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三年虧損141億,極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2024-10-12汽車

不知從何時起,為了凸顯自己在市場中的高端定位,不少主流豪華車企,往往都會另外扶持一家「效能代言人」。它可以獨立於整個品牌體系之外,但同時卻只服務於某家企業,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奔馳AMG車型,或者是奧迪RS系列。但高效能品牌往往背後伴隨著巨大風險,不僅銷量無法保證,同時還可能隨時被市場拋棄。

只不過,並不是每一家高效能品牌都能像BBA那樣順利。

根據極星今年公布的財報訊息來看,2024第一季度,極星汽車收入為3.4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36%。不僅如此,去年前三個季度,極星累計虧損達到了7.9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0元左右,近三年來虧損金額更是超過141億,平均每賣出一台車,就得虧損15萬。而持續的盈利能力下滑,也使得沃爾沃於今年年初,宣布從極星撤資,並考慮將持有的48%股份出售給集團其他股東,包括吉利。

那麽,這個曾經被集團賦予厚望的高效能品牌,為何面臨巨額虧損的危機?甚至慘遭沃爾沃的拋棄?在筆者看來,用「生不逢時」這個詞來解釋,似乎最為恰當。

定價高昂,讓市場失去了耐心

首先,極星的失敗並不是一朝一夕的現象,而是在這個品牌定位之初,似乎就預示著某種結局。譬如,作為沃爾沃與吉利共同推出的高端效能品牌,極星的使命是為了給消費者打造極致的駕駛體驗,同時將北歐豪華基因,帶給每一位使用者。而這種理念帶來的弊端,就是極星高昂的定價。

舉個例子,在2028年推出的首款車型Polestar 1的官方指導價就高達145萬,在哪個年代相當於一台奔馳S 500的售價。當然,最終的結局就是這款車的銷量十分慘淡,雖然這幾年時間Polestar 1經歷了改款更新,但這款車在市場中似乎已經銷聲匿跡。

而在近兩年推出的極星Polestar 3雖然定價「親民」了許多,但起售價仍然接近70萬人民幣,顯然並不能成為走量車型。不僅如此,從整個集團的銷量情況來看,上半年極星在中國市場的成交量僅為1612台,在整個新能源陣營中幾乎處於墊底狀態。盡管官方對此的解釋,表示極星是一款全球品牌,其面向的消費群體是歐洲等全世界的使用者,但依舊掩蓋不了極星「賣不出去」的尷尬局面。

當然,哪怕面對困難重重的現狀,極星汽車還是拿出了一份「誠意」。在今年北京車展的現場,極星Synergy概念車全球先發亮相,還請了周迅和陳坤作為代言人,但是截至目前半年過去了,極星除了這款概念產品以外,似乎沒有任何動作,就連同步發售的Polestar Phone手機也被人們逐漸遺忘。而在平靜的背後,反而成為了極星汽車「掉隊」的佐證。

「價格戰」打響,蠶食了極星最後的一點市場

如果說高昂的產品定價,只是極星為了打入高端市場的一環,那麽今年年初「價格戰」的正式打響,或許成為了壓垮這個高效能品牌最後的一根稻草。雖然從整個市場行情來看,降價潮一開始只針對20萬級以下的走量車型,根本不會影響高端品牌的銷量。但隨著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參與降價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競爭最為激烈的新能源市場,由於近期寶馬重新開機「價格戰」,前段時間旗艦純電轎車i7一度傳出降價55萬的新聞,而 奔馳EQS 、EQE等車型更是直接打折出售。

但極星汽車面對火熱的降價潮,似乎不為所動。根據網上查到的相關資訊來看,極星Polestar 3沒有任何降價的跡象,起售價依舊為69.8萬元;而極星Polestar 2的起售價為29.98萬元,也沒有公布相關降價策略。

只不過極星Polestar 4倒是給出了一些優惠,下調後起售價為27.49萬,雖然比原來便宜了5萬塊錢。但依舊相比作為「平替」車型的極氪001貴了兩萬元,而且在定價方面與極氪存在諸多重合現象。因此,面對持續了將近大半年的價格戰,極星反而沒有撈到任何好處。

實際上,在動力性越來越廉價的今天,極星主打效能與豪華的定位,顯然與這個時代出現了一些偏差。當 智己L6 打破2.74秒的同級最快零百加速成績;當 阿維塔11 率先將半苯胺真皮下放至30萬車型中的時候,有誰還會在乎極星帶給市場的「純粹」呢?顯然,在這場淘汰賽中,極星到底何時「出局」?在小編看來或許只是實際問題罷了。