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7月社融不及預期!全球股市大漲A股卻新低,外資年內凈賣出超50億

2024-08-18財經

昨晚美國公布的7月PPI同比增長2.2%,低於市場預期的2.3%,提振降息預期,昨晚美十債收益率回落跌破3.9%,美股三大指數大漲,納指漲超2.4%。現在,日經225、南韓綜合、納指、台灣加權等指數都收復了「黑色星期一」的失地,只有A股這個小醜越走越弱,創業板指續創新低。

更新一下北向資金數據,昨天外資凈賣出超25億,年內凈賣出超50億,從走勢來看,由於昨天公布的社融數據不及預期,今天估計又是凈賣出。昨天尾盤國家隊有護盤,今天又不護盤了,連國家隊尚且如此,2900點狂買、2800又不買,買入的隨機性很大,給不了市場合理的預期,其它的資金就更別提了,都躺平了,縮量就很正常了。

前兩天我們討論了A股大機率處於底部區間的中長期判斷和增量資金不足的短期問題,中長期的向上和短期的向下是矛盾的,該如何統一中長期的機會和短期的風險呢?這其實是投資中怎麽都繞不過的問題,即價值(內在價值)和價格(市場先生)的對立統一。

以前我也是一個長期主義的價投,但近兩年被市場毒打後,深刻的意識到價投只有強者才能做。

價投說簡單點就是買入內在價值高於當前價格的上市公司,然後等價值回歸。價格是確定的,內在價值是不確定的,如果我們開了天眼知道了內在價值,那投資就是百戰百勝。當然,由於價值的回歸往往是漫長且波折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爆倉了就失敗了,所以即使有天眼,也需要有充足的現金流和合理的買入規劃。

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沒有開天眼,那這個內在價值就是不確定的,不確定性越大,我們就需要價格和內在價值之間有更大的價差來補償不確定性,這就是安全邊際。

所以做價投要有資訊、判斷、現金流三大方面的優勢,我稱之為強者,我們普通散戶大多不同時具備這三方面的優勢,那就是市場的中弱者。

強者、弱者都能發現價值,但只有強者才能參與定價。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我們透過一些資訊和自己的知識體系判斷出某個上市公司遠遠被低估了,然後開始抄底買入,但上面說過,價值的回歸大多是漫長且波折的,買入後往往還會下跌,我們就一路跌一路買。跌到一定程度,市場上就會有各種負面訊息,由於股價下跌負面訊息會顯得更加可信,這時我們也會懷疑之前的判斷,心裏打退堂鼓,所謂的「內在價值」就動搖了。

這裏的「我們」代表一批有類似體系的投資者,他們中的部份人動搖了、割肉了,導致多殺多、股價暴跌,這一殺會使得更多的投資者破防也跟著割肉了。有可能是割在底部,也有可能是割完還深不見底,這種案例在過去幾年數不勝數。

我們會發現,在股市下跌過程中,當初看似堅定的邏輯和我們心理抗壓能力都不堪一擊,所以,弱者沒有資格參與定價,其實很多所謂的「強者」在參與定價後也都被擊潰了。

對於弱者來說,要做好價格和價值的統一,即使我們再怎麽認為自己的定價是正確的,也要給予市場先生一定的尊重,做好風控。

比較成熟的做法是「價值趨勢投資」,說簡單點就是邏輯與走勢共振,當我們找到一條邏輯、一個定價時,可以適當下註,然後觀察市場反饋,如果市場價格對邏輯給出了正面反饋,說明市場認可了這個邏輯,可以繼續加碼。這裏的買入是結合了價值和價格兩個維度,買賣要一致,不管是邏輯破損還是價格負反饋了,都不要頭鐵。

就個人的感受來說,股市裏最怕的就是買賣不一致,本來是因為漲的好(趨勢)而買入,結果下跌了卻用邏輯給自己洗腦,套成了大冤種,追高不可怕,追完一直補到重倉最可怕。

補充一下,我知道弱者體系是馮柳提出來的,不過我沒具體看過他的投資體系,只是借用弱者這個詞,上面更多是我幾年的思考。

今天A股真讓人提不起寫作的欲望,只能勉強東扯西扯一下。基於中長期的看好已經下註,短期的核心矛盾是增量資金,啥時候外資開始大規模回流,啥時候就可以加註了,國家隊真是指望不上。

最後再說下債市,今天債市繼續反彈,30年期國債期貨一度漲超1%,截至收盤,30年期主力合約漲0.69%報111.54元,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7%報105.69元,5年期主力合約漲0.10%,2年期主力合約漲0.01%。不得不說債市的做多氛圍真實讓人羨慕。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近期央行等部門對於債市的監管措施,說是十二道金牌也不為過吧,然後你告訴我十二道金牌只跌三天然後繼續嗨,我怎麽著也不信,看央行後面怎麽出招吧。現在股市出一堆政策救不活,代表經濟活躍度的M1持續新低,債市出一堆政策按不死,這局怎麽解?如果市場的叛逆真的能倒逼更大的力度,那跌一跌也不是不能忍受的。

風險提示: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讀者需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