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國際油價突然暴跌,凸顯中國成品油計價制度優勢

2022-07-06汽車

文\江湖小舞

7月5日,國際油價突然大幅跳水,跌破100美元大關,創下近三個月以來的新低。

隨著國際油價的新一輪波動,不少車友開始憧憬著國內成品油也會迎來新一輪大幅下調,時下調價視窗已經過半,距離7月12日24時的調價視窗只剩4個工作日,年底第三次油價下調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嗎?

「國際漲我也漲,國際對我有影響。國際降我不降,我和國際不一樣。」這是人們對油價的無奈調侃,往往也是經過多次實戰檢驗的血淚教訓,這一次,如果國際油價的突然暴跌只是偶發性的一兩次收盤價,還真對中國成品計價影響不大,並以此凸顯中國成品油計價的制度優勢。

我們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對標國際原油價格,每十個工作日進行一次成品油價格調整,今天是新一輪油價調整的第6個工作日,如果按照截至當前的國際油價計算,目前預計下調油價137元/噸,折合升計算為下跌油價0.10元/升-0.12元/升,相比昨日預計跌幅增加75元/噸,油價呈下跌狀態。

只是,我們這套經歷了多次國際原油價格動蕩洗禮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不是參照某一天的國際原油價格,而是新一輪調價節點之前10個工作日的加權平均價格,這種計價的好處就是,可以集中體現一段時間內國際油價變動情況,從而避免出現調價節點遭遇原油價格暴跌這種尷尬出現。

計算調價節點前10個交易日的國際油價加權平均值,可以確保每一個工作日的油價上漲振幅都能體現在油價裏,又可以最大程度抵消某一天國際油價突然出現的抽風式暴跌,避免計價節點只參照一天國際油價潛在的巨大不確定性。

我這番話套用發改委的標準說法就是,國內成品油「每次價格如何調整,主要看調價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平均值與再之前10個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較情況,不是簡單由調價前幾天國際油價變動決定」。

不得不說,從近期國際油價的風雲變幻來看,由頂級專家攻關研發的重要科研成果【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經歷了9年洗禮,確實多數時候能夠實作「我和國際不一樣」的效果,不管國際油價怎麽變動,始終在大漲和少降之間遊刃有余,別具一格。

很多網友都在疑惑,「去年100美元的時候,國內成品油是多少錢?前年100美元的時候,國內成品油又是多少錢?三年前,100美元的時候,國內成品油價格又是多少?除去物價上漲因素,其他有什麽不同嗎?搞不明白油價的變化與異同。」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油價經過復雜的加權平均計算,在漲價周期多降價周期少的迴圈往復中底價不斷推升,在40美元地板價的保護下,哪怕是國際油價像2014年一樣跌到只剩桶錢,我們的成品油價也會停止在40美元的下限不再降低,而油價新一輪上漲之後,計算的底價顯然比之前高了一個等級,不停地反復迴圈,油價肯定再也不能回到原點,只會越來越高。

我們雖然明確了在國際油價漲到130美元天花板價格時,暫時不會繼續漲價了,但自從石油價格管理辦法施行以來,這種情況在印象中極少或者根本沒有出現過,反倒是40美元的地板價經常觸發,成功保護了成品油價格不會無休止地跌跌不休。

不得不說,在國際油價突然暴跌的背景下,方能凸顯中國成品油計價的絕對制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