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還沒真正上位,去執行他讓美國再輝煌的計劃,又一個打擊他的壞訊息出現了。曾經被譽為美國汽車代表的福特公司,旗下的歐洲公司將要裁員4000人,這是美國媒體報道出來的訊息。
福特現在在歐洲的市場份額被中國的新能源電動車搶走了不少。目前福特在全球的銷量依然高達第三,前三季度賣出了280萬台。今年以來福特的業績其實還湊合,前三季度都保持盈利,利潤分別為13.3億、18.3億、8.9億。看著好像還不錯,可是在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中國,福特卻已經被打得滿地找牙了。
福特10月份在中國市場賣出了1.9萬台汽車。對比一下,2016年福特中國的巔峰年份,一年賣出了126萬台,差不多每個月都有10萬左右的銷量。月銷2萬也就是國產新能源二線的水平而已。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貿易保護,歐美都在加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在全球市場上福特會有更大的麻煩。
汽車曾經是美國工業的象征跟代表。可是如今曾經赫赫有名的底特律沙哈霍德羅早已經是人去樓空。汽車是一個國家工業的代表,一台好的汽車需要一個完整供應鏈的支撐。特斯拉可以成功,很大程度也是上海超級工廠的支持。馬斯克自己都說了,在其他國家都無法用這麽快的速度完成工程。
川普要讓美國再輝煌,其中的一個核心就是讓重塑工業,那現在來看,這個計劃是難上加難。福特、波音兩大巨頭如今都遇到了危機。從美國的出口結構我們可以看到,23年機電產品出口354億美元,而能源出口已經達到了279億美元。作為一個科技大國,如今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能源輸出大國了。
美國要重振工業,目前有幾大困難。
第一,美國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美國老百姓已經習慣賺輕輕松松的錢,顯然讓他們回去打工賺辛苦,肯定沒人願意。美國的勞工成本至少是中國的好幾倍。富士康去美國建的面板工廠就是一直招不到工人而最終虎頭蛇尾了。
第二,美國已經沒有完整的產業鏈。60年代開始,美國為了讓美元輸出到更多的市場,於是主動進行產業轉移。美國自己只保留了高科技產業跟高端制造業。可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一定是中高低端都具備。如果沒有中低端產業的支持,高端產業也必定是空中樓閣。美國想要拉攏這些制造業巨頭回去美國建廠,可是美國根本沒有完整產業鏈,他們去美國建廠之後,零配件依然得從海外采購再運輸到美國去,這無疑就增加了企業的營運成本。
第三,美國工業回流跟強勢美元就是一個悖論。美國的強大是建立在美元之上的。美元要輸出到更多的地方,那就必須讓美國買其他國家更多的產品,而不是美國賣更多的產品給其他人。如果工業回流了,那大家都得來買美國的產品,那美元還怎麽輸出呢?這就是當年美國為何要主動放棄中低端制造業的原因。如果美國工業強大,那美元必定弱勢。到時候大家手裏都沒有美元,難道拿本幣來采購美國的商品麽?
第四,美國要吸引制造業去美國投資,那就必須讓美元降息,可是美元降息就會制造通脹。美國能不能抗住通脹,直到他們完成再工業計劃這也是一個大問號?同時美國還得減稅,而他們的財政開支已經高達6萬多億美元了,24財年赤字高達1.8萬億美元。這個時候減稅,赤字可能會爆表。
基於上面這幾個原因,美國是很難重塑工業的輝煌,因為這裏面存在巨大的矛盾。他們又想保持美元優勢,繼續收割世界,還想讓工業回流。這個世界那裏有既要,又要的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