他的不幸。

人與人之間,從根本而言沒有那麽大的不同,目前主宰規則的人,目前享受他人勞動成果的人,這些人並沒有基因上的優越。他們的知識來源於他們擁有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在曾經,被許諾是用來幫助其他人推動社會的整體發展的。也許人類社會必須在某種程度上集中力量辦大事,也許人類社會需要一些精英來協調更多的資源,但是在人格上,每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

我認為沒有人是完美的,擁有優勢和特權的人們也不應該用著自己的優勢和特權鄙視他人。當一個問題出現,人們應該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拋開歷史進行空虛的道德判斷。人類作為一個物種,能夠在諸多其它物種中脫穎而出的核心就是合作,這裏指的並不僅是不同人群之間的合作,還指上一輩人和下一輩人的合作。這些溝通、合作、傳承等諸多行為,構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大部份人都參與了社會的協作與生產——無論其智力或是知識與見識的多寡。對於他人的割舍與傲慢,最終是讓人類作為整體陷入黯然。讓社會中的一部份人永久地保持不幸、貧窮和孤立,絕不可能對社會整體是有益的,長久來看,它必然會以某種方式損害或限制社會的整體發展。

——

原諒別人的愚蠢,不代表縱容他們傷害自己。正如一個恰好的比喻,在別人落水時,如果你要拯救落水者,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比如你自己要先會遊泳,還要有足夠的實力承載另一個人,否則你最好遠離落水者,不然貿然救援,只會從原本死一人的情況變成你被拖累而死兩人的情況。所以當一個人的愚蠢影響了自己,除非自己有能力幫助對方,否則最需要做的是止損、隔離、遠離。

另外正如之前所言,蠢是一個涵蓋過多情況的字,如果一個人僅僅是缺乏有關的知識,當你給予教導了這部份知識,求助者掌握了、學會了,下次不用再問了,這種幫助就是有意義的。而如果一個人怎麽教也不會,那麽教導和幫助容易變質為依賴,從單次的互相幫助轉為長期的依賴關系,如果說依賴是互相的,雙方能給予不同維度的知識和幫助,那麽這種關系還能持續,但如果長期只是一方有依賴於另一方,但依賴者卻無法對被依賴者提供任何幫助,這種關系就很可能是不永續的。而如果一個救助者或樂於助人者,承擔了太多這種依賴關系而得不到對應的援助,那就只是消耗自己,最終自己也會落水沈沒。

有至少三種方式是永續的:1,受資助的助人,比如拿政府資金的社會組織,雖然他們會提供單方面的援助並不對求助人要求報酬,但他們本身可以得到政府的資金所以它是永續的;2,互助會和朋輩支持小組,雖然這種關系不存在金錢報酬,但是成員本身互相幫助,所以是永續的;3,小型捐助,雖然它是純粹的幫助,但是量小可控,即便不得到報酬也不大心疼,最常見的比如網路上的小額捐款,因為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時間少,而且單次捐款不會變成長期依賴關系,隨時可結束,所以它也是永續的。生活中隨手可以助人的小善,比如幫別人擡一下行李,開一下門,回答一下問路等,這些善行不會過於影響人的生活,而且如果所有人都這樣,那麽自己也必然會有被他人幫助的時候,總體來說這樣的幫助都是永續的,而且會提高社會執行效率和幸福度。

至於,如果網路上遇到了一個陌生人,想拯救對方的一生,那麽這種幫助往往就是不永續的。

如果你嘗試在網路上徹底扭轉一個人對事實的理解,那麽你實際上是在以一人之力挑戰其幾十年的生活經驗、環境帶來的影響,乃至於要補足基礎教育或高等教育的缺失。這種幹預,以一人之力,尤其是在不熟悉對方,不了解對方人格、經歷、背景的情況下,靠只言片語是幾乎不可能有用的。互聯網上的交流或爭論,點到為止即可。一個人可以幫助另一個人,但往往無法拯救另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