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釋出【關於貫徹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家庭共濟範圍擴大,連續參保可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並建立了待遇等待期調整機制。
【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通知】明確了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可用於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符合規定的費用。
中國職工醫保制度自1998年建立以來,一直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保障模式,職工醫保個人帳戶資金可用於支付本人就醫購藥個人負擔部份費用。
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檔,將職工醫保個人帳戶使用範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其參加基本醫保的「配偶、父母、子女」,即醫保個人帳戶可共濟給家人使用。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再次印發檔,進一步將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共濟親屬的範圍由「配偶、父母、子女」,擴大至其參加基本醫保的「近親屬」,支持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用於支付參保人員近親屬參加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及已參保的近親屬在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發生的個人自付醫藥費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根據國家醫保局11月25日釋出的訊息,2024年1月至10月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共濟2.83億人次,共濟金額369.08億元,其中共濟人次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蘇、廣東、北京、上海等。共濟金額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蘇、廣東、北京、四川等。
具體看廣東省,2024年1月至10月,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共濟了2569.36萬次,共濟金額27.02億元。
此次廣東省擴大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家庭共濟範圍,可以繼續盤活個人帳戶的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