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為什麽有人說開車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情商和潛力?

2021-06-16汽車

雖然中國的傳統文化裏,總是充滿著各種從小處慧眼識珠發現俊才的故事,尤其是世說新語裏面,充斥著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讓名士們「分高下」的段子。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歆蠟日,嘗集子侄燕飲,王亦學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張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

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鋤出來金子,管寧看都不看,華歆拿起來丟掉;有大人物經過,管寧看都不看,華歆放下去出去看了看。管寧由此看出華歆這個人不行。

第二個故事是華歆和王朗乘船,有人想上來,華歆不願意,王朗說船還有位子,帶一個算一個啊,後來盜賊追來了,王朗反悔了又想把這個人丟下,華歆說我當時為難就是因為怕現在這個情況,但是既然答應了,哪有臨危就把人家拋棄的道理?

第三個故事,王朗是華歆的粉絲,什麽都學他。華歆召集晚輩一起喝酒,他也一樣。然後就被張華鄙視了。

三故事,第一個故事說明管寧>華歆,第二個和第三個故事說明華歆>>王朗。

從這三個故事看,王朗這個人沒有大局觀,情商低,會輕易的改變自己的決策,還笨拙的邯鄲學步,模仿自己的偶像,幾乎成為醜角了。

然而王朗在曹魏依然官至司徒,還留下了千古名句:

如果就講這兩個故事,能看出來是這是大魏司徒應有的「情商和潛力」麽?

試圖以小見大是很難的,因為當一個人在「小」的方面表現出某種優秀乃至於成功人士特質的時候,不代表他在「大」的方面也會這麽做;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在「小」的方面表現出某些笨拙、猶豫等小人物典型特征的時候,其實也不代表在關鍵的「大」時刻他也會這麽做。

用經濟學來說,就是 邊際上的行為傾向不代表其本身的偏好

一個人開車的時候不講規則,很暴戾,動不動狂按喇叭。這說明什麽呢?可能他在生活中也是一個這樣的暴躁,容不下人的性格;但是也可能平時是個老好人,剛被同事/家人欺負,於是在開車的時候對著不認識的陌生人發泄一下怒氣。

秦舞陽年十三殺人顏色不變,見到秦始皇之後馬上慫了被看出端倪,直接導致刺秦計劃泡湯;

劉牢之北府軍領袖,面對前秦大軍毫不畏懼,果斷沈靜,智計百出,然而面對權力的誘惑一叛王恭,二叛司馬元顯,三叛桓玄,搞的自己人心盡失,自縊了事。

從大事看大事,都能出現這麽多的偏差,又哪來的自信從一個人開車就能看出「情商」和潛力?

開車確實是一個賽局,哪怕就是上下班,一路上都要做出無數的判斷和預期:

前面是否有可能的潛在的危險,有小孩突然出現的可能;

旁邊有個車想強行插隊,讓不讓它進來;

……

就拿第二個當例子,如果有車想強行插進來,我果斷的鳴笛加速不讓插,就是「企業家精神」,勇於進取,抓住機會當仁不讓的果斷開拓;而如果我慫了,減速讓行,就是老老實實的打工仔特點,當不了老板?

不讓,可能是自己性格強橫,也可能是為委屈的生活找一點補,逞一點強;讓,可能是自己性格軟弱,也可能是千金之子不立危墻,犯不著開個車還和陌生人較勁。

總之,觀察人開車的時候,說「能看到這個人性格的一個側面」是沒問題的,但是要說看一段開車,就能斷言這個人前途幾何,潛力怎麽樣,那還是直接說是玄學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