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地球局|馬克龍開年不利,非洲兩國對法國下「逐客令」

2025-01-06汽車

這個新年對法國來說過得並不輕松:去年法國經歷了4位元總理,新總理貝魯能否在今年1月順利推動新財年預算仍是未知數;跨年夜法國全國共有984輛汽車被縱火,用法國內政部長勒塔約的話說,猖獗程度令人發指;但這些內政問題並非全部,新年前夕法國還在外交上遇挫,收到來自西非的兩道「逐客令」——科泰迪瓦和塞內加爾兩國總統在發表新年致辭時都提出,要讓法國從本國撤軍,時間表從2025年開始。

科泰迪瓦總統瓦塔拉

不約而同的「逐客令」

2024年12月31日,科泰迪瓦總統瓦塔拉在發表新年致辭時表示,科泰迪瓦人民應該為本國軍隊的現代化感到驕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決定協調且有組織地讓法國軍隊撤出科泰迪瓦」。瓦塔拉說,「從2025年1月起,布埃港(位於科泰迪瓦最大城市阿必尚附近——編者註)的法國海軍陸戰隊第43營的營地將交還給科泰迪瓦武裝部隊。」他表示,這處軍事基地將以科泰迪瓦軍隊首任參謀長瓦塔拉·托馬·達坎將軍的名字重新命名。

科泰迪瓦歷史上曾是法國的自治殖民地,而法國現階段在科泰迪瓦的駐軍要追溯到2002年。那一年,科泰迪瓦部份軍人發動兵變,引發內戰,政府軍與叛軍形成南北對峙局面。隨後,法國派兵在科泰迪瓦進行維和,行動代號「獨角獸」。後來,法國在科泰迪瓦的維和駐軍獲稱「獨角獸部隊」,其主要兵力之一就是法國海軍陸戰隊第43營,法國駐軍也成為日後影響科泰迪瓦政局的重要力量。

2010年10月和11月,科泰迪瓦先後舉行兩輪總統選舉,時任總統巴博與反對黨候選人瓦塔拉分別宣布勝選並宣誓就職,雙方的對立最終升級為全國範圍的武裝沖突,並以巴博被捕宣告危機結束。其間,瓦塔拉與當時的法國薩柯齊政府關系密切,後者決定派兵幹預,加速了瓦塔拉掌控政局的行程。瓦塔拉在2011年5月正式就任總統,並在2015年、2020年兩次連任。

科泰迪瓦是法國在西非地區的重要盟友,現階段法國的駐軍規模約600人,主要任務是打擊經常襲擊薩赫勒地區和幾內亞灣國家北部的極端分子。薩赫勒地區是撒哈拉沙漠南側邊緣、西起大西洋沿岸、東至紅海海濱的一條長約3800公裏的狹長地帶,自西向東橫跨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馬利、布吉納法索、尼日、奈及利亞、喀麥隆、查德、蘇丹,南蘇丹和厄利垂亞等國。

塞內加爾總統法耶

科泰迪瓦對法軍下「逐客令」的同一天,塞內加爾總統法耶也在新年致辭中表示,已下令軍方制訂防務和安全合作新方案,包括「自2025年起終結在塞內加爾的所有外國軍事存在」。此前,塞內加爾總理松科也在12月27日宣布將關閉「所有外國軍事基地」。雖然松科當時沒有明確給出時間表,也沒有點名法國,但目前除了法軍,沒有其他外國軍隊在塞內加爾設有軍事基地。目前,法國在當地駐軍規模約350人。

去年11月28日,法耶在接受法新社專訪時就曾提及關閉法軍基地一事。他當時表示,塞內加爾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不接受外國軍事基地存在,法國軍事基地的存在與塞內加爾的主權相抵觸。法國應考慮脫離這種軍事存在的合作關系,建立一個富有成效、特殊且全面的夥伴關系。不過,法耶同時強調,讓法軍撤離不意味著與法國決裂,法國依然是塞內加爾的「重要夥伴」。

法國總統馬克龍

陸續從非洲多國撤軍

同樣是在去年11月28日,法國在非洲的重要夥伴查德宣布,終止與法國之間的安全和防務合作協定。彼時,法國外長巴羅正在存取查德與蘇丹接壤的邊境地區。目前,法國在查德的駐軍規模約1000人,並配備多架戰機。去年12月10日,法國開始從查德首都恩賈梅納撤軍,多架法軍戰機飛離,並決定關閉在恩賈梅納附近的一處空軍基地。12月26日,法國向查德移交第一個軍事基地,該基地位於查德北部的法亞。

查德外長庫拉馬拉表示,查德政府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這一「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決定,仍把法國視為「必不可少的合作夥伴」,但法國「必須認識到查德已經發展壯大並成熟,是一個非常珍視主權的國家」。庫拉馬拉說,查德不希望「像尼日那樣與法國關系破裂」。

查德是法國在非洲保持軍事存在的關鍵所在,也是法國在薩赫勒地區最後的立足點。多年來,薩赫勒地區飽受貧困、武裝沖突和自然災害之苦,近年來成為極端組織、恐怖組織猖獗之地。2013年初,法國應馬利政府請求派兵反恐,在馬利及其所在的薩赫勒地區開展「藪貓行動」。2014年8月,法國擴大在薩赫勒地區的反恐行動,派遣數千名士兵進入該地區,開展代號「新月形沙丘」的反恐軍事行動。

2023年,法國士兵從尼日撤離。

然而,近些年來薩赫勒地區的恐怖主義威脅卻愈演愈烈,很多國家政局也陷入動蕩。2020年初,馬利首都巴馬科爆發大規模反法遊行,要求法軍走人。2020年8月和2021年5月,馬利發生兩次軍事政變,軍方掌控的馬利過渡政府與法國關系急轉直下。2022年1月,馬利要求法國大使限期離境,宣告兩國關系破裂。隨後,法國開始著手從馬利撤軍。同年8月15日,最後一支法軍部隊撤離馬利,標誌著法國在馬利歷時9年的反恐行動落幕。

2022年初和9月,布吉納法索發生兩次軍事政變。2023年1月,布吉納法索過渡政府先是驅逐法國大使,進而決定終止與法國的軍事協定,並向法軍下達「逐客令」。同年2月18日,法軍完全撤離布吉納法索。2023年7月,尼日也發生軍事政變;次月,尼日宣布廢除與法國的所有軍事合作協定,並驅逐法國大使、要求法國撤軍。同年9月,法國宣布結束與尼日的軍事合作。法國當時在尼日的駐軍規模約1500人,於當年年底全部撤出。

西非和中部非洲多國歷史上曾是法國殖民地。分析人士指出,更多非洲國家要求法國撤軍是該地區與法國關系發生更廣泛結構性轉變的一部份。非洲多國的「去法國化」行動令法國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遭到削弱,為此法國不得不調整對非戰略,包括大幅削減駐軍。路透社援引訊息人士的話報道,法國有意把在西非和中部非洲國家的駐軍從約2200人減至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